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本指導原則適用於體內藥物濃度能夠準確測定並可用於生物等效性評價的口服及部分非口服給葯製劑(如透皮吸收製劑、部分直腸給葯和鼻腔給葯的製劑等)。之前提到過生物等效性定義如下:在相似的試驗條件下單次或多次給予相同劑量的試驗藥物後,受試製劑中藥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與參比製劑的差異在可接受範圍內。

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按照研究方法評價效力,其優先順序為葯代動力學研究、藥效動力學研究、臨床研究和體外研究。

葯代動力學(葯動學)研究:

對於大多數藥物而言,生物等效性研究著重考察藥物自製劑釋放進入體循環的過程,通常將受試製劑在機體內的暴露情況與參比製劑進行比較。在上述定義的基礎上,以葯動學參數為終點評價指標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又可表述為:通過測定可獲得的生物基質(如血液、血漿、血清)中的藥物濃度,取得葯代動力學參數作為終點指標,藉此反映藥物釋放並被吸收進入循環系統的速度和程度。通常採用葯代動力學終點指標Cmax和AUC進行評價。 遞進關係如下:

如果血液、血漿、血清等生物基質中的目標物質難以測定,也可以選擇尿液作為生物樣本測定藥物濃度。

藥效動力學研究: 在葯動學研究方法不適用的情況下,可採用經過驗證的藥效動力學研究方法進行生物等效性研究。 臨床研究:

當上述方法均不適用時,可採用以患者臨床療效為終點評價指標的臨床研究方法驗證等效性。

體外研究: 體外研究僅適用於特殊情況,例如在腸道內結合膽汁酸的藥物等。對於進入循環系統起效的藥物,不推薦採用體外研究的方法評價等效性。 二、基本要求 (一)研究總體設計 根據藥物特點,可選用1)兩製劑、單次給葯、交叉試驗設計;對於一般藥物,推薦選用第 1 種試驗設計,納入健康志願者參與研究,每位受試者依照隨機順序接受受試製劑和參比製劑。

2)兩製劑、單次給葯、平行試驗設計;

對於半衰期較長的藥物,可選擇第 2 種試驗設計,半衰期太長的話導致洗脫期延長,再用交叉短期內會對試驗結果有影響(交叉後的「基線」可能不一致,而導致偏倚),且不利於試驗的執行,洗脫期長容易導致受試者脫落。

3)重複試驗設計。

第3 種試驗設計(重複試驗設計)是前兩種的備選方案,是指將同一製劑重複給予同一受試者,可設計為部分重複(單製劑重複,即三周期)或完全重複(兩製劑均重複,即四周期)。重複試驗設計適用於部分高變異藥物(個體內變異≥30%),所謂高變異藥物是指即便是同一位受試者服用相同的試驗藥物,所獲得的結果可能不同,這個比例是30%。重複性試驗的優勢在於可以入選較少數量的受試者進行試驗。 可以重複使用同樣的受試者。三周期如下圖:

(二)受試者選擇

一般情況下為健康成年人。稍微展開來講應符合以下要求:1)年齡在 18 周歲以上(含18周歲);

2)應涵蓋一般人群的特徵,包括年齡、性別等;

3)如果研究藥物擬用於兩種性別的人群,一般情況下,研究入選的受試者應有適當的性別比例;4)如果研究藥物主要擬用於老年人群,應儘可能多地入選 60 歲以上的受試者;5)入選受試者的例數應使生物等效性評價具有足夠的統計學效力。 篩選受試者時的排除標準應主要基於安全性方面的考慮。當入選健康受試者參與試驗可能面臨安全性方面的風險時(比如毒性相對較大的藥物,治療腫瘤的某些藥物),則建議入選試驗藥物擬適用的患者人群,並且在試驗期間應保證患者病情穩定。健康受試者在試驗過程中發生的AE一般非常少,一個是由於前期的篩選體檢程序很嚴格,有異常指標的受試者一般不會被納入。不像是大臨床的腫瘤試驗,因為腫瘤試驗納入的受試者本身體質很差,就會有很多AE。(三)參比製劑的選擇 仿製葯生物等效性試驗應儘可能選擇原研產品作為參比製劑,以保證仿製葯質量與原研產品一致。參比製劑的選擇順序一般是

