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伟.jpg

县市长选举后 因为种种因素共有六席区域立委需要补选

不过因为任期仅剩一年 且不影响民进党过半的国会结构

除了台北市原姚文智的这个选区较具指标意义之外 其他选区新闻性皆较低

地方和中央两次大选间隔时间的不均等 也让国会出现这种补选与否都很尴尬的局面

每届一定都会有立委选上县市长 余下任期又都还有一年不得不补选

新科立委选上过一个会期又要马上开始跑下一场的选举

其实相当浪费社会成本 笔者是认为地方与中央选举间的间隔有调成等距两年的必要

当然 这会牵涉两党的一些布局盘算 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陳炳甫」的圖片搜尋結果

本区是民进党优势区 如果高嘉瑜过来选这席几乎是可说十拿九稳

但高嘉瑜选择继续留在港湖努力 笔者是觉得也是挺有骨气

民进党在决定人选时曾在小灯泡律师吴君婷和何志伟之间摆荡

笔者认为民进党最终选择提名何志伟 在政治上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补选投票率低 准备时间短 提名吴君婷可以让社会叫好 但容易陷入不叫座的困局

加上柯文哲已经在选后就几乎确定派陈思宇参战

当时的评估基本上补选被国民党渔翁得利的机会很大

不如选择布局较久的何志伟还比较有一拚的空间

本次补选的观察重点 就在何志伟与陈思宇之间的得票消长

如果陈思宇可以选到第二名 拿到30%左右选票 证明柯文哲的光环可以外溢到支持对象

柯文哲这个品牌是可以打得响的 柯就有可能2020直攻总统

反之如果陈思宇的选举结果是第三名 只拿到15%左右选票

那就证明是姚文智太弱 柯文哲这三个字并不是镶金

陈思宇的得票率会是柯文哲是否直攻总统的一个试金石

也因此相较其他选区的补选 本区才是真正2020总统的前哨战

 

表一: 2018台北市长选举选前预测

年龄 人数 选票 柯文哲 丁守中 姚文智
20-29 302,194 207,003 186,303 10,350 10,350
30-39 422,082 289,126 187,932 43,369 57,825
40-49 414,389 283,856 85,157 127,735 70,964
50-59 400,715 274,490 54,898 137,245 82,347
60-69 362,279 248,161 49,632 124,081 74,448
70- 279,733 190,218 38,044 95,109 57,066
合计 2,181,392 1,492,855 601,965 537,889 353,000
得票率     40.32% 36.03% 23.65%

 

表二: 2018台北市长选举分龄得票率预测

年龄 丁守中 姚文智 柯文哲
20-29 5% 5% 90%
30-39 15% 20% 65%
40-49 45% 25% 30%
50-59 50% 30% 20%
60-69 50% 30% 20%
70- 50% 30% 20%

 

上面两张表是笔者在选前对台北市长选举做的预测

主要还是从台北市的基本盘比例蓝:绿:中间=5:3:2推估

就结果来说 其实柯文哲的票数和得票率都蛮接近最终的结果

笔者预估的选举结果是柯40:丁36:姚24

最终的结果是柯41:丁41:姚17

柯文哲最后并没有拉到浅蓝的选票

而有相当高比例的浅绿最后的选择是柯文哲

因此笔者认为柯文哲揭橥的推倒蓝绿高强 其实并没有实现

当然选举的结果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

柯文哲方面似乎是不认为自己赢在浅绿不希望国民党赢

而是白色的这一块长大 绿色那一块萎缩

但笔者认为既然丁守中的得票率维持四年前连胜文的得票率

就代表柯文哲四年的努力并没有感动那40%的蓝色选民

其实柯文哲并没有骄傲的本钱 操作上对民进党释出善意反而是展现高度

反之急著与民进党开战 不仅两败俱伤 也可能让浅绿回流

蓝的那块你已经一口都吃不到了 民进党虽然不及国民党但也是有30年家底的政党

笔者不认为选后柯文哲的作法在政治上是聪明的操作和选择

 

表三: 2018台北市长选举选后结果

年龄 人数 选票 柯文哲 丁守中 姚文智
20-29 302,194 199,448 169,531 19,945 9,972
30-39 422,082 278,574 181,073 83,572 13,929
40-49 414,389 273,497 82,049 136,748 54,699
50-59 400,715 264,472 66,118 132,236 66,118
60-69 362,279 239,104 59,776 119,552 59,776
70- 279,733 184,624 46,156 92,312 46,156
合计 2,181,392 1,439,719 604,703 584,365 250,650
得票率     42.00% 40.59% 17.41%

 

表四: 2018台北市长选举分龄得票率(依结果推测)

