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我和馬雲加起來的財產,超過pony馬呢?其實分析這個問題的本質也是對“阿里和騰訊到底孰強孰弱”的一個討論。

怎麼讓我跟馬雲的財產加起來超過馬化騰?

昨天筆者跟朋友喫飯,陸朋友問:“支付寶做這個紅包活動這麼久了騰訊咋還一點動作都沒有?”

筆者正想從運營戰略角度分析的時候,朋友脫口而出“所以pony馬比馬雲富啊。”

玩笑歸玩笑,但是可以看出來基本上大家都在拿阿里和騰訊作比較,而馬雲和馬化騰這兩位創始人也自然成爲了大家討論的焦點。

正好想起網上的段子——“馬化騰真牛,我和馬雲加起來資產都沒他多”。因此筆者決定,爲天下之憂而憂,“我和馬雲加起來,怎麼超過pony哥呢?”,究其根本,我們想知道的其實是這兩位大哥背後的阿里和騰訊到底孰強孰弱。

首先,家裏沒礦,筆者幫不上什麼忙,所以從馬雲入手,分析數據給馬雲算個命,看看超越pony的天命如何。

怎麼讓我跟馬雲的財產加起來超過馬化騰?

知彼:馬化騰的武器

騰訊有社交娛樂這兩大項優勢,這兩個行業的市場規模都在萬億左右

衆所周知,騰訊的兩把武器是社交和娛樂。

社交神壇QQ、微信,各自有7億和近11億的月活躍用戶量。無疑,這是國內所有互聯網企業夢寐以求的活躍度。而且,筆者之前問過一個互聯網前輩,微信和QQ的用戶重合度僅5到6成,是不是很出乎意料,這也側面體現了騰訊坐擁了接近15億的月活用戶,其中有偏年輕的QQ用戶,也有偏大衆的微信用戶,包羅了從剛會用電腦的小學生到試着去接觸互聯網的中老年人。

而遊戲的壯大,很大程度上是獲益於以上這兩個龐大的用戶平臺,已知中國遊戲行業規模2000多億,騰訊佔了7成。從早期QQ遊戲、QQ空間小遊戲(紅極一時的QQ農牧場、搶車位等等)到如今受瘋狂生長的電競風頭吹起來的WEGAME平臺(代表作:英雄聯盟、2K(NBA)等)和億萬少男少女心中的王者榮耀,這些承載了無數回憶的作品成就瞭如今的騰訊遊戲。

當然不可避免的是,家長對遊戲使孩子沉迷的指責和國家對遊戲產業和娛樂行業的管控。但是反觀中國遊戲環境,即使近幾年有政策幹預,總體上也阻止不了這種震盪上行的狀態,以目前的遊戲佈局和遊戲前景,未來十年內,騰訊基本上將持續佔領高地。

怎麼讓我跟馬雲的財產加起來超過馬化騰?

掌上Wegame下載量

怎麼讓我跟馬雲的財產加起來超過馬化騰?

手機遊戲榜單

此外,騰訊視頻確實做到了業內認可,以後來者姿態趕上了優酷、愛奇藝這樣的老牌強隊;QQ音樂也一直保持着音樂市場的領先位置,版權數排名同樣處在前三。

馬雲如何反擊

第一刀:繼續深耕電商和金融

電商是阿里的發家領域,在這方面國內基本無人可以撼動馬雲爸爸的淘寶、天貓(to C)和阿里巴巴(to B),其“爸爸”之稱也是在多年的淘寶運營中得到的令人景仰的稱號。加上近幾年對後起之秀拼多多的打假和劉強東美國事件,這方面雖然無需多提大家都知道這是騰訊無法抗衡的,但是這裏分享一組數據,更能直觀的從數字上看出差距。

C2C的淘寶,GMV(網站成交金額)目前是拼多多的十幾倍,B2C的天貓,GMV是京東兩倍多阿里巴巴佔市場份額30%以上,二手市場閒魚今年GMV就會接近千億(未來會是增長大動力),國際業務速賣通已經是世界第一下載量的購物型APP,只有跨境電商天貓國際和網易考拉勢均力敵。基於此,阿里巴巴是國內最好的精準營銷廣告平臺。

