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的根本區別是:

《三字經》是道理,是思想。道理是抽象的,形而上的。我們可以把《三字經》看作是儒家思想的提要、梗概。

《弟子規》是規則,是條文。規則是具體的,形而下的。我們可以把《弟子規》看作是特定歷史時期(封建社會),依據儒家思想,制定的社會禮儀規範。

那麼,為什麼市面上,現在流傳比較多的是《弟子規》呢?

因為,兩者的根本區別,造成了兩者價值區別。相對於《三字經》的思想,《弟子規》的條文更容易轉換成操作性強、門檻低的禮儀教學,更具備商業價值。

那就來簡單談談,《三字經》和《弟子規》各自價值所在。

《三字經》因其思想性,具備高度的文化教育價值。

如果小編是一個商業國學館老闆,教學課程肯定不會選《三字經》。

為什麼?

因為《三字經》是思想性的東西。首先,思想性的東西太抽象,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大家更想學的是技能、成功秘訣之類的,儒家思想是什麼?能吃嗎?其次,教學要求高,難以培養商業師資。

來看看《三字經》教起來有多麻煩……

比如說《三字經》開篇的「人之初,性本善。」就這6個字,起碼得花2節課的時間,去解釋清楚,儒家性善論性惡論,到底是怎麼回事。

簡單來說,「人之初,性本善」採用的是孟子的「性善論」。但孟子的「性善論」,常常會被誤會為「人生下來是完全善良的」。事實上,孟子認為,人的天性既有善良,也有慾望,是一種善欲交織的狀態。(關於這點,小編在別的提問里有詳細回答過,感興趣的可以翻一下。)

以上,《三字經》的教學老師,必須對儒家思想有相當的功底。除了能引經據典外,還得講講歷史背景,講講歷史人物,然後,還得根據教學對象,結合當代案例,幫助學生理解等等……

因此,《三字經》不是一個可以商業化的教學,是一個必須由文化和教育兩大領域,共同去推進的文化教育工程。

那麼,這個文化教育工程值得推進么?小編個人認為是非常值得推進的,屬於五星推薦級別。但是,必須結合現實情況,去重新註疏、解釋、編寫教案。

再來看《弟子規》。

《弟子規》是封建時代,基於親緣社會產生的社會禮儀規範,是有價值的歷史文獻。

是的,在小編眼裡,《弟子規》最大的價值是作為一種歷史文獻而存在,那麼為什麼《弟子規》會演變為一種商業教學呢?原因如下:

1.可快速培養師資。《弟子規》是可踐行的條文,注重的是儀式感。師資培養方面,並不需要教學者深入學習儒家文化,能朗讀解釋生僻字,能示範禮儀就夠了。從教學助理到獨立講課,可能只需要三個月的培訓時間。

2.賣點明晰。國學情懷、可迅速培養起儒家范兒等等。學個似是而非的花架子,讓小朋友能向家長交待,讓大朋友可以出去吹牛。

3.課程易編排,好定價。《弟子規》共分為「總敘、入則孝、出則悌、謹、信、親仁、餘力學文」七個部分,其中開頭的總敘可以拿來當免費公開課。剩餘六個部分,每個部分可以安排2~3節課去講,再穿插禮儀,每周上2節課,完全可以在3個月內(1季度)完成教學任務。

對此,小編顯然是不贊同《弟子規》推廣

為什麼?

因為《弟子規》的禮儀規範,只適合宗族制的親緣社會。

所謂宗族制,也就是以父系血緣為紐帶的,大家族聚居社會。

拿我們現代話來說,你可以想像,你所有父親這邊的親戚,血緣關係不論遠近,都和你住在一個街區。一出門,到處都是和你沾親帶故的人。而你的工作,通常在居住地附近,所謂活少離家近,但錢就未必多了。要外出遠行了,首選也是投奔遠親。

這就是親緣社會,特點是封閉,穩定,人際交往極度依賴親緣關係。

在《弟子規》中,把親緣關係分為三類。

第一類「親」,既父母、祖父母。推廣開去,也包括非血緣,但是有養育之恩的「親」。

第二類「長」,兄長、親戚長輩、老師、推廣開去,人際關係中年紀較長的前輩。

第三類「自己」,謹、信、泛愛眾三篇都是在講自身修養,自我約束。其中包含了與朋友,與親緣以外的人交往規範。

以上,儒家雖然是講五常(仁義禮智信),但長期以來的主旋律卻是仁義,就是因為,親緣關係佔了重頭。對於這些親緣關係,人在心理上會有一種天然的親近(仁)。但仁愛過度也不是好事,也得講分寸和道理(義)。

而現代社會,封閉的環境早已被打破。每個人的人際交往,都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非親緣關係,比如同事、朋友。甚至要和許多陌生人打交道,比如出門辦事,拜訪客戶等。這個社會已經從封閉的親緣社會,轉換成了開放的公眾社會。

