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迎春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是金陵十二釵之一,四春之一,賈寶玉的堂姐。

賈迎春的父親是賈赦,母親是賈赦的妻或妾,被邢夫人所養。由於出身非正出,這是迎春不受人待見的一部分。

迎春天生美麗,性格溫柔善良,膽小懦弱,更缺乏才情,對周圍的一切不聞不問,私下裡下人稱之為「二木頭"。正所謂,人善人欺,馬善人騎。

賈赦對迎春也不關心,甚至說是狠心,賈赦欠好友孫紹祖五千兩銀子還不上,便將迎春許配給了孫紹祖。說白了,就是賈赦沒錢還債,用迎春抵債。

是迎春性格使然,便造就命運使然。孫紹祖是虐待狂,家裡的女人被孫紹祖虐了個遍,迎春嫁給孫紹祖後,受盡百般揉搓,婚後一年就被折磨至死。若換成王熙鳳或薛寶釵或許是另一個結局吧!巜紅樓夢》有詩云:

子系中山狼,

得志使猖狂。

金貴花柳質,

一朝赴黃梁。


迎春為啥不受人待見呢?這要仔細看看怎麼寫的迎春。

紅樓夢寫迎春的地方不多,詳細寫了兩件事。

一件事是迎春乳母帶頭聚眾賭博被罰,柱兒媳婦(乳母兒媳)來求迎春跟上頭說情。正巧遇到迎春丫鬟綉桔要去告她婆婆另一宗罪——偷主子的貴重頭飾金絲鳳。柱兒媳婦聽說迎春不去給她求情,索性跟綉桔吵起來,不說歸還金絲鳳,還賴迎春用了她們下人的錢。碰巧,探春和一羣姊妹也來了,就幫著綉桔質問柱兒媳婦,還喊來平兒一起為迎春主持公道,場面一度混亂激烈。火都上房了,迎春卻沒事人一樣讀起了勸人向善的《太上感應篇》。一邊的黛玉都忍不住說了兩句迎春「虎狼屯於階陛尚談因果」——虎狼正守在那兒等著喫你呢,你還研究善有善報!更氣人的是,問到她時,她竟什麼都沒聽見。只說:「問我,我也沒什麼法子……不送來(金絲鳳)我也不要了……你們竟有好主意可以八面周全……任憑你們處置,我總不知道。」眾人聽了都好笑起來。

在這件事中,迎春已經好幾次表示金絲鳳不給就不要了,別生事就好。但是既然探春、平兒好心替你要了,你為什麼還不說要呢!還好像怪她們這些人多事似的,真是怯懦又糊塗。這樣的夥伴,哪個姐妹會喜歡呢!

另一件事就是迎春的大丫鬟司棋,因犯了錯要被攆出去,也求迎春給說個情留下來。念在伺候自己數年的份上,迎春也該幫忙才對,不管這個情能不能求下來,走個形式也算是給司棋一個交代,也不教服侍你一場的丫鬟們寒心啊!可是迎春情商低,並沒有給求情。這低情商,應該就是興兒所說的「木頭人」吧!這樣的主子,哪個丫鬟喜歡呢!

迎春的怯懦、糊塗、木訥,通過這兩件事情完完全全表現出來,這就是迎春為什麼不受待見的原因了。

其實迎春也蠻可憐的。看似周圍有一羣親人,實際上沒有一個真正關心她的,加重了她自卑怯懦的性格。爹是親的,為了不退回五千兩銀子,把她嫁給了銀子主人孫紹祖,最終被這個狠毒的「中山狼」治死。

可嘆,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


一方面是受他父親賈赦的牽連,另一方面是她自己雖然觀之可親但不如其他姑娘靈巧。

賈赦可是個十足的敗類,賈母跟了賈政卻不跟賈赦,可見她是不喜歡賈赦,否則再沒有其他解釋的理由。賈赦更無恥到想要強娶賈母的丫環鴛鴦為妾,也讓賈母深惡痛絕。賈母因為不喜歡賈赦因而也不喜歡賈赦的女兒賈迎春,由愛屋及烏』推至『恨屋及烏。