騰訊在電商方面失敗了十幾回後(易趣、拍拍網、QQ商城、騰百萬都是鮮活的例子),轉戰投資京東、拼多多、唯品會、楚楚街、美麗說、蘑菇街、每日優鮮等等,造成這些公司初期有吸附流量優勢,後期就無能爲力的現象。京東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就不斷增速下滑,被天貓越拉越遠,加上強東這次出事,京東市值僅跌剩326億美元。

其實阿里與騰訊真正引發衝突的起點是在金融方面,主要體現在支付領域,文首的討論也是基於此。

2014年,微信開發出了一款新產品“紅包”。這個產品一上線,以其社交屬性依託傳統文化立刻乘鳳飛起產生了“病毒式”的傳播效果,成爲了逢年過節的社交方式之一,而且熱度持續至今(每年的春節都是一次“紅包盛宴”)。

在當年年底,8億用戶把微信關聯了自己的銀行卡賬戶。騰訊成功將微信錢包推廣到幾億微信用戶手中併產生了足夠的粘性(收到紅包存入零錢就必須用到微信支付),這促進了騰訊金融的發展,整個騰訊財富的規模最新數據是4800億。打破了原有的支付寶一家獨大的格局,支付寶目前的份額從81%已縮至54%,而微信支付佔據了38%的份額。

而在2018年到2019年,支付寶也做出了自己的花唄分享領賞金活動,不僅擴大了自己的用戶羣體(不用支付寶的中年人被家人帶着開始使用)增長了用戶活性,而且其花唄、螞蟻借唄在此情況下大力發展,雖然被限制,但去年規模達到6000億。

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打擊了微信的社區(這種通過以分享爲口號卻破壞社交關係的方式獲利的形式,首當其衝的是社交平臺最大的微信的用戶,大家從開始的禮貌點擊到後來的反感,紛紛退了不少微信羣)

說到阿里金融,不得不提被馬雲獨立出來發展的螞蟻金服,雖然受到微信支付的衝擊,其支付領域縮水近三成,但是另一方面餘額寶的規模目前已經超1.93萬億,加上花唄、螞蟻借唄的積累,整個螞蟻財富的規模有超過2.7萬億

民間個人徵信上,芝麻信用的權威度也在日益走俏,響應國家推行的信譽體系,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和發展。螞蟻金服佔中國企業ABS市場的9成份額。並且,最近討論聲極高的相互保也使阿里在保險方面有了自己的創新,一時成爲市場焦點。

再說騰訊金融,依託微信支付一波突襲和前期QQ的部分積累,整個騰訊財富的規模最新數據是4800億。理財通規模3000億+,微粒貸1000億+,企業ABS市場無佔額。15年上線的微衆銀行也在緩慢發展,目前估值已有1200億,超6000w的用戶。

據報道,微衆銀行預計在未來幾年實現A股上市,屆時預計估值4000-5000億元人民幣。騰訊信用因種種原因(信用體系和評分標準不完善——以在騰訊自家遊戲賬號的信息,比如是否作弊,以及在遊戲中充了多少錢,等等進行評分)2018年上線持續沒多久就下架了,可能會對產品的理解更成熟後重新啓動,筆者看這對騰訊未來佈局種種線下傳統產業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共享單車汽車充電寶、物聯網等目前需要依託信用機制的O2O產業)。

就現在的金融板塊總財富加起來,螞蟻財富的2.7萬億遠遠超過了騰訊財富,而電商板塊就算加上京東,騰訊也只能偏居一隅。所以這方面馬雲只需要繼續深耕並逐步往國際方面發展,就能維持自己的強勢地位。

