房子買了,也就圓滿了。”

從北京乘高鐵南下,兩個多小時後,到達河北最南端的一座“古城”—邯(hán)鄲(dān)。

老李(化名)是這座城裏土生土長的人,他所有的記憶都和這座城市相關,其中,最深刻的是這座城市的房子。

1、要麼換,要麼湊合

老李家有一套房,但住着糟心。

89平米,兩居室,這是老李在2000年前後,用自家拆了的平房和2000塊/平米的價錢換來的。

那個時候,正是邯鄲大搞城市建設時期,除了房子因爲挨着縣城“地界兒太偏”讓老李有點遺憾外,當時很洋氣的兩居戶型,讓他很是得意了一陣子。

然而,這樣的好心情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到來的生活消磨徹底。

2002年,老李的第二個孩子出生。本來一家三口人住着舒服自在的兩居,一下子變得擁擠。

多出來的家庭成員讓房子變得逼仄而凌亂,老李常對着被迫打了隔斷顯得晦暗狹小的客廳唉聲嘆氣。

換房,成爲了當時擺在老李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房子哪有那麼好換

在那個樓房剛剛興起的年代,新房的普遍面積都在八九十平左右,雖然往北走已經蓋起幾個罕有的三居戶型,但那時汽車還是稀缺品,騎自行車上下班要半個小時,太麻煩。

萬般無奈之下,老李決定先湊合着住。

本以爲可以邊住,邊等合適的房子,可誰也沒想到,這一湊合就湊合了十六年。

2、房子...會跌的...?

2005年以後,當地城市建設開始進入飛速發展時期。

以滏東大街爲界向東,人民路以北,先後建立起幾個住宅區,很快,建設範圍又向北擴至聯紡路。

直到2010年前後,城市東南角的老李家附近也相繼起了幾座高層住宅。

110平米,三室一廳,離單位近,一家子住,簡直完美!老李興沖沖的跑到售樓處去看房,可一聽這價錢,6千左右一平,他猶豫了。

雖然在體制內,但那幾年老李工資也才三千,不僅要負擔家裏4口人生活,兩個孩子上學也是開銷,如果要買房,壓力山大。

再加上,老李剛進股市,對財經頻道專家的話深信不疑,專家說會跌,他覺得可以再等等。

可是,老李能等,時機卻不會等

眼看着東邊的樓越蓋越多,越蓋越高,可這房價卻一點降的徵兆都沒有,這下老李有點慌。

事情的轉機看似出現在2014年。

這年末,有個房企老闆資金鍊斷裂跑路了....整個市場風聲鶴唳,像被人按下暫停鍵一般,戛然而止。

房價眼看着有了下降的趨勢,可老李呢?

他穿過家門口的公園,又往南走了500米,看着幾個停工的爛尾樓蕭蕭瑟瑟立在那,格外荒涼。

買房的話在他喉嚨裏滾了一圈又一圈,最終還是被硬生生的壓了下去。這哪裏敢買,不怕又有老闆跑了?

3、更遠了,但便宜啊...

市場的消沉一直持續到2017年,直到大型房企開始在邯鄲陸續展露頭角。

碧桂園開盤,房價9千多,緊接着保利、恆大也來了。盤最遠的地,賣最高的價,房價一躍一萬一、二。

而老李家呢?老大已經大學畢業,老二也上了初中。換房?沒必要了,還不如買一套留給孩子做婚房。

眼看着家屬院裏的老同事在這幾年陸續搬到了新城區住,房子裏也換成壓根不認識的陌生人,老李心裏這個不是滋味。

2018年春節剛過,老李下定決心,這次說什麼也要買到房。

從那時起,他每週末固定的安排從跟着同事喝酒侃天,變成了跑樓盤。

老李跑過南湖,去過黃粱夢;走過邯武大橋,到過石安高速。幾乎把邯鄲的新樓盤和二手房源多的小區踩了遍,越看越心涼。

自家周邊的房子,因爲挨着公園又有重點初中,加上位處主城區和新城區交界,二手房網上掛出的價錢已經漲到一萬一。

而其他地方新開的樓盤,在大房企進來後直追而上,隔着幾條街的人民路上,新樓開價一萬四。

老李掰着指頭,算了算這二十來年的存款,根本買不起!

被逼無奈之下,老李一咬牙,朝着剛撤縣改區的肥鄉方向去了。

順着人民東路一路向東,開車經過東環立交橋,再向東,石安高速和青蘭高速中間有一大片還在規劃中的建築用地,他們中間孤零零的立起了幾棟剛建成的民居,有的零星的地塊被低矮的磚牆圍着,裏面鋼筋水泥翻滾,是正在建的新樓。

這年夏天,老李新買的房子就在這幾棟建成的民居里。這套幾乎刷光了他20年積蓄房子,和老李現在住的這套很像,九十多平米,兩居。

老李說,這套房子“離城裏更遠了”,“可是便宜啊”......

買一套房,用了16年,老李在這16年裏輾轉反覆,等了又等。

等的是這房子能不能再好一點,房價能不能再降一點,可是,哪裏有那麼久好等的呢?現在的,纔是最好的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