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公示了城市“中優”規劃優化方案。其中分爲了優化城市空間形態、提高產業層次、提升城市品質三大規劃方向。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談談從《中優規劃優化方案》中可能看到的未來房價。

按照成都5年戰略規劃,“中優”的區域範圍是指成都五環內的地理空間,涉及“11+2”的區域結構。“11”包括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全部區域及溫江區、雙流區、龍泉驛區、新都區、青白江區、郫都區部分區域,“2”包括高新區、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部分區域。其規劃的空間範圍如下圖所示:

規劃看點1:降低土地開發強度,低密產品爲主流

爲何要降低開發強度?方案指出因爲當前成都中心城區容積率過高,導致了交通擁堵、城市形態較差。

如何降低開發強度?方案規劃在不同的形態區域限定不同的最高開發容積率,“中優”範圍分爲核心區、一般地區和特別地區。

在覈心區住宅最高容積率爲2.5,一般地區住宅最高容積率爲2.0,特別地區最高容積率爲1.5.。即核心區住宅層高一般在18層以內,一般地區和特別地區的住宅層高則一般在11層以內,或以高低配社區爲主,以現在市場上的售價來看,將比普通高層住宅售價更高。

規劃看點2:降低人口密度,中心城區入住門檻將提高

方案提出“中優”區域規劃人口密度由1.58萬人/平方公里調減爲1.36萬人/平方公里。

1.58萬/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不高?中心城區人口聚集度高不高?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深圳,其人口密度爲5963人/平方公里,而成都整體人口密度爲1075人/平方公里。由此可以看出,成都的人口主要聚集在了中心城區,且人口聚集度真的很高!

如何降低人口密度?方案規劃調遷一般性製造業、商品市場及一般倉儲物流、中等職業教育,即勞動密集型產業人口將外遷。增加高技術人才人口密度,則將逐漸提升中心城區的入住門檻。

規劃看點3:加強社區底商控制,住宅環境優勢明顯

方案提出優化產業業態,除了工業和商辦之外,將加強新建社區住宅建築底商控制,商業應獨立設置,並嚴厲查處“破牆開店”及違法建設。

可以預想新建社區底商會越來越少,現在困擾很多社區的麻將館、小賣部將不再出現在社區,社區的居住環境會更好。

按照當前的住宅售價,純住宅小區房價明顯高於帶底商的住宅小區房價。所以,如果社區底商減少,購房者或將以更高的房價來獲得更好的居住環境。

規劃看點4:近期調遷繞城內部分產業,四環內外或將激發開發商拿地熱情

方案提出疏解非核心區功能,將逐步調遷一般性製造業、批發市場及倉儲物流、中等職業教育等,而近期主要針對繞城以內區域進行調遷。

如九眼橋輝煌燈飾城:

四環內的城區將在短期內除舊,會讓大多開發商看到開發建設的潛力。四環內外未開發的區域,對於開發商將更具吸引力,或將再度激發開發商拿地的熱情。

從購房者角度看,如果土地供應持續加大,開發商積極拿地,其土地儲備量增加,住宅供應量終將上升,購房將會更多選擇;如果土地供應相對稀缺,開發商積極拿地,其土地成本將上漲,住宅價格將相應上漲。

綜上,根據“中優”規劃優化方案,在“11+2”結構的中心城區內,居住環境將得到更好的改善,房價將會有所上漲,入住門檻將會提高。而現在新劃入中心城區的新都、郫都、雙流、龍泉驛和溫江的置業板塊,如大面、大豐、光華新城、航空港、新雙楠等將會升溫。

聲明:以上內容由原創,信息來源於公開平臺,嚴禁鏡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