第二刀:區塊鏈

2017年全球公開公告的區塊鏈專利數量阿里巴巴排名第一,美國銀行第二,騰訊第二十三

數據上阿里專利數領先了騰訊,但是兩家關於區塊鏈的佈局各有千秋。

騰訊的應用佈局集中在金融和遊戲方面——虛擬遊戲裏面的虛擬財產完全可以放在區塊鏈上;開發了國內首個基於聯盟型區塊鏈技術的銀行間聯合貸款清算平臺;黃金紅包已經開始應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數字資產的並行記賬;發佈區塊鏈方案白皮書,旨在打造區塊鏈生態”可信區塊鏈“;聯合發佈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星貝雲鏈”獲得百億授信額度;阿里則主要專注於商品和公益——首先應用於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後又延展到互助保險的應用;開發“法鏈”使中國法院能夠大規模地採用數字證據郵件;將應用“區塊鏈”等新技術共同打造透明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應鏈;推出我國首個基於醫療場景的區塊鏈應用——“醫聯體+區塊鏈”試點項目;與雄安新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將承建數字雄安區塊鏈實施平臺。

雖然佈局有差異,但是雙方的目標都是能是打造一個風險低、效率高的金融科技雲平臺,現在還不好分高低。

因此,阿里與騰訊在這方面的戰略是殊途同歸的,阿里持有着目前最多的專利技術,只要依靠自己的金融和to B的實力來對抗騰訊的用戶數據和再創造能力,可以產生更多的知識和財富的轉化

第三刀:十面圍城

除此之外 ,兩家在物流、雲計算、新零售、物聯網、O2O、人工智能、國際化方面也是打得火熱。

物流上阿里的菜鳥網絡目前的估值已經超過京東物流,騰訊由於電商薄弱投資了京東物流並沒過多參與物流爭奪;

雲計算上,阿里雲有先來者優勢,摩根估值670億美元,騰訊雲也有自己的特色(海量的數據來源),還未公開財報,摩根估值33億美元;

新零售上,阿里做了盒馬生鮮,並形成了自己的新業務模式,有一條自己的生態鏈,投資了大潤發等,騰訊的動作主要是投資,投了永輝超市、步步高、海瀾之家、沃爾瑪中國、家樂福中國等,自己未主要參與新零售,直觀獲益是微信支付的推廣和參股的分紅收益;

物聯網上,阿里的天貓精靈和天貓魔音已經是國內同類產品的第一名,市場佔比60%,斑馬智行網絡已經獨立融資,騰訊也推出了QQ物聯和微信硬件,不過礙於沒有電商渠道(京東有自己的物聯產品),騰訊的流量只能靠“硬件賣便宜點”來實現與硬件的連接,靠後續的服務盈利;

O2O方面,阿里有餓了麼、口碑,2017年GMV有4200億,淘票票佔領了45%的市場份額、大麥網也享有很高知名度,騰訊支持着美團,合併了微影、娛票兒、格瓦拉、貓眼電影,但是美團到店規模在去年已被口碑趕超,外賣難分伯仲,美團略佔優勢,而合併之後的騰訊票務也沒能超過阿里,實力相當;

人工智能上,阿里投資了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人工智能和5G概念)、寒武紀科技、耐能(Ai芯片),以及成立了平頭哥公司(半導體),研發了腦應用於工業,城市,農業,醫療等垂直領域中,人工智能有決定作用的幾個板塊進行了戰略部署,騰訊投資了優必選科技(AI機器人、邊緣計算),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醫學領域成立了騰訊覓影,已與一百多家醫院達成合作,還與微軟合作推出的對話機器人小冰,以及通過微信平臺活躍用戶的資料智能匹配結果的小微,類似siri的叮噹,推出了蓋空調,玩具,路由器,家居,電視,充值,穿戴,健康等八大行業的微信硬件行業解決方案,開發了深度學習平臺,雖然騰訊的AI實力暫時未趕上阿里,但是可以看出其發展人工智能的決心和進步的速度;

國際方面,阿里主要把焦點集中在東南亞,投資了印度移動支付paytm,Lazada成東南亞最大電商,騰訊的海外戰略主要體現在遊戲、音樂、節目的版權引進和部分版權出口,坐擁中國最多的主流遊戲版權,當然也在關注東南亞地區——騰訊在新加坡上市的網絡遊戲公司SEA中擁有34%的股份,並且還在考慮更大的投資。

