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不可怕,我喝過一碗最恐怖的湯。如果事先知道,打死我也不會喝。當瞭解真相的時候,真的一陣陣噁心。但湯都已經在肚子裏了。

那是在帛琉。有一天出海回來,去了個臺灣人開的餐廳。一開始上了碗黃褐色的清湯,大家以為是例湯,端起來就喝掉了。潛水回來口比較渴。 喝的時候覺得除了淡淡的中藥味還有點其他啥, 但看清湯裏沉底的也就是常規煲湯的藥材,枸杞,當歸,沙參這種。當時還議論說可能是類似馬來西亞的肉骨茶吧。

喫飯的時候一切正常,就是各種刺身和蒸煮烤的海鮮。

等喫完飯了,結賬的時候,只見老闆嘿嘿一笑,隨著賬單上來的還有隻露著白牙黑乎乎水淋淋的蝙蝠!這就是傳說中帛琉的蝙蝠湯!!!

帛琉的巖洞裏生活著大量蝙蝠,當地人叫果蝠。據說是以吸食花朵中的汁液之食的,所以很乾凈。但那也是蝙蝠啊,而且我覺得臭臭的。老闆還安慰我說它對女人有美顏的作用。

所以,去帛琉,導遊讓你喝湯的時候千萬千萬問清楚再喝!

這已經完全超出我的極限了。以前一般大家說恐怖,也就是喫喫蟲子。我算膽子大的了,以前也挑戰過。

我還一直得意洋洋我挑戰過生喫西米露蟲。那是一次跟電視臺去沙巴拍外景節目,當地集市上也有各種稀奇古怪的美食,比如燒烤雞屁股。最奇葩的是他們生喫西米露蟲子,不是西米露。是生長在做西米露的植物上的蟲子,像蠶寶寶。他們直接剪刀剪了頭,擠掉內臟就喫。當時我也是閉著眼睛喫下去的。已經覺得是極限了。

但蝙蝠還是太可怕了。


活珠子聽說很補,小時候家裡窮,父母親是做重活的,看到父親喫過,尿蛋倒喫過,不過我們這邊是用鴨蛋沒煮破,童子尿可以去辛勞,農民作活很辛苦喫這個有效,泥蒜凍,我們閩南叫土筍凍,很好喫。

東北的那個蠶蛹,都說好喫,我連看都不敢看一眼,實在下不去嘴,看別人喫的那叫個香,享受不了啊,但還想知道啥味道啊??喫過的告訴我一聲啊。滿足一下我這喫貨的好奇心吧,謝謝!第一次在北京喫早點,以為是黑芝麻糊,一大口喝到嘴裡忍住差點沒噴出來。第一次喝豆汁之後 我又喫了水爆肚 都一處燒麥 以及各種小喫 之後我一打嗝還是豆汁味 當時我就意識到 豆汁不是一般人能駕馭的今天一朋友給我們講,他喫過剛生下來的老鼠仔。活的,蘸作料,喫的時候還會唧唧叫。不行了,你們先看,我去吐會兒。蒜泥凍很好喫,不知道的話就只是以為是動物腸子做的,很脆,膠原蛋白很多,福建叫做土筍凍,喫過一次之後念念不忘,還在網上買過,但是沒有在當地老店喫的好喫。其實會洗的很乾凈,不噁心人的。豆汁也嘗試過一次,感覺鹹鹹苦苦的,就沒喝。其他幾樣不想嘗試。前兩天到大山裡的寨子裏遊玩,就領教了這種湯,聞著就是牛輸出物那味,直噁心!最後鼓起勇氣、硬著頭皮喝了下去!可另外幾個人左一碗右一碗,一會工夫地一大盆那湯喝了個底朝天,還一個勁的誇好喝,那地方離黔東南很近,這種湯就是待客才會有得喝的。
牛癟火鍋

牛癟火鍋是貴州黔東南地區待客上品,把牛胃及小腸裏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拿出來,擠出其中液體,加入牛膽汁及佐料,和牛肉牛雜一起放入鍋裏煮。看這做法,我就喫不下。。。

豆汁

豆汁絕對是北京的代表性小喫,有股酸臭味。有些老北京人愛喝豆汁,並把喝豆汁當成是一種享受。但還是很多人受不了的,尤其是外地人第一次喝豆汁,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使人難以下嚥,捏著鼻子喝兩次,還是忍不住想吐。

活珠子

活珠子是南京著名的特產,屬金陵小喫,是當雞蛋即將孵成一個生命但是又沒有完全成形,蛋裡面已經有了頭、翅膀、腳的痕跡,這種亦雞亦蛋的雞蛋孵化物叫做「活珠子」。我是沒膽量喫,不知道你們呢?