年龄 丁守中 姚文智 柯文哲
20-29 10% 5% 85%
30-39 30% 5% 65%
40-49 50% 20% 30%
50-59 50% 25% 25%
60-69 50% 25% 25%
70- 50% 25% 25%

 

表三和表四是依三位主要候选人最后的得票数 回推各年龄层的投票情况

因为是用结果去近似回推 所以与实际的开票数字还是有一点落差

不过还是可以推测一个轮廓

丁守中有稳住所有蓝色属性的选民

有占总人口数5~10%的绿营选民流向柯文哲

柯文哲也获得绝大多数40岁以下选民的支持

才能顺利惊险胜出

 

「陳思宇」的圖片搜尋結果

选后一个半月 因为中国的一些发言状况 各方政治人物不同的应对选择

让各方势力间的消长再起变化

蔡英文非常强硬但得体的回应让她声望止跌回升

蓝营和柯文哲则都有扣分

但柯文哲力推的陈思宇之所以在整场补选中声势难以拉抬

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产品本质吧

调性不合的产品 硬塞在一个品牌下面 不会因为挂了某个品牌而变成明星商品

林凤营可以拿来延伸挂在优酪乳上面 但要挂在果汁或是咖啡身上就奇怪了

陈思宇本身出身政治世家 要说别人政二代 靠家族余荫 讲白色力量推倒蓝绿

是件非常有违和感的事

或许有些年轻世代不会去深究她父亲是谁 甚至觉得只要柯P推的他就挺

但选市长因为不想让丁守中当选投给柯文哲的浅绿

已经没有诱因要再去投陈思宇这一票了

柯文哲推陈思宇在立委补选的擂台上试水温

表面看是稳重不赔的生意 赢了证明自己的光环可以泽披他人 输了也可以拉下民进党

但若陈思宇的得票结果非常不理想 对柯文哲也未必没有伤害

 

表五: 2019台北市二选区立委补选得票预估

年龄 人数 选票 陈思宇 陈炳甫 何志伟 其他
20-29 36,677 14,671 7,335 2,201 2,934 2,201
30-39 53,397 21,359 6,408 6,408 7,476 1,068
40-49 50,636 20,254 2,228 8,304 8,709 1,013
50-59 48,098 19,239 2,116 7,888 8,273 962
60-69 45,573 18,229 2,005 7,474 7,839 911
70- 35,954 14,382 1,582 5,896 6,184 719
合计 270,335 108,134 21,675 38,171 41,415 6,874
得票率     20.04% 35.30% 38.30% 6.36%

 

表六: 2019台北市二选区立委补选分龄得票率推估

年龄 陈思宇 陈炳甫 何志伟 其他
20-29 50% 15% 20% 15%
30-39 30% 30% 35% 5%
40-49 11% 41% 43% 5%
50-59 11% 41% 43% 5%
60-69 11% 41% 43% 5%
70- 11% 41% 43% 5%

 

除了陈思宇 蓝绿主要另外两位候选人 也都出身家族内不只一位长辈是政治人物的政治世家

笔者去年分析士林北投区市议员选举时曾分析过社子地区的投票高度集中度问题

陈慈慧、陈政忠、何志伟、陈建铭四位议员在2014的议员选举中囊括社子64%选票

而社子也正位于这个立委选区之内 也可预见社子也会是本次补选的兵家必争之地

原本陈政忠的女儿陈怡洁也有意争取这次的补选 但最后未参选

虽然陈政忠目前也属友柯阵营 但是否愿意帮别人的女儿抬轿 笔者是比较存疑的

陈思宇或许仍能在柯文哲的羽翼之下获得一定比例年轻选票支持

但在陈思宇指著别人想帮对手贴上政二代标签的同时 却忘了自己也出身政治家庭的事实

在对手有的弱点陈思宇也有的情况下 笔者认为陈思宇应该顶多只能拿到20%的选票

 

在蔡英文针对中国问题发表坚定态度之前 笔者是认定养乐多公子陈炳甫几乎笃定当选 

虽然本区传统上是台北市唯一绿大于蓝的立委选区

但除了陈思宇的夹击 何志伟本身薛凌之子的刻板印象

虽然可以让他轻易选上议员 要往上攻立委却必须承担很大的包袱

不过在民进党声势回升情况下 加上柯文哲近来的扣分使浅绿回笼

且立委补选投票率不高 过去经验顶多四成 也不利打空战的柯阵营

选前两周陈思宇应该会逐渐被边缘化 回归两强对决的局面

在四成投票率的预估之下 笔者预估何志伟可以3,000票左右差距胜出 

 

(照片来源: 台北市议会、中央社、中时电子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