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首長交接大日,部分內閣再度換血,看在產業界眼裡似行雲流水,看不到期待中政經發展的遠景。尤其是兩岸關係仍停滯不前,重創中的臺灣產業,如熱鍋上的螞蟻,已焦躁不安。

兩岸產業交流合作近年逐漸停滯後,臺灣的訂單似出現變化,雖其與業者經營策略佈局有關,但兩岸關係不睦迄今,確令人憂心。

海基會祕書長說,兩岸關係「誠意不變、善意不變」,海基會負責民間交流活動,是釋出善意的單位,將努力提供更好的服務,創造交流機會,營造兩岸友善的協商空間。不過,對產業界而言,兩岸交流絕非一廂情願。

大陸阻礙我國加入國際相關組織不變,相對於過去曾經參與的國際組織,也可能產生變數,產業與大陸的交流處於低調,大陸對來臺的參訪活動,更日趨嚴謹。

兩岸產業數年的演變下實已趨近融合,對於兩岸政策的轉變,仍希望政府有新的因應模式,但截至目前,需政府主導的事務不見實際行動,加上中美貿易關稅開打,也未見給予產業具體應變措施。

這次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就臺海關係發展交換意見時強調,目前兩岸關係複雜嚴峻,民眾頗多憂慮,而連戰則提到南北韓都能坐下來談,兩岸更應要和平發展。這番話或充斥濃鬱的政治味,但未嘗不是現階段兩岸的現實寫照?

兩岸關係不見進展,包括臺灣「新南向政策」試圖拓展新經濟版圖來取代大陸市場,但別忘了,現在多數的東協與南亞國家,和中國大陸已維繫的關係有增無減,產業憂的是,南向發展多的是產業多年前已自行進駐打下的基礎,現在的南向多見紙上談兵,產業努力打拚之餘,只能暗自叫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