(tips:爲什麼選擇東南亞?東南亞經濟與中國經濟的成長路徑很相似,因爲這裏的年輕人很多,手機普及率很高,零售業還有待發展。這一點和當時的中國很像。)

總體來說,阿里在物流、雲計算、新零售佔優勢較大,物聯網靠電商等硬件落地渠道略勝一籌,O2O、人工智能和國際化上暫時處於你追我趕互相刺激進步的狀態。

雖然雲計算、新零售和物聯網在過去並不被大衆熟知,但是這幾個行業在近幾年備受關注,未來幾年的預估市場規模也在萬億級別——絕對有對抗遊戲行業和社交行業的能力,而在這幾個方面阿里是佔優勢的,再加上物流,這幾個方面都能很好的與電商掛鉤,因此阿里只要找到一條適合的路徑將這幾者串聯起來,就能在這幾個行業提前佔領很大的市場份額。

第四刀:三位一體

也許在遊戲和SNS兩個方面,騰訊還能保持很長一段時間的超級霸主,阿里似乎毫無還手之力。是的,所以阿里避其鋒芒,根據多年失敗經驗,索性在社交上轉換視角——做了針對企業的釘釘,但是卻也達到了4億的月活,準確根據自身電商屬性的累積狙擊了企業辦公市場,成爲了用戶規模最大的移動辦公平臺,雖然騰訊在看到移動辦公市場潛力巨大後也開始製作企業IM,全力發展企業微信,但是由於to B的短板和釘釘的實力,騰訊一直沒能喫到移動辦公的肉。

對遊戲方面,阿里也是少做甚至不做,然而,在娛樂上,雖然在音樂板塊見效不大,但阿里影業近幾年投資和參與拍攝了絕大多數的熱門電影(ps:筆者很喜歡的《綠皮書》也有阿里影業的投資)爲阿里贏取了電影行業的市場,使阿里影業市值一度達到400億。

(值得一提:隸屬於字節跳動的今日頭條和旗下抖音在內容和短視頻方面逐漸趨於社區化平臺化,這對騰訊的社交娛樂地位隱隱存在着威脅,而阿里在這方面並未有大動作不受影響。)

馬雲方已經開始從辦公領域滲入馬化騰死守的社交版圖,娛樂上,雖然找不到足夠大的弱點來突破遊戲,但是在電影行業創造了可觀的收益,在這兩方面,可以繼續在騰訊的防守面前做各種試探步(幫助其他發展迅猛的社交產品和娛樂公司、從騰訊不成熟的娛樂分支行業如直播等做動作等),以最小成本驗證自己的戰術和對方的弱點。

Ali和Tencent投資戰略

怎麼讓我跟馬雲的財產加起來超過馬化騰?怎麼讓我跟馬雲的財產加起來超過馬化騰?

2018Ali和Tencent投資版圖

數據:過去三年兩家公司的投資數:阿里174家,騰訊280家。

解讀一下以上圖文數據:

基本確定阿里河騰訊都是“購物狂”,並且騰訊採購更加頻繁。相比騰訊的瘋狂投資,可能看上去阿里顯得穩重些,但其實這跟兩家公司的投資戰略定位不同有關,阿里巴巴傾向於以大股東或者控股的形式進行投資,也就是阿里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所說的“運營思維”。

例如阿里巴巴買下東南亞最大的在線購物網站之一Lazada,並把阿里巴巴的創始人之一、資深副總裁彭蕾安插在其中任CEO。而騰訊喜歡做一些小股權投資,比如在美國遊戲公司Activision Blizzard握有5%的股份。而一旦當騰訊決定做控股股東時,被投企業的管理團隊將被原封不動地留下來。以創業團隊的角度來看,無疑騰訊的投資方式更能讓人接受也更吸引創新創業團隊,但從企業戰略角度上看,阿里巴巴與投資並介入運營的企業產生協同作用能輔助阿里走向自己規劃好的國際化路線。