(四)單次給葯研究

通常推薦採用單次給葯葯代動力學研究方法評價生物等效性,因為單次給葯在評價藥物釋放的速度和程度方面比多次給

葯穩態葯代研究的方法更敏感,更易發現製劑釋藥行為的差異。但是變異性高的藥物不能只進行單次給葯研究。 (五)穩態研究 若出於安全性考慮,需入選正在進行藥物治療,且治療不可間斷的患者時,可在多次給葯達穩態後進行生物等效性研究。可以理解為伴隨給葯,但是要保證「基礎用藥」的量達到穩定狀態,且在試驗過程中不能變動。 (六)餐後生物等效性研究 食物與藥物同服,可能影響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通常需進行餐後生物等效性研究來評價進食對受試製劑和參比製劑生物利用度影響的差異。根據此類試驗可獲知食物對該類藥物藥效的影響,從而也影響有些藥物說明書中,需要餐前服用等服藥時間與進食之間的關係。 對於口服常釋製劑,通常需進行空腹和餐後生物等效性研究。一定要重視並參考參比製劑的服用說明,如果參比製劑說明書中明確說明該藥物僅可空腹服用(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服用)時,則可不進行餐後生物等效性研究,此時藥物只能空腹服用。

(七)生物樣品分析

用於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生物樣品分析方法在選擇性、靈敏度、精密度、準確度、重現性等方面應符合要求。具體要求可參見相關的技術指導原則。 相應的檢測方法應有標準操作規範,人員也要經過相應的培訓。生物樣本涉及到中國人類遺傳資源,所以對於生物樣本分析單位的選擇也需要有項目進度上的考量。如果是local的單位僅僅打算在中國開展臨床試驗並申報NDA,那就盡量避開與有外資性質有關的合作單位吧,除了生物樣本分析單位,還有CRO,物流運輸等與生物樣本處理有關的單位。因為一旦與這些性質的單位,即便申辦方是local的,仍需要過遺傳辦。儘管BE及大臨床等以上市為目的的試驗已經採用遺傳辦的優化流程,但是不可否認遺傳辦的申報還是一個限速步驟,甚至需要耗費2個月左右的時間。關於遺傳辦的申報也蠻有意思,之後可能會專門寫一篇遺傳辦申報流程及注意事項的文章。(八)用於評價生物等效性的葯動學參數 葯動學參數均可以通過AUC曲線進行解釋。

1.吸收速度

推薦採用實測藥物峰濃度Cmax評價吸收速度。藥物濃度達峰時間Tmax也是評價吸收速度的重要參考信息。這兩個都是AUC曲線中的重要參數,分別為曲線頂點對應的縱坐標和橫坐標值。 2.吸收程度/總暴露量 也就是曲線下面積。橫坐標時間與縱坐標濃度的積分。對於單次給葯研究,建議採用如下兩個參數評價吸收程度:

  1. 從0時到最後一個濃度可準確測定的樣品採集時間t 的藥物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0-t);
  2. 從0時到無限時間(∞)的藥物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0-∞),其中:

AUC0-∞= AUC0-t+Ct/λz

Ct:最後一個可準確測定的藥物濃度 λz:用適當方法計算所得的末端消除速率常數

對於多次給葯研究,建議採用達穩態後給葯間隔期(τ)內的葯時曲線下面積AUC0-τ評價吸收程度。

多次給葯的葯-時曲線為鋸齒形 ,注意這裡指的是達到穩態後給葯時間的間隔,當然這個間隔還是跟藥物半衰期有關。

3.部分暴露量 特定情況下,可能需要增加部分暴露量指標來觀測早期暴露值。部分暴露量測定的時間設置應符合臨床療效評價要求。應採集足夠數目的可定量生物樣品,以便充分估計部分暴露量。 (九)生物等效性試驗實施過程及數據統計分析的具體要求