其父已經不招人喜歡,如果女兒會討人歡心倒也罷了,偏偏迎春老實木訥,也不太會討人喜歡,這一類的女孩子,在人羣中雖然不會有什麼負面問題,但也不會有太好的關係網,迎春不想王熙鳳八面玲瓏,沒有過人之才,沒有個性,又不太會說話,言行舉止不夠落落大方,只能算是。迎春既沒有黛玉的聰明秀拔,也沒有寶釵的大方得體,沒有探春的機敏,更沒有湘雲的討喜。 可憐的迎春,雖然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優長,但她至少還乖巧溫順、善良可親,小小的茉莉雖然不如牡丹芍藥固然能奪人眼球,但也在牆角散發著屬於自己的芳香。

所以,她只是不受歡迎,但是並不特別受排斥,是一個可憐的姑娘。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棵草,這句話是迎春的身世遭遇。本身迎春之母也不是正妻,迎春是庶出地位不高,母又死,父親賈赦不聞不問,繼母邢夫人待她不親,同父兄賈璉與妻王熙鳳也待她不親,自身性情柔弱。身為大房人大房並無人照顧,在二房處長大。雖為賈母親孫女,然賈母也因為兒女不一樣,看待不一樣,也不大喜歡賈赦,對其女也不甚親熱厚愛。又賈母對孫男弟女不一樣有薄厚,古人又有重男輕女之心,加之迎春無母無父疼,沒有強大後盾。又是不爭不搶忍氣吞聲之人,時常躲事,怕給人添麻煩。身世使她不硬氣,這種種周遭環境的人際使其性格必軟弱,沒有為她說話的,無人保護她。迎春必也是從小在這些人中體察自身境況,與別人對她的態度,不受人歡喜,沒有硬氣的理由。探春有母,趙姨娘強勢,雖犯渾無人敢惹,也是一種護子存在。林黛玉有賈母疼愛,惜春雖東府無父母但嘴角伶俐,湘雲性格開朗,惜春與湘雲從小母亡沒有影響性格,加之天性,適應環境能力強。迎春天性有溫柔之性,不善爭搶,天性又善良,好與人為善,自身遭際使她對窮人一示同仁,沒有主子架勢,也使下人中有不懂迎春之仁而肆意妄為,欺人者。親人也是勢力者,包括賈母,子孫也是成了自己爭臉面之人,讓探春與黛玉見南安太妃,沒有叫迎春。可見多方面內外因素造就迎春為人。迎春的外人認為木頭人其實內心對眾人十分在意,以外表不聞不問別人以為她糊塗,軟弱。其實她是十分在意出身,對自己親人不愛也敏感,不是這種細膩心態,她也會與湘雲一樣豁達,因為在意,有時也不去喫飯,都是母不在,父不聞,無人真心疼愛,孤兒一般活著的感覺。只注重內心,內心其實不平靜,纔看《太上感應篇》。也不觀注別人,多沉浸自我情緒中,別人不體貼,也不會注意,無人可訴,練成她一副木頭人情狀。這點與黛玉有知己紫娟又不一樣。迎春不招別人喜的背後是自我堅強。這樣一個身世,身處這樣環境之中的人,在意又無奈,以無意為不在乎,其實多半在乎。別人不待見,不瞭解的,勢力的主子與下人,使迎春沒有突破自身,內心沒有掙脫這些外在對內心的束縛,處於軟弱身世之中,為人處事上沒有人指點,任由環境擺布命運了。


謝謝邀請!

《紅樓夢》裏的二小姐賈迎春,美麗善良,她是大老爺賈赦的嫡女。只可惜母親命薄,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而繼母邢夫人,是個只管斂財,不管子女的主。

所以她從小被賈母接在身邊長大。雖然是主子,卻性格軟弱,在賈府「上上下下都長有一雙勢力眼」中,這樣恬淡,於世無爭的性格,在王熙鳳都說要特別小心,一個錯落就能撕了你的媽媽奶奶們中間,賈迎春是被反主為客的對象。

在大觀園查抄夜裡賭博的事件中,賈迎春的奶媽參與了其中,邢夫人氣沖衝來質問迎春沒有管教好下人,她為自己辯解了一翻:「我說他兩次,他不聽也無法,況且他是媽媽,只有他說我的份,沒有我說的。」

她懦弱的不敢去管教自己的奶媽,只一味的遵從奶孃的地位,忘卻了,自己是主人的身份。

在她的懦弱的性格中,還有從小在繁雜環境中養成的「獨善其身」的處世原則。也許她很聰明,也像惜春一樣的看透這個大家族的未來,但是她的不聞不問,從另一面反應了她的無情。

