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計很多人和我一樣,小時候沒有金錢的概念,沒有要自己去掙錢養活自己的觀念。等到大學畢業後,要去找工作了(我不一定找的到),家裡不給自己生活費了時候。這個反差是會讓自己很痛苦的。不僅僅這樣,加之原生態家庭環境不好(家裡有個酒鬼父親,還有一個半陰鬱的母親)。好在後來找了份工作,結了婚,為人父,慢慢越發金錢的重要。希望生活越來越好。


我有一個同學 一直是班裡的底子 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好 作文也差 30分滿分常常只得5-10分 物理常常只考滿分一半 很少有哪一門科及格過 就這樣的情況 大學對他來講是無緣的 但畢業後 回到社會 他很會賺錢 腦子靈光 現在經營幾家自己的公司 資產差不多幾十個億了 我是學霸 但現在還在外企拿著2萬左右的月薪 所以 不能以金錢衡量人的能力 掙錢 當成藝術才會正常 當場暴力一定是反常的 現在很多人就把掙錢當成暴力


這個問題我回答一下。

俞敏洪說,錢是能力的證明,結果人民日報上綱上線批評。我談談我的個人觀點。

第一,人民日報為什麼要批評。有一句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人民日報提倡的是錢不是萬能的,這句話似乎有道理。你有錢能買來真正的愛情嗎?你有錢能買來舒適的睡眠質量嗎?回答是肯定的,金錢不是萬能的。比如一些知名演員即便有錢,一但患病,人沒了要錢有啥用?可惜那是富人的思維,窮人沒錢救命呀!作為一個窮人,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第二,俞敏洪說的對不對!我個人說是正確的。一個人的能力,一個人的智力,總要轉化為一個可以量化的指標。轉化率的高低直接決定你的社會地位,鑽石王老五的愛情也有春天。等級分化嚴重,導致認識不同。俞敏洪是成功人士,他不缺房子和美女。可是對於一個窮人來說,我們的目標不過如此!

綜上所述,人民日報觀點高大尚,俞敏洪實事求是,只不過分歧有點大。有錢的人可以談理想,窮人只能砥礪前行為了一塊麵包。啥也不說了,拚命碼字掙點小錢吧!


這麼簡單的問題怎麼能引起這麼大的爭論?舉個簡單的例子,毛澤東有錢嗎?沒有。那毛澤東有沒有能力?他帶領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這算能力不?在一窮二白的土地上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使我們國家在此基礎上發展到了今天。否則的話俞敏洪還在給地主當長工呢,也許餓死在荒山野嶺裏。沒有毛主席給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這個大平臺,試問,這些人上哪賺錢?毛澤東敢於推翻一個舊社會建立一個新中國,他不想自己賺多少錢只想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他老人家是有能力還是沒能力呢?

兩彈一星的那些老科學家我想他們不會賺錢,但是他們能用自己的能力撐起了中華民族的這把打傘。他們有沒有能力呢? 錢把有些人弄的飄飄然了,不知道自己是誰,以為自己纔是當今世界的能人。

經常在世界體壇上叱詫風雲的中國女排,他們的收入怎麼能比得上中國足球?難道說郎平和女排的姑娘們沒有能力?

所以錢不是衡量人的能力的標準。相反的??容易沖昏頭腦。


我真不知道這句話錯在哪裡?錢不是能力的證明嗎?有能力的多賺錢,沒能力的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俞敏洪「錢是能力的證明」之荒唐高論,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了一個自認為高高在上、能力非凡、人生十分成功,所謂有錢闊佬的思想狹隘、認識侷限。

因為從歷史發展上看,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主要有兩個「與金錢沒有一毛錢關係」的硬指標,一個是他在人民大眾心目中的地位,再一個是他能給社會留下何種有益的「遺產」、抑或是流傳千載的思想文化、學術成就。

譬如,人們耳熟能詳的大禹、周公、孔子、孫武、李冰、諸葛亮、霍去病、李白、杜甫、白居易、嶽飛、辛棄疾、文天祥、戚繼光、李時珍、林則徐等等,他們要麼有光輝思想、文章著作流傳於世,為婦孺皆知,膾炙人口,要麼保家衛國、民族大義青史留名,時代敬仰,成為歷代莘莘學子效仿學習的楷模榜樣。

如果說有錢的話,誰也比不過在一百多年前廣州十三行的商業領袖、世界首富伍秉鑒。美國學者估算,他應該是那個時候世界上的首富。估算他1834年時財產為1872萬兩白銀,而當時清政府年財政收入是4000萬兩,伍秉鑒的家族財富幾乎相當其中一半。2001年《華爾街日報》統計出千年世界上最富有TOP50榜單,伍秉鑒就是其中一個中國富豪代表。

相比之下的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2017年胡潤中國富豪榜上僅排199位、全球富豪中僅僅排名1172位,其地位和國際影響與伍秉鑒相比更是望塵莫及。

但是一百年過去了,同時期的有「虎門銷煙」壯舉的林則徐則作為民族英雄,得以彪炳史冊,光耀千秋,而當時的世界首富、富商伍秉鑒死後則默默無聞無人提起,早已被歷史所湮滅為人們所遺忘。因為他沒有給社會留下什麼有益的東東(甚至作為英國東印度公司走私鴉片的幫兇,時常為國人不齒和詬病),徒是一個日進鬥金、錦衣玉食、花天酒地的大財主大富翁而已。

所以,俞敏洪說「錢是能力的證明」的謬論遭到《人民日報》痛批,乃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作為對社會風氣有一定影響的精英人士,又怎能蹦出「錢是一個人能力的證明,當你的工資比你的同學少一半時,你的生命已經浪費了一半」如此荒誕不經的誤導言論呢?


金錢不能解決公平,但是目前人類社會最大公約數上最接近公平的分配方式。享受特權的羣體可以利用權力獲得資源,並且不願意其他羣體用錢分享這部分資源。可他們有意無意忽視了,底層人民除了多賺錢,其它爭取資源的方式。換句話,掙錢買資源總比其它方式平和吧。


我也認為,錢,就是評判普通人能力大小的最終標準。沒有錢沒有物質的支撐,都是紙上談兵。只不過不能絕對的說用錢的多少評判一個人對社會貢獻的大小。真正的這樣家那樣家,是為事業生的,他們沒有想在錢上,他們想的是如何突破技術問題,因此不能用科學家之類的人類靈魂,來和世俗常人的物慾混為一談。俞老談的是平民生活,政刊說的是精神偶像。


誰都愛錢,是吧?活到現在想明白了一些事,以前在你幫我我幫你的年代裡,暖心啊!現在啥都是用錢去衡量、去溝通,錢好啊,就是冰冷!比如現在想找個保姆,有錢也難請個理想的,以前一個人可以帶幾個小孩,一個院子的小孩由一個人看著,還哥哥姐姐帶小弟弟小妹妹,長大的就是個團體,大人誰忙完又誰接班,很自覺又有責任感,這情分今天算就是以錢衡量了是吧?以前的人出城親戚家小住幾天,家務事都包了,今天可能要包個紅包算是支付這幾天的伙食吧?現在用錢請人,不一定做的好,不一定有責任心啊!給錢的不放心,收錢的總覺得不夠!錢好啊,可怎麼就是高興的不盡興了!


錢是能力的證明,沒錯,但這是有人的邏輯!

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也對,但這是我們窮人的邏輯!誰來證明這兩種邏輯的對錯呢?

毛澤東主席的革命理論中就有答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