童子尿蛋

童子蛋在浙江很有名的小喫,雞蛋和新鮮的童子尿一起大火煮開後,再把蛋殼敲裂,再放進去煮上一天,煮到入味。據說童子蛋比茶葉蛋貴,可是經常賣斷貨。反正我下不了嘴喫這玩意兒。。。。

泥蒜凍

泥蒜又名沙腸子,形如蚯蚓。它含有豐富膠質,冷卻一會兒就會凝結起來,人們稱其為「泥蒜凍」,蘸些醬油醋,喫起來就更加鮮美可口。

上圖是它的真實面目,看了你還有膽喫嗎?

還有哪些難以下嚥的美食歡迎補充!


北京的豆汁兒是真的好喝,第一次喝可能不習慣,但是後邊就會覺得味道超贊的,再來幾個焦圈陪著鹹菜那纔是人間美味。

要說難以下嚥的,我還真有幾個要給大家說一下!

因為扒大姨是山東人,從小子海邊長大,所以海邊能喫的東西基本都喫過,難以下嚥的真的有下邊幾個!

1.炸海星

海星?沒錯,很多人來海邊旅遊會把海星作為紀念品帶回去,誰曾想,海星還被作為一道美食。

在海邊的燒烤夜市,幾乎隨處可見這個胖大星被簽子串起來售賣。15塊錢一支,其實不貴,因為一個大海星真的很大。

你可能會想像他和一些海鮮的肉一樣,但是真的錯了。肉質稍微硬一點,而且海里的那股腥味再多五香粉也遮不住,嚼起來還有一股羊肉沒煮熟的羶味,但是有很苦澀,嚥下去還會有那種要反胃的難以描述的味道。

有機會可以自己去體驗一下。

2.鯡魚罐頭

這個不用我講的多詳細了吧,現在很多網上的人挑戰喫鯡魚罐頭,那個場面真是慘不忍睹的,一股惡臭的味道,喫的時候最好選擇空曠的室外,不然你會沒朋友的,還會招惹來大堆的蒼蠅飛蟲圍著你轉。醃製鯡魚的獨特之處在於自然發酵,為了保證鯡魚不會在發酵過程中腐爛變質,製作者們總是把剛打撈上來的鯡魚放在濃鹽水中用文火煮過,再裝入罐頭中任其自然發酵。

3.韭花醬

可能還是很多人喫火鍋的時候比較喜歡加點這個,調味的,但是這個真的再難喫不過了!不是韭菜,是韭菜的花做成的醬,很難聞的一股青草的味道夾雜著土的味道,很青澀,喫起來回味都是青草的味道。

更多美食內容,微信搜索:「喫大姑和扒大姨」 我們一起喫遍美食


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喫,美食,當然很多小喫美食對於外人來說是很難接受的。有幾個自己也是 有幸嘗過只不過自己很難下嚥啊。

羊癟湯還有牛癟湯,這個東西再貴州,廣西,雲南的一些地方有這道湯,就是在殺羊殺牛的時候,把胃部剛消化了一半的草料拿出來,燉成湯,據說在貴州一些地方賣羊肉的販子都會在旁邊準備一鍋,然後每個人買羊肉的時候就裝一點回去,特別是在羊雜的時候,據說用這個燉湯,味道那是常人不能忍受的,來讓我們幹了這一鍋羊屎。

生豬血:都知道豬血煮熟了還是很好喫的,現在很多菜都是用豬血做成的,而且喫豬血能夠清肺,但是你知道喝生豬血嗎?農村殺豬的時候,來一碗生豬血,放點蔥花,鹽一飲而盡。來,讓我們幹了這一碗血。這個也是在貴州,雲南一些地方有。真的有點讓人不可理解啊。