這從第七十七回司棋被攆事件中,可見一斑。

「我知道你幹了什麼大不是,十分說情留下,豈不連我也完了。你瞧入畫也是幾年的人,怎麼說去就去了?自然不止你兩個,想這園裡凡大的都要去呢。依我說,將來終有一散,不如你各人去罷。」

從小伺候她的大丫頭,她可以說不顧就不顧,連去求個情也不願意。

後面探春出頭說要求賈母,她也不聞不問。

這樣的主子,怎麼可能有忠實於她的下人。

所以在被賈赦因為5000兩銀子抵給孫紹祖後,沒多久就被虐而死。

「子系中山狼,得志使猖狂。

金貴花柳質,一朝赴黃泉。」

賈迎春的悲劇,是其父親一手造成。

遇人不淑,也是她悲劇的源頭。

但是,很大原因也是她的性格決定的。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在什麼年代都一樣。

一個沒能力,沒見識,不合羣的弱美人,在賈府人才擠擠的世界中,註定是不招人喜歡的。

有自己的主見,哪怕你是庶出,如賈探春,也是受人尊重,受人待見,讓人喜歡的。


主要是因為人善被人欺。迎春的性格太懦弱,唯唯諾諾,受到欺負了也不敢吭一聲。她的奶媽經常偷竊她的東西,甚至對她及其他丫鬟吆五喝六,迎春都能夠忍受。所以時間長了,所有人都不在意她。

如果迎春有王熙鳳一半的厲害,

也不至於此,如果她林黛玉一半的小心眼,也不至於此。不過相比《紅樓夢》中的其他金釵,我最喜歡的是迎春,我喜歡的就是她的美麗而與世無爭!
迎春的不受待見,很大程度上源於她逆來順受、與世無爭的性格。從「二木頭」這個稱號便可見一斑。

在「上上下下都長一雙勢力眼」的榮府裏 ,軟弱善良並不能成全好的聲譽,反而很容易成了被欺負的對象,甚至下人都對她有恃無恐。雖然榮國府裏上上下下對她都不太「待見」,但是大觀園裡的眾姊妹包括寶玉,都還是很愛護她的。

在書中第七十三、七十四回中,抄檢大觀園的風暴前後,作者用了濃墨重彩刻畫了迎春的軟弱的性格。當時榮府裏下人賭錢事件正在發酵,賈母震怒。而迎春的奶媽也參與其中,這時候寶釵、探春等眾姊妹都曾出來向賈母替迎春的奶媽求情,雖然賈母沒答應,但可見迎春還是受眾姐妹的愛護的。

跟著就寫到邢夫人因為這件事來到迎春房裡責備她沒有管好奶媽,迎春一聽居然如此辯解道:

「我說他兩次,他不聽也無法。況且他是媽媽,只有他說我的,沒有我說他的。」

一句話深深的刻畫出迎春的懦弱小姐的形象出來。邢夫人一聽便怒了,直言奶媽乃是下人,做的不對如何不能管?還說道迎春的出身比探春好十倍,按理應該比探春更強,誰知道竟然不及她的一半。

接下來,迎春的奶媽因為賭博偷拿了迎春的首飾去典當,丫鬟們在房裡計較。結果奶媽的子媳婦反倒來叫迎春去替奶媽賭錢被罰求情,以迎春的性格,哪裡肯去?迎春的丫頭綉桔看不下去了,兩人爭吵起來,迎春見狀直言首飾不要了,求情也不去,讓綉桔去倒茶來,自己倒拿起一本「太上感應篇」看起來,活脫脫的寫出了一個懦弱小姐的形象。

但是這裡懦弱倒還罷了,丫頭綉桔就說了,「姑娘雖不怕,我們是作什麼的,把姑娘的東西丟了。他倒賴說姑娘使了他們的錢,這如今竟要准折起來。倘或太太問姑娘為什麼使了這些錢,敢是我們就中取勢了?這還了得!」

作為一個主子,對下人放任不管,這不是善良,不為無辜的人主持公道,這是不義!事情都燒到自己頭上了,因為自己是「小姐」,不會被如何,而完全不顧及下人的死活,這種處事方式確實是讓下人無法接受!最後還是探春來了,為她主持公道。

這樣跟探春相比也確實相差較大,在接下來的抄檢大觀園中。探春就顯示她強大的一面,對丫鬟們十分愛護,直說東西都在她這,要搜就搜她一人的,還給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須知她可是元、迎、探、惜中唯一庶出的,這等性格,讓王熙鳳都懼怕三分,下人更是不用講了。

