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古漢語群里群友發的,朗讀者是山西省晉城市的群友,用的是當地方言,應該是晉語濩濟小片,位於河南省和山西省交界,洛陽北岸70公里左右。我聽起來感覺還挺押韻的,據說《平水韻》是山西地區產生的韻書,這個錄音是否符合?

念奴嬌·赤壁懷古方言朗讀

還有一個是新鄉話版的《滿江紅》,新鄉話是晉語邯新片,和晉城一個片。

衛州音—— 新鄉話 岳飛 《滿江紅 寫懷》(中原官話河內片)?

v.youku.com圖標

註:

晉語濩濟小片大概位置


謝邀。

詞韻跟平水韻沒關係。宋詞的入聲字韻腳跟中古的對應關係很雜亂,現在能押上韻的可能只有一些晉語和江淮官話。比如山西陽城?? i?? u?? y?? ?? i?? u?? y??,沁水a? ia? ua? ya? ?? ie? u?? ye?,安徽合肥?? i?? u?? y?? ?? i?? u?? y??。


「方言朗讀是否符合中古時代的韻腳」,問題不成立。

你可以問這首詞是否符合中古時代的韻腳,我可以告訴你,這首詞很大概率是按詞人自己的口音押的,而且押得非常寬,根本不是按照《平水韻》等中古韻書的格局。但「方言朗讀是否符合中古時代的韻腳」這個問題就是牛頭不對馬嘴。


各位回答問題的語言學專家:請問沒有入聲的普通話能代表漢語嗎?


平水韻是宋末元初時山西平水人劉淵基於唐韻等韻書揚棄編製而成的一本工具書,盛於元明,至清朝再次揚棄為《佩文詩韻》,流傳至今,它可能是整理歸納了《唐韻》《廣韻》《洪武正韻》等等韻書在元明清初時期變化後的韻部,就像一本商務圖書館新編一本新華字典,字典和商務圖書館是兩回事,平水韻編者是山西平水人,同樣不代表山西平水就是《佩文詩韻》的原產地,最多算個來料加工場而已,而且還有可能劉淵編撰《佩文詩韻》時身在他鄉,壓根就沒在山西平水。所有韻書都是基於總結大量古詩詞用韻情況後編纂而成,是千百年來各代文人承前啟後的集體智慧結晶,也是語言學者反向分析中古音至今變化的重要參考文獻。

自宋末因蒙古族等非漢族語言借政治手段介入後,長江以北的中古音被迅速胡化,最重要的標誌是口語里的入聲發音逐漸消失,今日普通話就是滿蒙等民族語言和漢語中古音互相充分影響的結果。因為滿蒙等非漢族政權主要定都在北方,長江以南一些偏遠地區是完全可能完整保留足夠多的中古音發音的,筆者出生地位處閩粵贛三省交匯處,其周圍就有好幾個閉塞了上千年的丘陵盆地,這些盆地里主要居住者都是宋末時自戰亂的中原南遷而來的漢人,也即後來被稱為客家人的中原漢人後裔,盆地間的客家話高度相似,口語里至今保留著豐富的入聲字,你隨便找一個當地識字的人讀一遍赤壁懷古它都是押韻的,可謂是研究中原古音的最佳地區。

赤壁懷古的韻腳與閩粵贛三省交匯處的客家話是完全押韻的,而且韻腳都是入聲字,讀起來抑揚頓挫,充滿激情,典型的是「物」讀[wei],「壁」讀[biei],「雪」讀[shiei],「發」讀[fei],「月」讀[nvei]......,記得余光中在央視紀錄片《蘇東坡》里用的就是閩西客家話朗讀了《赤壁懷古》, 等於正面肯定了該詞是完全押韻的。

同樣下面這些李白的詩在當地也是完全押韻的:

獨漉水中泥,水濁不見月。

不見月尚可,水深行人沒(贛南粵北客家話讀mei入聲,消失,沒了的意思,比如「孔明燈放沒了」,就是「孔明燈一去無回」的意思,這個字用於罵人時就是斷子絕孫的意思,比如被罵「沒人種」這個「沒」讀mei入聲,發聲鏗鏘有力,力度爆發頓挫,可以讓罵人的人非常解恨{捂臉 ?♀?})。 (李白【獨漉篇】樂府)

蓬萊文章建安骨(贛南粵北客家話讀guei入聲),中間小謝又清發(贛南粵北客家話讀fei入聲)。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七言古詩)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贛南粵北客家話讀mei入聲)。

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玉階怨】 五言樂府)

蟾蜍薄太清。蝕此瑤台月。

圓光虧中天。金魄遂淪沒。(李白【古風其二】 五古)

蓐收肅金氣。西陸弦海月。

秋蟬號階軒。感物憂不歇。

良辰竟何許。大運有淪忽。

天寒悲風生。夜久眾星沒。

惻惻不忍言。哀歌逮明發。(李白【古風其三十二】五古)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李白【古風其三十八】 五古)

妾本崇台女,揚蛾入丹闕。

自倚顏如花,寧知有凋歇。

一辭玉階下,去若朝雲沒。

每憶邯鄲城,深宮夢秋月。

君王不可見,惆悵至明發。(李白【邯鄲才人嫁為斯養卒婦】樂府)

東家西舍同時發,北去南來不逾月。

未知行李游何方,作個音書能斷絕。(李白【江夏行】雜言)

平水韻:六月(仄)入聲:在上述地區是完全押韻的。韻母幾乎全都是ei.

月骨發闕越謁沒伐罰卒竭窟笏鉞歇突忽襪曰汨閥筏鶻紇厥蹶蕨歿橛掘核蠍勃渤悖孛揭碣粵樾鱖脖餑鵓捽猝惚兀訥羯凸咄矻

中古音保留比較完好的客家話考察路線建議:贛南的贛州信豐地區,粵北廣東南雄始興市縣以及閩西與贛南接壤地區。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