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國內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生 現在學復調(嚴格對位)學到迷茫,究竟要怎麼樣才能寫出一首完全不出錯的復調題


卸腰。

這個和寫四部和聲練習的作用是相似的。這些練習的重要目的之一,不是要你掌握這些嚴格的規則然後按照這些規則作曲,而是通過給你設立嚴格的規則,讓你訓練出對於音樂材料的熟練的掌控力。如果在嚴格規則下,你可以寫出結構正確的音樂,那麼自由寫作的時候,再去按照自己的想法構建音樂,那個時候就會更加得心應手了。否則就會出現很多基礎不牢的學生或者初學者的問題:自己腦中想到的音樂都超好,一提筆一開電腦發現根本寫不出來。

要說完全不出錯,有些題目的確是很難。就連巴赫的復調作品,你如果強行找,也能找出一些不符合嚴格規則的地方(另一個問題是,幾乎每一本復調教材在細節上的規則都會有些不一樣)。你所要做的,就是盡量通過這些練習去訓練自己對音樂材料的掌控力。


對古典音樂創作幫助很大,即使你不寫傳統古典/巴洛克風格,也可能在各種風格的創作中用到對位技巧或者對位思維。

你把「完全不出錯」當作目標,眼光還太低了,復調是一門藝術,你應當追求的是藝術性。不出錯相當於前期訓練吧,好比你先練投籃,再打比賽。熟能生巧,慢慢就不犯錯了,沒什麼捷徑。


謝邀!

嚴格對位是很痛苦,但不能放鬆要求。

至於怎樣才能做一道完全不出錯的題目,我個人認為只要以完全不出錯作為目標,每次都認真考慮書上的規則和老師的建議,總有那麼一次會實現這個目標的。

嚴格對位學好以後,到了自由對位階段,就會很開心咯!

祝學習快樂!


謝邀

樓主題目一個問題

內容一個問題

還好仔細看了一下

不然真沒發現它們不一樣

首先第一個問題

作曲四大件都是必不可少的

這是基本練習

就跟學打羽毛球一樣

不練習揮拍更不用提實戰技巧

復調訓練的嚴格對位其實是訓練多聲部思維

雖然和聲也是多聲部 但復調擁有更靈活的節奏

有趣的是復調比和聲誕生早卻沒有像復調一樣被予以更多重視

只有經過嚴格對位訓練你才能知道哪些是自由的

再者是怎麼寫

這個只能靠多分析譜子了

技術大家都有 就看平時積累了

bach賦格 你值得擁有


對作曲技巧訓練是很有幫助的。


謝邀,幫助很大,嚴格對位訓練思維,多聲部控制下的線條寫作,線條的彼此交織皮膚,多聲部音響結合等,實際創作中會打破約束,但這個訓練過程很棒。


同樣學對位,和題主遇到同樣的問題。但說一下我的感受吧,傳統對位法是巴洛克時代的產物,所以學巴洛克時代的和聲和旋律進行習慣會比自已瞎幾把混其他風格進去容易很多。(反正曾經想把其它風格套進這個規則的我從沒成功過),它們那種和聲進行風格一直到舒伯特後才根本性改變(所以我老師讓我多聽聽舒伯特)。對位的規則已經決定了它的風格(這是一個多麼痛苦的領悟)。傳統的嚴格對位是一個基本性的東西,重要的不是要永遠的照著規則寫下去,而是完全理解,他為什麼要這樣制定,這是打破規則的基礎,(事實上我覺得音樂規則的生命意義至少有一部分恰恰在於打破他)也是對自已之後作品效果掌控力的基礎。此外,沒有經過對位技法結構構思拉起來就寫的復調作品那旋律到後面基本就跑得一去不復返啊…

實話說,幫助大不大?不好說。但我認為大多數時候是不大的。

我的觀點是,要對實際作曲幫助大,當然是直接學作曲而不是專門學對位。

當然這要分情況說,我得詳細解釋下。

我早期學作曲的時候有一種誤解,以為只要熟練掌握了和聲對位等學科,作曲就自然會了,實際不然,作曲是需要單獨學的,所以就會出現和聲題/對位題寫得好但不會寫曲子的情況。在考一些學校的研究生時和聲、對位,配器是研究方向,也就是說它們是獨立學科,可以研究,但專門研究它們其中一個或者多個對作曲幫助大不大?當然不大。

作曲是比較特殊的學科,它需要大量實踐去寫曲子而寫曲子過程中又包含和聲、對位,配器等處理問題,但這些方面你割裂開來訓練又對作曲不利。現在很多音樂學院有一個教學方面的很不妥之處,就是它們把作曲和和聲對位等割裂了開來。如果你不是專門研究和聲/對位等的學生,這樣學沒有太大好處。實際上一些和聲/對位老師自己都不太懂作曲,甚至不會寫曲子。我認為一個很好的學習作曲的方法是:直接學作曲。先開始寫曲子,直奔作曲的主題,然後在作曲的過程中老師側擊旁通和聲對位等在作曲中的應用。

在音樂發展早期中,對位就是作曲,作曲家都要經過對位的嚴格訓練,寫大量對位題。但那時候的音樂畢竟以對位為主,如果你要寫早期音樂或者中世紀音樂,學嚴格對位對作曲幫助大不大?當然大。不過題主作為現代音樂學院的作曲系學生以後自然是要寫現代派的吧,那麼幫助真的不大。

但是不管怎麼說對位訓練的是一種思維,在作曲中你能運用這種思維也是極好的,希望題主能堅持下去!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