毛雞蛋:說實話這個我是不敢喫的,我長到二十多歲說實話都一直沒有聽過,知道有一次去北京了,有人請我喫毛雞蛋,說是北京的特色小喫,當時我一看,我勒個去,這不就是我們農村沒有孵出小雞的雞蛋嘛,在農村這些沒有孵出小雞的雞蛋都是扔了的啊,結果他們還拿來喫,而且還看見有毛了,真的不知道他們怎麼下嚥的。

對於我們湖南人的臭豆腐有多少人可以接受呢?我是很喜歡喫的。


折耳根。獵奇的食物很多種,西雙版納喫的蟲子,中原地區的蟬蛹(蝶喇猴),毛雞蛋,也是很多人不敢喫,主要是對這形狀接受不了,但這些也都算不上地方美食吧,並不是當地人都會喫愛喫的食物。

折耳根這道菜在四川可是太普遍了,川菜館子都有,涼拌和炒臘肉的都有,當地人還都愛點愛喫,幾乎是最受歡迎的當地食材之一。但,很多外地人是真喫不下去啊,不是因為外形接受不了,是味道絕對接受不了。折耳根是稻糠難以下嚥的地方菜之手首。

不止四川,雲南、貴州都喜愛喫折耳根。喜歡的尤其喜歡,覺得是美味,不喜歡的如稻糠,餐廳免費給一盤都不要喫。不知道為什麼有人會喜歡,肯定不是藥效吧。

折耳根又名魚腥草。葉有腥氣,所以俗稱魚腥草。"魚腥草入葯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國傳統醫學中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報道稱,魚腥草是惟一在原子彈爆炸點能頏強再生的中藥材。魚腥草具有抗輻射作用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且無任何毒副作用,不僅適用於空勤人員,也適用於經常接近輻射源的人員,如X光機和電腦操作人員,以及常看電視的人羣。電腦一族必喫的防輻射食物。

話雖然這樣說,稻糠還是覺得魚腥草難喫,現在北京等地的餐廳也有折耳根了,誰愛喫誰喫。頭條號:稻糠


最讓人難以下嚥的地方美食,喫過三個以上,絕對是大神級的喫貨豆汁,第一次喝豆汁,有股酸臭味,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使人難以下嚥,捏著鼻子喝兩次,還是忍不住想吐。

泥蒜凍,形如蚯蚓。據說含有豐富膠質,冷卻一會兒就會凝結起來,但是看到它的樣子,我雞皮疙瘩都掉一地。

活珠子,是當雞蛋即將孵成一個生命但是又沒有完全成形,蛋裡面已經有了頭、翅膀、腳的痕跡,然後直接下嚥,不知道你是否喫過?

牛癟火鍋是待客上品,是把牛胃及小腸裏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拿出來,擠出其中液體,加入牛膽汁及佐料,和牛肉牛雜一起放入鍋裏煮。看這做法,我就喫不下。你喫過幾種?


灌雲豆丹 連雲港灌雲特色菜。貴的時候得上千的桌子纔有。我爸特別愛喫。像我這樣的小時候喫過,長大了對這玩意有了概念就不愛碰了。據說喫起來像雞蛋。大概所有蛋白質都那個味道吧。做法就是把圖一的蟲子的內臟用擀麵杖壓出來。對這玩意不感冒。愛喫的人很愛喫。不愛喫的死也不碰

當屬毛雞蛋了。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夜,我當時還在上大學,有次一整天沒喫飯,餓得不要不要的,跑到校門外,看到有個大媽在賣炸雞蛋,問她是啥,她說是毛雞蛋。

我當時還不知道毛雞蛋是啥,黑燈瞎火的根本也看不清那雞蛋長啥樣,於是就買了一串來喫。

咬了一口發現不對勁,為什麼蛋白這麼脆這麼硬?

當時還覺得,是不是大媽炸的火候比較老,把雞蛋都炸硬了?

喫完一個之後總覺得味道很奇怪,於是把剩下的兩個蛋扔了。

多年以後我知道了什麼叫毛雞蛋。

回想起那個寒冷的冬夜,我覺得「硬硬」的東西,應該是孵化了一半的小雞的羽毛。

頓時胃裡翻江倒海……形成了永遠的心理陰影……

來來來,上個圖……


呼倫貝爾海拉爾的血腸,看了是不是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