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首先我們普及一下雷公以及他的相貌。雷公也叫雷神、雷王。民間最普遍的稱呼是雷公。

晉代以來,民間流傳的雷公多為獸形或半獸形。按:晉代幹寶《搜神記》中雷公模樣:

色如丹,目如鏡,毛角長三尺餘,狀如六畜,頭如獼猴。

此處我們劃下重點,「毛角長三尺餘」「頭如獼猴」。

宋代洪邁《夷堅丙志》中也說到雷公:

長僅三尺餘,面及肉色皆青。

其實,這個雷公臉更像雷震子。但比較普遍說法,雷公像猴子。

到了明清,雷公塑像基本定型,按:清黃斐默《集說詮真》:

狀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兩翅,額具三目,臉如赤猴,下頦長而銳,足如鷹鸇,而爪更厲。左手執楔,右手執槌,作欲擊狀。自頂至旁,環懸連鼓五個,左足盤躡一鼓,稱曰雷公江天君。

可見,《西遊記》中之所以孫悟空常被稱「雷公臉」「雷公嘴」,那是因為雷公本尊長得像猴。

但在《西遊記》中雷公是泛稱,準確講,指的是雷部諸神,包括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另外還有:鄧化、張蕃。比如,第五十一回:

傳旨教九天府下點鄧化、張蕃二雷公,與天王合力縛妖救難。

至於雷公比孫悟空名氣大,這應毋庸置疑吧。道理也很簡單。

第一,民間供奉著雷神,換句話說,雷神比較常見;

第二,雷神存在時間比孫悟空時間早,妖怪知道孫悟空,但沒有見過他本尊。

以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