而七十七回中司棋被攆時,迎春的表現更讓人絕望。司棋央求迎春替自己求情,迎春這段說話直接斷了司棋的念想:

「我知道你幹了什麼大不是,我還十分說情留下,豈不連我也完了。你瞧入畫也是幾年的人,怎麼說去就去了。自然不止你兩個,想這園裡凡大的都要去呢。依我說,將來終有一散,不如你各人去罷。」

從這裡看,迎春就算是看破了日後結局,但是很大的原因還是怕連累了自己,讓人甚感無情。而且她答應司棋日後受難會出手相幫也沒有做到,導致後來司棋自盡殉情而死。

對於迎春的性格,林黛玉也有過點睛之筆:「真是虎狼屯於階陛尚談因果」。

所以說,迎春雖然觀之可親,卻處之「無情」;雖然善待下人,卻不肯為保護下人周全出力;雖然與世無爭,卻也害怕遭人連累。如此性格,便註定了她嫁給「中山狼」後被蹂躪致死的悲慘結局!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梁。

這是紅樓夢中迎春的判詞。迎春在大觀園中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人。就連她的判詞,作者的刻畫的著力點都不在她身上,而著力刻畫這個姓孫的男人,如何好色嗜賭,任意施暴,猖獗醜惡,如何致使迎春慘死。迎春的面目始終氤氳在筆墨之後,讓人看不清。

迎春在熙熙攘攘的大觀園的青春世界裡,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人。甚至連晴雯,襲人,也比她引人注目,她懦弱遲鈍,毫無可圈可點之處,生命蒼白而空洞。

迎春,不受待見,主要是因為

一,迎春木訥無趣,沒有生命的活力

迎春與探春的出生相似,但性格卻截然不同。

大觀園裡,黛玉等人沒有按照封建禮教,按部就班,忍氣吞聲的過規範的樣板生活,而是反思和進行著「我的生命要如何度過」,這樣的哲學命題。所以他們讀書,他們作詩,他們對生活進行欣賞或思考,不斷拓寬生命的感受力。

所以湘雲會女扮男裝,不安於女性角色的卑微和無趣;

所以探春會熱切改革。不安於碌碌無為,坐看賈府衰敗;

所以,連妙玉一個出家人,也細微品味著紅塵中的每一道茶香,積極參與者黛玉和湘雲的聯詩,她能夠種植出大觀園最美的紅梅,泡出最雅的香茗;

而黛玉更是才思泉湧,下筆如有神,以滿屋書香修身,讓女子繡房好似公子的書房。

大觀園中的這些人,在自覺主動的追求著生命的精彩,他們在自我覺醒。而迎春從沒有想到,要喚醒這份自覺,終年安分守己,日復一日的過著單調的生活,生命沒有任何品質可言。

二,迎春性格懦弱,任人宰割

迎春雖是主子,卻性格軟弱,任人宰割,完全不具備掌控自己命運的能力

下人介紹她時說「二小姐渾名是二木頭,戳一針也不知哎呀一聲。」對身邊的人,不敢管教,也不能庇護。

在大觀園查抄夜裡賭博的事件中,賈迎春的奶媽參與了其中,邢夫人氣沖衝來質問迎春沒有管教好下人,

她為自己辯解了一翻:「我說他兩次,他不聽也無法,況且他是媽媽,只有他說我的份,沒有我說的。」

她懦弱的不敢去管教自己的奶媽,只一味的遵從奶孃的地位,忘卻了,自己是主人的身份。

自己的項圈被奶媽拿去當了賭錢,反咬一口,說自己給迎春填補了少說也有三十兩銀子。別人為了她拌嘴,他卻拿出《太上感應篇》來讀。黛玉感嘆道:「真是虎狼屯於階陛,尚談因果」。難怪寶釵說他是「有口氣的死人」。

第七十七回司棋被攆,向迎春求助,迎春說:

「我知道你幹了什麼大不是,十分說情留下,豈不連我也完了。你瞧入畫也是幾年的人,怎麼說去就去了?自然不止你兩個,想這園裡凡大的都要去呢。依我說,將來終有一散,不如你各人去罷。」