BE的統計涉及到樣本量計算,雙邊檢驗,80%-125%置信區間結合臨床指標等進行統計計算。

雙邊檢測,即不比參比製劑的低,也不比參比製劑的高,總體的範圍是80%-125%。試驗實施過程及數據統計分析的具體要求詳見附件:一般試驗設計和數據處理原則。三、常見劑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一)口服溶液劑 對於口服溶液、糖漿等溶液劑型,如果不含可能顯著影響藥物吸收或生物利用度的輔料,則可以豁免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還記的BCS分類么,溶液劑型意味著高溶解性,不含可能顯著影響藥物吸收或生物利用度的輔料意味著高滲透性。高滲透性和高溶解性的藥物屬於BCS I類,可以豁免人體BE。(二)常釋製劑:片劑和膠囊 1.上市申請 對於常釋片劑和膠囊,建議採用申報的最高規格進行單次給葯的空腹及餐後生物等效性研究。

若最高規格有安全性方面風險,在同時滿足如下條件的情況下,可採用非最高規格的製劑進行生物等效性研究:1)在治療劑量範圍內具有線性葯代動力學特徵;2)受試製劑和參比製劑的最高規格與其較低規格的製劑處方比例相似;3)受試製劑和參比製劑最高規格的溶出試驗比較結果顯示兩製劑溶出曲線具有相似性。

