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消費理念,也在不斷的轉變。有需求自然會有市場,出現了很多新興的品牌,與此相對的,也有很多熱銷的品牌,逐漸被市場邊緣化,直至淘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各行各業的企業,都時刻面臨着機遇和挑戰。

  日化類產品是現在競爭最爲激烈的產品之一,山西老字號奇強,經歷破產清算,被山西焦煤收入囊中。日化行業的王者寶潔,收入連續大跌,宣佈從巴黎泛歐交易所退市。如今,日化行業的新興品牌,被戲稱爲“百億網紅民企”的洛娃,深陷債券違約的危機,甚至還出現了賬目資金有41億,卻還不起3億的“財務造假”資訊。

  2018年12月6日,洛娃的債務危機,已經被官方公佈出來。由於未能籌集到期償付資金,所以,不能按期足額償付短期融資券“17洛娃科技CP001”本金3億元。不過,根據公告顯示,洛娃償還了債券的利息2250萬,預計於2018年12月20日之前,償還本金3億元。想象很美好,但是,現實卻很殘酷。截止2018年12月20日,洛娃集團依然沒有籌集到資金,償還短期融資券,還由於觸發交叉違約條款,債務瞬間達到近60億。

  簡單的說,洛娃償還了3億本金,完全可以減輕後續的交叉違約調控。而根據洛娃2018年的三季度報數據,洛娃的賬目的流動資金有41億。其中,未受限資金28億。也就是說,洛娃的賬目資金,完全能夠負擔得起3億的債務,還清短期融資券的本金,還能有剩餘。但是,洛娃卻表示“未能籌集到期償付資金”,所以,遭到了廣大網友的質疑。

  畢竟,洛娃的賬目上,真的有41億流動資金,那麼,很容易就就能償還上。如今,還不上,實在是說不過去。而洛娃的賬面真的沒有錢,賬面資金只是爲了數據好看,則是很有可能存在的一種說法。不僅喫瓜羣衆對於洛娃的資金產生懷疑,就連投資人都懷疑洛娃集團的“高存高債”,可能真的是“財務造假”。

  對於洛娃集團的賬面資金,擁有大量的資金,卻不能支付短期債務。洛娃集團方面曾表示是由於2018年6月和9月,洛娃引入了戰略投資者和銀行批覆的貸款,完全能夠償還債務。不過,由於談妥的投資者抽離了資金和銀行貸款遇到挫折。所以,洛娃集團的賬面資金,已經沒有那麼豐厚了。所以,面對2018年12月6日的短期債務,洛娃集團沒有錢進行償還。

  屋漏偏逢連夜雨,2月28日,寧波銀行發佈了一則公告,表示和洛娃集團沒有按期足額償付“16洛娃科技PPN001”的債券。而這份債券的截止時間是2019年2月25日,顯然,洛娃集團又陷入了債券違約的困境。或許是由於企業的發展,往往是連貫性的。一旦資金出現問題,那麼,很容易引發多米諾骨牌反應,不斷的爆發出新的問題。洛娃集團接連爆發的債券違約,都是如此。一旦商譽有所影響,那麼會加大融資的難度。

  3月28日,有消息指出洛娃集團的董事長鬍克勤,將卸任呼倫貝爾雙娃牧場有限公司的職位,並且不再擔任子公司的法人代表。企業的法人變更,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事實上,洛娃集團想要扭虧爲盈,還是需要從本質出發,用產品打開市場。

  在超市中的日化產品區域,總是排的滿滿當當,方便人們進行購物。但是,對於日化企業來說,產品種類多元化,想要吸引消費者的購買力,難度也隨之加大。爲了吸引消費者,企業除了自身產品過硬,營銷手段也不可避免。一旦銷量銳減,超過企業的收益,那麼,企業運營自然會受到影響。洛娃的產品佔有率比較高,就算資金鍊出現問題,依然會吸引大量的投資者。反之,洛娃的產品,核心競爭力不強,那麼,很難吸引到投資。

  其次,洛娃集團的資金問題,主要是由於過度擴張,尤其是海外市場的擴張進程,新增子公司11家,收購了美國攀柔莎、法國夏特拉爾等股權。可以說,大手筆的買買買,限制住了洛娃的現金流。洛娃集團想要還清債務,其實也很簡單。賣掉部分負擔過重的產業,不僅能回籠資金償還債務,還能更有效的提升企業管理。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將你的觀點,分享在評論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