對此,我們更需要一種公眾秩序,來保障這些流動性較大的社交關係。花時間和精力,去培養建立大量非血緣的親近關係是不現實的,我們更需要建立的是信任

所以,站在時代角度,儒家應該呼喚的是「信義」。畢竟,大家最常吐槽的就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都沒有了嗎?」

當然小編強調「信義」,並不是說仁、智、禮就不需要了,只是比起信義,仁、智、禮相對處於一個次要地位,雖然次要,但也不可或缺。


三字經是經過多代人的精練彙集而逐漸完善定型的傳統啟蒙教材。

淺顯易懂,內容廣泛,幾乎涵蓋了中國傳統文化: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文理等各方面。

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通俗、順口、易懂易記。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即便不識字的婦孺也能滔滔背來,講出裡面的道理。"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故被歷代中國人奉為經典流傳不綴!

弟子規則是以(論語)"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守仁,行有餘力"為要義,做為規範成書。三字一句,兩句一韻,推廣、流傳於清代。

他們都是中華文化啟蒙教育的一部分,區別是,一個是面,一個是點、一個是全面的知識普及,一個是某一人倫秩序行為具象的規範。


三字經講的是為人處事的道理,弟子規則講的是身為人子,晚輩,學生的行為規範。二者適用的對象不同。但都是為人處事的道理。


《三字經》是開蒙的。

而蒙學,實為奠基之學,基本概念不混淆,基本學修方法明確,日後事半功倍。多少人都是因為這幾件事搞不清楚,弄得荒廢半生。所以不要以為三字經裡面的字您都認識,就代表您真的看明白了。

三字經不同於弟子規那種東西的。

很多人都嚴重低估了應麟先生的水平,有些名氣不大的碩儒水準比大名鼎鼎的還高,例如這書,其實直接解決了《道德經》裡面的一個大問題,要是領會此經真意,很多問題迎刃而解^_^簡單列個提綱:

大凡經之首字,必言其文所宗。人之初者,講的就是人道之本。大家可能覺得我小題大做了,但是有幾個很重要的核心概念在這個三字經中,所以能稱之為經。

1.性者,生也:生而不知返守之,則生生之過而死也,此為順則死,逆而生。反者,道之動也。何以知守?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三者皆可知而守也。但今世紛雜,幾無生而知之者,故學而知之以齋,困而知之以戒。凡人開蒙,以學為根基,最尚。三字經開篇道盡性之意,破盡異學。以人道為階梯而盡天道,不可小覷。

2.學之以勤

3.學之以專

4.學之以序

我舉個例子,或許更明白:

有一天,我給學生講課,突然發現,學生尤其是從小就接觸佛道經文的學生,總有一種不作不爭,不學不修才是最好的暗示,久而惰性已成,雜散而陰,反以為上。這樣的同學往往自以為是天性本來,只等發明即可云云,執著於不執著,遇事萎頓,雜思不止,擾其清明,亂其志氣。何以?沒有開蒙。

相當於沒有小學基礎就直接上中學了。佛教的不說,《道德經》裡面的境界確確實實是給聖賢們寫的,還沒到那個階段呢,最好勤奮努力,到了那步再說那步的話。

希望能夠幫到有疑惑的同學^_^


《三字經》和《弟子規》都是重要的儒學啟蒙讀物。然而,二者側重有所不同。

《三字經》是儒學的教學大綱目錄,側重於廣博,讓初學對各個科目都有基本的認識和了解。它的內容包羅萬象,如倫理、道德、教育、禮儀、天文、地理、歷史、藝術、術數等等。如果將《三字經》進行詳盡的論述,那就是整部的《四庫全書》。

《弟子規》是儒學的的大根大本,側重於力行修身,讓初學修行有門,腳踏實地,所學能夠落實於生活之中。《弟子規》主講孝悌,具備了這個根本,然後才能生出謹信、愛眾、親仁、學文等枝葉花果。《弟子規》可以說是《四庫全書》的心經,是其精華濃縮之所在。

儒學之衰落,很大程度在於人們重視了《三字經》科目的廣博,而忽視了《弟子規》孝悌之根本。如果人們舍本而逐末,儒學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會逐漸乾涸枯萎,喪失生機與活力。

正如《弟子規》講:「不為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正是這個原因,很多有識之士大力提倡《弟子規》,真乃遠見熾識也。

《三字經》和《弟子規》本無二,亦無不二,唯智者能知而行之。


三字經是起盟?弟子規是做人的標準!都是善書!(古人要求讀一百遍!乾隆讓子孫讀一百二十遍!在讀!)大家吉祥!


居然邀請我回答.....這兩個都是小時候背過,現在都忘的差不多了,區別不知道,現在的孩子也不學這個了吧?所以根本就不把家長和老師放在眼裡……懂事開始還是要讓孩子學學老祖宗的東西,有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