上邊這三點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試驗藥物的葯代動力學參數具有可預測性。這種可預測性可能是通過本身低濃度參數預測高濃度參數,可也能是通過參比製劑來預測試驗藥物。若同時滿足以下條件,其他規格製劑的生物等效性試驗可豁免:1)試驗規格製劑符合生物等效性要求;2)各規格製劑在不同 pH 介質中體外溶出曲線相似;3)各規格製劑的處方比例相似。 製劑處方比例相似是指以下情況:1)不同規格之間所有活性和非活性組分組成比例相似。2)對於高活性的藥物(原料葯在製劑中所佔重量比例低):①不同規格的製劑重量一致(差異不超過10%);②各規格使用相同的非活性組分;③規格的變更系通過改變活性組分的用量以及一個或多個非活性組分的用量來實現。 2.上市後變更申請 上市後變更研究的相關要求參見《已上市化學藥品變更研究的技術指導原則(一)》。需要進行生物等效性研究來支持仿製葯上市後變更時,推薦採用原研藥物作為參比製劑,而不是與變更前的產品作比較。也就是參照物一般固定為參比製劑,不能用相似的產品替代參比製劑作為參照物。要是總更改參比製劑,再結合80%-125%的「統計容錯區間」,會導致產生很大差異。(三)口服混懸劑 口服混懸劑通常需進行生物等效性研究。其生物等效性研究的技術要求與口服固體製劑相同。 (四)調釋製劑調釋製劑包括延遲釋放製劑和緩釋製劑。 1.延遲釋放製劑 延遲釋放製劑系指藥物在口服後比常釋製劑延遲一段時間釋放的製劑,如腸溶片設計為製劑口服後經過胃中酸性環境之後再釋放藥物。 2.緩釋製劑 緩釋製劑與常釋製劑相比,給葯頻率低,血葯濃度波動小。緩釋製劑包括緩釋片劑、緩釋膠囊、緩釋顆粒劑或混懸劑等。 3.生物等效性研究 建議調釋製劑採用申報的最高規格進行單次給葯的空腹及餐後生物等效性研究。一般不推薦進行多次給葯研究。 4.上市後變更申請 上市後變更研究的相關要求參見《已上市化學藥品變更研究的技術指導原則(一)》。 在需要進行生物等效性研究時,建議仿製調釋製劑的變更申請採用原研葯作為參比製劑,而不是與變更前的產品作比較。 (五)咀嚼片 咀嚼片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給藥方法應參照說明書。如說明書中要求吞咽之前先咀嚼,則進行生物等效性研究時,受試者需咀嚼後吞咽給葯。如說明書中說明該葯可以咀嚼也可以整片吞服,則生物等效性研究時,要求以240mL水整片送服。 四、特殊問題考慮要點 (一)檢測物質 1.原形葯/代謝產物 一般推薦僅測定原形藥物,因為原形藥物的葯時曲線比代謝產物能更靈敏地反映製劑間的差異。這裡的原形藥物可以理解為能夠起到治療效果的藥物「活性成分」。對於從原形藥物直接代謝產生的主要代謝產物,如果同時滿足以下兩點,則應同時予以測定:1)代謝產物主要產生於進入體循環以前,如源自首過效應或腸道內代謝等;2)代謝產物顯著影響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上原則適用於包括前體藥物在內的所有藥物。建議以原形藥物評價生物等效性,代謝產物的相關數據用於進一步支持臨床療效的可比性。 如果原形藥物濃度過低,不足以獲得生物樣品中足夠長時間的藥物濃度信息,則可用代謝產物的相關數據評價生物等效性。 要全面監測藥物在機體內的生命歷程。(二)長半衰期藥物 對於半衰期較長的口服常釋製劑,若試驗設計了足夠長的清洗期,仍然可以採用單次給葯的交叉試驗設計進行生物等效性研究。交叉試驗難以實施時,可採用平行試驗設計。無論交叉設計還是平行設計,均應有足夠長的生物樣品採集時間,以覆蓋藥物通過腸道並被吸收的時間段。一般要求12-18個採樣點,分別涉及吸收相,平衡相和消除相,且第一個採樣點避免是Cmax。可分別用 Cmax 和適當截取的 AUC 來描述藥物濃度的峰值和總暴露量。如對於藥物分布和清除個體內變異較小的藥物,可用AUC0-72hr來代替AUC0-t或AUC0∞。但對於藥物分布和消除個體內變異較大的藥物,則不能採用截取的AUC評價生物等效性。 (三)首個生物樣品的濃度為Cmax 生物等效性研究中,有時會出現首個生物樣品的濃度為Cmax 的現象。預試驗有助於避免此種現象的出現。第 1 個採樣點設計在給葯後 5—15 分鐘以內,之後在給葯後 1 小時以內採集 2 —5個樣品,一般就足以獲得藥物的峰濃度。對首個樣品為Cmax,且未採集早期(給葯後 5—15 分鐘)樣品的受試者數據,一般不納入整體數據分析。 吸收相、平衡相和消除相均要保證有幾個採集點。甚至有的給葯給葯後2min就開始採集血樣(上次靜脈給葯的BE試驗就是從2min開始採集血樣的,窗口期是10s,一不留神就超窗)(四)含酒精飲料對調釋製劑的影響 飲用含酒精的飲料可能會影響藥物自調釋製劑中釋放。酒精會改變藥物釋放特性,導致藥物過快釋放,並改變藥物體內暴露量,進而影響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所以說,服藥的時候不要喝酒甚至喝咖啡和吸煙,特別是藥品說明書中明確強調的,酒精等會對藥效產生影響。建議研發緩釋口服固體製劑時進行相應的體外研究,以評價製劑在體內酒精環境中出現藥物突釋的可能性。應考察製劑在不同濃度的酒精溶媒中的釋放情況。某些特定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製劑與酒同服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五)內源性化合物 內源性化合物是指體內產生或飲食中含有的化合物。建議先估算內源性化合物在血樣中的基線值,再從給葯後測得的總血葯濃度中減去這一基線值,依此估算自藥物釋放的藥量。因內源性化合物來源不同,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可能有所不同:1)若內源性化合物由機體產生:建議給葯前根據葯代動力學特徵多點測定基線值,從給葯後的血葯濃度中減去相應的基線值。2)若內源性化合物來源於食物:建議試驗前及試驗過程中嚴格控制該化合物自飲食攝入。受試者應自試驗前即進入研究中心,統一標準化飲食。 有些內源性化合物的基線值可能是周期特異性的,此時建議每個試驗周期均採集基線值。若經過基線校正後血葯濃度出現負值,則以零計。校正前和校正後的數據應分別進行葯代動力學參數計算和統計分析。採用校正後的數據進行生物等效性評價。 總之,儘可能減小偏倚,去除「外界因素」影響,在基線的基礎上只評估藥物本身的影響。(六)口服給葯發揮局部作用的藥物對於在胃腸道內發揮作用的藥物,需根據藥物特性,選用藥代動力學研究、藥效動力學研究或臨床研究評價生物等效性,甚至可用適當的體外研究作為補充或替代評價方法。 根據血液循環的特點,如果藥物在胃腸道內發揮作用,也就是避免了首過消除對藥效發揮的影響。下次會跟大家介紹,化學葯生物等效性試驗實行備案管理的相關內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