兩家公司在2018少數沒有交集的行業是教育和遊戲,遊戲無需過多解讀,這是騰訊的天下,而教育上,騰訊投資了從少兒英語到成人鍛鍊和成人英語,都是目前市場主流看好的教育市場。阿里則在17年投資了VIPkid後也沒有大的投資動作,旗下的淘寶教育、淘寶大學、湖畔大學和雲谷學院雖說也涵蓋了很多領域,但是主要也是爲其電商業務服務。

阿里對於互聯網教育似乎不如騰訊般熱情高漲,線下教育跟阿里雲在線教育領域的涉足是阿里佈局教育的主要方式。易觀《2017中國互聯網教育市場年度分析》顯示,預計互聯網教育市場在未來三年內仍將維持增長的態勢,2019年中國互聯網教育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3718億元人民幣。

在教育方面,馬雲雖然沒主要攻擊,但是市場上的教育產品競爭也沒能讓馬化騰喫到大肉——百度、網易雲課堂等知名在線教育產品在爭奪這個市場。另一方面,即使針對大衆的在線教育跟不上,馬雲還坐擁湖畔大學這種商業大亨學院,可以借其to B的實力,發展教育面向商業人才,對自己的阿里也是一種聲譽上和企業合作上的極大幫助。

答案

回到問題本身,怎麼讓你跟馬雲的財產加起來超過馬化騰呢

其實我們想知道的其實是這兩位大哥背後的阿里和騰訊到底孰強孰弱。結合以上內容,筆者這邊給到的建議是——馬雲只需要繼續深耕電商並逐步往國際方面發展,維持自己的強勢地位;將區塊鏈、雲計算、新零售、物流和物聯網進行串聯組建生態鏈,發展阿里的生態循環能力;堅持投資戰略參與運營投資合作企業,發展面向商業人才的教育,大力推動阿里國際化。而你呢,試着努努力盡量別負資產(沒錢多用花唄),等着阿里正常的合法“野蠻”生長就好了

截至週末阿里巴巴市值已經超過騰訊了,據筆者瞭解這是沒加螞蟻金服的,所以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是今年福布斯榜,馬雲就超過pony了。

怎麼讓我跟馬雲的財產加起來超過馬化騰?怎麼讓我跟馬雲的財產加起來超過馬化騰?

不成熟的小想法

其實呢,筆者看來,馬雲更像一個好商人,馬化騰更像一個好領導(他給張小龍開出了比自己還高的年薪,公司氛圍也更自由輕鬆),兩者是兩種風格的企業家,上文如此去評價兩者可能有些主觀也比較淺顯。

普華永道諮詢部門的Tom Birtwhistle對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家公司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他認爲這兩家公司在各自的領地已經外牆高築,消費者無法在兩者間自由切換。所以作爲既是旁觀者也是參與者的用戶,其實筆者更希望兩家企業能在共同優勢的領域展開合作,也能揚長補短不去做各自不擅長的領域。

一開始,兩家企業走的都是copy to copy的路線,一個電商一個SNS路線往羅馬前進,到了羅馬城後發展迅速直到衝突在移動支付領域初次大範圍爆發,雙方守着自己的核心板塊在其他領域進行大大小小的過招。

在這其中,阿里維持着自己的國際化路線並開始提前把方向往生活化上引,騰訊則繼續在SNS和娛樂遊戲(虛擬化)上繼續擴大優勢。阿里開始走出copy格局,騰訊也走向copy to change的路線。

人文社會發展到如今,全民都把娛樂當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娛樂可以確定是不死的,這是騰訊可以牢牢把握住的一個大優勢,也是騰訊走上國際的一個媒介點。

另一方面,比娛樂更貼近人們的,是茶鹽醬醋的生活,阿里不僅把握住了全國人民從出生到晚年的生活需求並在幾年的發展和鬥爭中屹立在電商界O2O界的頂峯,而且也慢慢融入東南亞和歐洲的支付領域和商務領域。

當然,讓筆者選的話(如圖),筆者還是想去騰訊搬磚。工作氛圍輕不輕鬆,加不加班無所謂,關鍵是筆者比較喜歡帶圍巾的企鵝a~

怎麼讓我跟馬雲的財產加起來超過馬化騰?

本文由 @Traink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