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出家前

1、弘一法師,早期出家之前,主要學習魏碑,他的早期書法受龍門造像和《張猛龍碑》的影響比較大。他的起筆多用方筆,筆畫打開大合,很有氣勢。

2、這幅作品可以看出他受張猛龍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很多字都是直接從張猛龍碑里取的原字,看來他對張猛龍的學習還是比較深入的。

3、這幅作品的方筆就更多了,還出現了類似於趙之謙的的鉤畫和撇畫,此時受龍門二十品的影響比較大。第二,出家後

1、出家後的弘一法師,書法用筆里方筆逐漸減少,很多作品甚至很少見到方筆,他的起筆收筆沒有太多的刻意,大多任其自然,楷書里還增加了行書的筆意。

2、結構上少了橫向的開張,變成了豎長,少了左右開弓的氣勢,多了一些穩定站立的平靜。3、章法上由原來的緊密型,變成了現在的疏朗型。

弘一法師真是人書合一的典型代表。同意的朋友麻煩點個贊,關注一下啦。


謝謝提問。我是千千千里馬。李叔同是民國初的大教育家,和美術家,佛學大師。

李叔同早年最求革命,積極進取,加入過同盟會。但是,民國剛剛開始,他就退出了社會改革的激流,進入佛門修行傳法。

李叔同是一個天才書法家和美術家。早年在天津學習篆書、篆刻、魏碑《張猛龍碑》、《龍門二十品》,給他的書法藝術打下紮實的基礎。

李叔同還是一位比較罕見的天才書法學子。

據說他學習書法,過目而成,也就說說,臨摹一兩次,就可以「畢業」了。這是極其罕見的天才。

所以我們看,他的魏碑,篆書都是十分有靈性的,而且筆法精美。

能夠懂,就已經了不起,李叔同的書法天才還貴在「通」。他的有些魏碑書法作品,居然引入行書筆法,妙趣天成。

晚年的書法收斂了開張之勢,冷逸蕭疏,更多出塵禪悟之味。

字體的結體,比較疏寂禪定,筆畫沒有太粗的,點畫相安,豎畫較長,用筆如屋漏痕,墨色淡雅。

他完全進入一種空靈寂寞的心靈深處。不過,據弘一法師對弟子說,他的書法,完全是按照西洋畫的繪畫法則寫字的,他把書法當做是一幅圖案的繪畫作品來完成的。

這也許是他在書法以外,留給我們的書法遺產。

有人評價李叔同早年的書法,有入世的痛快,晚年書法有出世的乾淨純粹。這是比較恰當的。我們欣賞他的書法作品,可以把早年和晚年,判若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生。

他說書法,不論早年晚年,藝術成就均在很高的層次,尤其晚年書法,有獨樹一幟的高標之雅。可與八大山人的繪畫媲美。


李叔同的書法,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心境,筆法不一樣,作品因而透露出不同的美感。

出家前,其作品受北朝碑版的影響,點畫抑揚頓挫,結構筆鋒銳利,八面開張,英華外露。其結合魏碑自創的楷書,筆畫飽滿厚重,結體略長,兼融隸意。

出家後,在往昔書風基礎上,跳出北碑影響,用筆由方而圓,融鍾繇楷書,持恭敬之心,探尋寫經書法風格,結體由矮肥變為正方,力在骨中,與世無爭。

晚期,結體更加簡靜、恬淡、圓融、瘦峭,筆法上圓渾和潤、流轉通融,多圓筆,呈現出超脫淡逸,不食人間煙火的禪意。

更多文章及作品點評,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李叔同生於1880年(光緒六年),卒於1942年。祖籍浙江平湖,生於天津。名廣侯,字叔同,以字行,號漱筒,別署甚多,可查的有70多個。他早年同情戊戌變法。19歲到上海,即與上海書畫名家任伯年、朱夢廬、高邕之等人發起上海書畫公會。1905年赴日本留學。1906年加入同盟會,發起春柳社,演出話劇。中華民國成立後,任浙江兩級師範學校音樂、美術教員。1918年入杭州虎跑寺削髮出家,法號弘一。抗日戰爭期間,保持民族氣節,在福建等地傳經。1942年10月,圓寂於泉州溫陵養老院。

李叔同書法

李叔同幼年在天津時就致力於書法研究。初從天津書法家唐靜岩習篆書和治印。唐靜岩曾為他寫過許多鐘鼎篆隸的範本,李叔同出家以前多寫北魏龍門一派的書體。他雞鳴而起,碑帖過眼便能神似。習《張猛龍碑》筆法尤具鋒芒,落筆重在神趣,不求工整。他早年出版有《李息翁臨古法書》影印本,就是臨摹的碑帖。馬一浮評李叔同的書法說:「大師書法,得力於《張猛龍碑》。」他出家後的書法漸漸脫去模擬的形跡,自己獨創一格。馬一浮評道:「晚歲離塵,刊落鋒穎,乃一味恬靜,在書家當為逸品。」李叔同晚年評自己書法說:「朽人於寫字時,皆依西洋畫圖案之原則,竭力配置調和全紙面之形狀。於常人所注意之字畫、筆法、筆力、結構、神韻,乃至某碑、某帖、某派,皆一致摒除,決不用心揣摩。故朽人所寫之字應作一張圖案畫視之,斯可矣。不惟寫字,刻印亦然。仁者若能於圖案法研究明了,所刻之印必有大進步,因印文之章法布置能十分合宜也。又無論寫字刻印等,皆足以表示作者之性格。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靜、沖逸之致也。」

李叔同書法


李叔同是全才,精通詩書畫印,音樂,戲劇。我就非常喜歡大師的《送別》。

李叔同出家前書法以碑體為主,筆畫硬朗,開張靈動。出家後作品則面貌大變,自成一體,筆畫平淡質樸,超凡脫俗,使觀者入悟佛法,頓生寧靜。

後人有學其字,但看著總覺得怪怪的,總覺得缺點什麼,也許是沒有大師大心境,大捨得,大自在吧。


謝邀!

李叔同(1880~1942),1918年前曾號息翁,1918年後法名演音、號弘一。

1、我們在談1918年前李叔同書法特點時,先明確兩點:

其一,李叔同出生在清末,學而優則仕的時代,不可避免受的是四書五經應試科舉教育,習的是晉唐館閣小楷一脈;其二,清末推崇引進西方科技進行改革的同時亦提倡臨摹研習經典金石之風,例如趙之謙、吳昌碩之輩;綜上以上兩點推出,1918年以前的a,李叔同留學過日本;b,書法以楷書為骨,魏碑為血脈呈現的特點;

2、1918年以後,弘一大師突然選擇出家,今天咱們不在此嚼舌八卦,僅稍作推理,1918年中國處在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學無法致用,出於迷茫,寄希望於神佛救苦救難,希望通過自身深研佛法,帶來新的方向,解除更多人困苦心境,八大山人心境與此時弘一大師心境有些許相近,意重於藏鋒、守拙,形重於線條、筋骨。

3、弘一大師最後圓寂時,所書「悲欣交集」,作為絕筆,已有多位先賢大能進行解讀,我僅代表我個人且在尊重宗教信仰的前提下作出以下兩方面個人表述:表述一,先說好的——可能是豐子愷先生作為弘一大師的弟子,而弘一大師從豐子愷先生在解除百姓疾苦所做的宣傳努力,讓其感到欣慰;

表述二,悲的就是大師藏鋒、守拙的書法特點,甘願於圓寂之際,重學稚童。(參悟周恩來周總理書寫,其本人從未稱其書寫為書法,藏鋒、守拙兼有同時,更選擇出世,漲墨創新並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