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問題我就寫了區分正史和野史,簡言說,正史是官方修的史,而野史是非官方的,一般就是私人自己編寫的歷史著作。

關於真的野史,明確地說是有史學價值的,這是因為正史也存在有錯誤。就說二十四史,有些人就找出很多技術性錯誤,如依據的史料不同,因一個古人有名還有字型大小,而史書中當兩個人寫,或當更多的人寫。再有,就是因為是官方修的史,來源也是前一朝官方的記錄,可能存在有掩飾的問題。歷史學就是要找到歷史真相。官方的正史,一般講可信程度大,在沒有相反的充足證據情況下,是相信正史的。

哪些野史有史學價值呢?

首先要判斷是真的野史還是假冒的野史。野史很難保存,大多是手抄本,一代一代傳下 ,為了證實是真正的野史,一般還要考察這些私人寫書傳承關係,避免是後人偽造。因為要是真的野史,還是有一定歷史分析價值。要是後人偽造假的野史,就是沒有明確的傳承記錄,一般就判斷是假的野史。如日本發現的《揚州十日》等,就查不出其來源,也就是明確傳承關係,又是革命黨在日本發現的,很難說會不會是為了反滿反清政治需要而編寫的。

其次,有傳承關係的,證明是真的野史,也不能完全相信,要看是寫書人是自己親眼看的,就是第一手資料,而是別人告訴的資料,或是連傳問是誰都沒有,純粹是道聽途說。判斷真的野史,三、比較重要的,要與其他史書記錄進行佐證。如果僅有一本野史孤證,而且存在疑點,還是很難讓人相信。比如流傳很廣的馬可波羅遊記,他記錄來到元朝,而且受到元朝皇帝信任,擔任很多官職,但這麼主要的人物,元朝方面卻根本沒有記錄。現在很多人質疑其真實性,提出很多疑點,馬可·波羅自稱在中國17年深受忽必烈器重,但沒有任何一本元朝史書能找到哪怕一條可供考證的記錄。包括他自稱揚州做官三年,揚州地方誌裏同樣無從考稽。馬可·波羅是色目人,色目人作為元朝的貴族階級,他也自稱在揚州地方上擔任總管。即使不擔任要職,可揚州地方誌中明確記載了元代大小官員,包括外國人的詳盡名單,仍然沒有找到他的記錄。而且關於中國最有特色的長城、茶葉等都沒有寫,很難想像他真的來過中國。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滿族文化網原創出品。


野史雖然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它亦可作為正史之拾遺補缺之用,用以參考、互鑒!

野史有的也以文學、小說的形式流傳於世,它有的散見於家族傳記、家譜流傳淵源事蹟。尤其是家族傳記、家譜流傳淵源事蹟,往往可以作為修正正史資料不足、紕漏之用!

因此,野史不僅可作為「擺龍門陣」的談資,也具有校正正史的學術價值和意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