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可以轉化為如何評價艾倫.索金對新聞對自由的觀點。這部劇最主要的是編劇,而很明顯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就把編劇個人立場以相當震撼的方式展現出來(絕對是美劇最好的開局)。了解艾倫索金的人會明白,他遲早會編一部新聞劇。 為了能夠將自己的觀點表述的更為明確,更為深入人心,他選擇了這群media elite,選擇了will這個近妖的角色,然後帶領一群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者驕傲的與幾乎一切無法改變的現實作對。除了人性中最本質的東西他們幾乎不敬畏任何其它東西。同時,他們沒有為了特別而特別,為了獨立而獨立。

劇中很多爭論的問題我也似懂非懂,很多錯綜複雜的矛盾最後好像沒怎麼解決但最終也不存在了。其實艾倫索金想要表達的觀點很明確,無論探尋問題答案的道路多麼的艱辛,面對問題的態度永遠比答案本身或者如何尋找答案更重要。

我特別喜歡最後的結尾,把開始交代清楚,慢慢回歸現實,沒有開始的充盈著腎上腺素的慷慨激昂。其實是在說現實是很殘酷但並不邪惡,相信未來是美好的。

反覆看過很多遍,作為一個學新聞,時時會熱淚盈眶。曾經有一句話:真正的新聞記者一定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而理想主義者本身就是個悲劇。做理想主義者會很苦,就像查理形容他的一個線人說的:doing something you would eat shit for it

除此之外,女主點到男主的一點,讓我覺得我的世界觀被動搖了一點點,她說,你知道我喜歡威爾哪一點嗎,他從來不會特別確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他的內心在不斷掙扎,不斷質疑(不太精確大致意思)。

我打過辯論也辦過辯論賽,看這個劇看了幾遍之後,我深深地感覺到了,我們的一些文科,比如我學的新聞,還是差很多的,在邏輯,批判性思維,對煽動性,情緒化的警惕上都比較差的。

其中涉及到的事件一些虛構、一些現實,為了跟上節奏,我後來看了《愛國者之日》《第四公民》這些紀錄片,然後又刷了一遍第三季就明白很多。

理想主義者的現實出路很少,但是它作為一個劇,給我的態度、熱血、專業感、智商碾壓是夠夠的。


我慢慢寫。

因為我很愛這部劇。

可能在以後看來是最愛之一吧,但目前是最愛。

首先,我認為這部劇的劇情編排,各種反轉,構思,著實是滿足處於工作壓力之下人的一個工作崗位烏托邦。(有點繞口,總之,給你解壓)這個烏托邦在這裡是褒義詞,它的的確確滿足了你對於工作環境,同事關係,周圍讓你產生出發自內心的敬業精神——一併訴求。

在看這部劇的同時,我推薦觀眾去看一本書,《歷史深處的憂慮》,給你解釋美國人特有的關於「自由,民主」的思維。它能夠幫你在很多「他這麼做不是傻么」的地方答疑解惑。

好了說說回歸到劇本身。敘事手法和鏡頭轉換,一直茶壺裡煮餃子,直到第二季開始逐漸明朗成熟。導演的頻繁轉換敘事線並不是很精緻。但觀眾依然愛看,原因有二,一,第一季第四集末尾單論這個橋段,是真的把干一行愛一行體現的淋漓盡致。讓你羨慕讓你憂,羨慕他們的態度和理解的上司,憂愁自己所處的大環境。

這種橋段還有很多,它確實餵飽了觀眾的心情。二,演員在台詞,角色塑造,確實下了功夫,切實有效的彌補了劇情某些地方的不合理,騙傻子。也就讓你無暇顧及了。

我之前寫過,講故事,無論電影電視,跟煎牛排一個道理,太老,嚼著無趣,太嫩,容易躥,拉肚子。你把火候掌握好了,隱喻自然出來了,觀眾想不去再試試都不過不了自己。

這部劇講故事的方法就是拋出一個點,往回畫倒敘,往下畫插敘,目的在我看來很簡單,抖包袱,等我把之前和基本同時進行的事兒全講完了,ok,讓will或者mac在每集結尾來個總結大會吧~

你可以把《新聞編輯室》看成天為單位。一天一天發生。(當然有時候是好些天或者六年。。。)

————————不早了先寫這麼點。

這部劇從始至終都在圍繞一個核心,堂吉訶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喜歡的原因,第二季雖然有些跑偏,但大體還是圍繞這個。

仔細看美劇,你會發現,幾乎魔幻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幾乎都收到了追捧和好評,當然,這是有一定的劇情功底,製作和劇本爛的拋開不提。

確實,在當下生活,無論是大眾化膾炙人口還是玩風雅深不見底,都趨於現實生活或者說沒有生活壓力。

其實也對,看劇本身,不就是為了讓我們放鬆開心的么。


作為學習新聞傳播的人,到現在看到這部劇依舊熱淚盈眶,只想到一句話:「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想想剛剛gd某具(二聲)頒布的規定,看來非常適合形容當下天朝的新聞傳播業。


談幾點感受:1、對白精彩,2、幾個人物表演還算到位,3、劇情方面總體來說,主線故事即男女主角的關係、每一次新聞報道的演播行為情節以及間或插入的配角們的故事等內容和情節的演繹節奏把握的都不錯,所以可看性還是比較高的,4、至於每一集劇中的新聞報道內容,尤其那些牽涉到美國政治題材的內容,我覺得算是「味精」,有沒有味道就看各人口味了,我主要欣賞前三點;5、有時候節奏過於快,快的叫我覺得缺少點細膩,包括情節和人物對白,過於刻意追求快節奏;6、那幾個配角的三角戀(姓名我說不出來了,外國人名字不好記)我覺得不夠精彩,味道不夠,所以看著看著我有了這個三角戀的劇情副線可有可無的感覺。7、個人覺得男女主角的故事如果能夠更厚實一些,也許更精彩。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