從小伺候她的大丫頭,她可以說不顧就不顧,連去求個情也不願意。她懦弱的犧牲身邊人,以求自保,只能把自己也推向深淵。

反觀探春,自己的東西可以搜檢,丫頭們的東西卻動不得。王善保家的隨意造次,探春狠狠的給了她一巴掌。這樣的主子,讓下人既敬又服。

三,迎春毫無才情可言

迎春生性懦弱,沒有才情,在大觀園中沒有絲毫的競爭力,她既沒有探春的理家才能,也沒有惜春的繪畫之才,只是略懂一點圍棋而已。二小姐雖然出場很多,但是,卻是沒有絲毫存在感的配角。

相比其他十二釵,我們記住了黛玉葬花,湘雲醉臥,寶釵撲蝶。說道迎春,還真不記得有什麼令人難忘之事。大觀園中,探春提議結海棠詩社,眾人開社作詩,迎春懶於詩詞,因此只能和李紈,一位出題限韻,一位謄錄監場。後來,大觀園中又增添了幾位新人薛寶勤,李玟,李綺,邢蚰煙等人。

探春提議,把他們也邀請進詩社。寶餘馬上附和要開一社。,

探春說:「這個日子不合適,林丫頭剛起來,二姐姐又病了,終是七上八下的。」寶玉道:「二姐姐又不大做詩,沒有他又何妨。」

正因為她沒有才情,所以,在大觀園中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人,自然就沒有了存在感。

迎春唯一的一次作詩,是在元春省親之時,命眾人各作一詩。迎春勉為其難,隨眾塞責而已。

寫的詩是:

園成景備特精奇,奉命羞題額曠怡。

誰信世間有此境,遊來寧不暢神思

所寫的詩,毫無詩情。

後來在端午節猜謎,眾人都猜著了,唯獨迎春和賈環沒有猜著。眾人都得了彩頭,獨迎春和賈環二人未得。

唯一一次行酒令,還只說了半句,還不如鄉下來的劉姥姥那份天然的聰慧。

這樣的迎春,雖穿金戴銀,卻內心蒼白。


世界上有一種人,叫作『』爛好人『』,賈迎春就是這樣的人。這種人活的沒有底線,沒有自我。雖然與人畜無害,卻得不到別人的喜歡和尊重。

賈迎春是賈府大房的大小姐 ,論地位比探春強,探春能得到全府上下的喜歡和尊重,迎春卻是隱形人一般的存在,她不只是下人眼裡的『』二木頭『』。就連一個外戚薛寶釵都說她是個『』有氣的活死人『』。為什麼賈迎春活的這麼沒有存在感呢?

性格決定命運呀,首先她的能力有限,不只是詩詞歌賦是姐妹之間最差的,管理能力也不行,在她手下的下人非奸即盜,賈府每次出事都與她的下人有關,貼身丫鬟司棋與表哥通姦,她的奶媽喝酒夜賭,並且連她平時戴的累絲風都敢偷去抵押,以充賭資。最可氣的是探春氣不過,為她據理力爭,她卻看著《太上感應篇》充耳不聞。還說探春多管閑事,這種爛泥扶不上牆的性格,真是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府裏的人不喜歡迎春不只是她懦弱的性格,還有一點是迎春不懂人情世故,邢夫人的侄女投靠賈府,住在迎春那裡,按說這正是與邢夫人修復感情的好機會,誰知邢蚰煙在迎春那裡不但沒有得到照顧,還要拿出自己的錢打發她屋裡的婆子,致使本來貧窮的邢蚰煙大冬天只穿著一件夾襖。連鳳姐都看不下去了,送給了邢蚰煙幾件棉衣禦寒,探春也送了玉佩。作為天天跟邢蚰煙住在一起的迎春卻充耳不聞,視而不見。邢蚰煙雖然窮,但卻性情高潔,人品不俗。深得賈府人的喜歡。迎春的所作所為怎麼不寒了邢夫人的心,她這樣行事,讓大觀園裡的姐妹們怎麼想?

所以迎春不會有好人緣,她的這種性格也註定了她悲慘的命運。


迎春是賈赦小妾生的孩子,也就是庶女。在古代,庶女可以說是不受待見的,並且地位低下。迎春一出生母親就死了,不像探春一樣有趙姨娘護著,別人不敢欺負。

賈赦也並不喜歡這個庶女,基本上對迎春不聞不問,下人看碟下菜並不在意這個二小姐,甚至偷奸耍滑。

迎春本身性格懦弱,唯唯諾諾,受到欺負了也不敢吭一聲。她的奶嬤嬤經常偷竊她的首飾金錢,甚至對迎春及其他丫鬟吆五喝六,迎春都能夠忍下來。所以時間長了,所有人都不在意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