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中的武器彈藥是什麼水平?作戰指揮體系是什麼水平?

作戰指揮,參謀長聯席會議可以直接對前線步兵下命令,基本普及衛星電話。

戰場情況態勢各級指揮中心都可以共享。

作戰武器,大量精確制導武器,隱身攻擊機,全波段無線電幹擾。轟炸機從本土直接發動打擊。

其他國家達到這個水平的還沒有。

指揮後勤支援體系,空中預警機,加油機,戰場搜索救援直升機。大部分國家達不到。

地面陸軍,和空中近距離支援實時聯絡。部隊機動除了裝甲部隊,還有空中突擊師。搭乘直升機躍進,武裝直升機提供伴隨火力支援。

這個也沒有幾個國家能達到。

上述武器裝備有些國家只能達到一部分,沒有美軍這麼全面。至於戰場指揮,由於缺乏衛星通信系統,更是談不上了。

很多國家如英法即使在武器硬體上接近美國,也是規模比較小。在軟體上根本沒有可能接近美國的水平。因為北約的指揮體系本質上就是美國的體系。離開美國,寸步難行。

俄羅斯在硬體上已經很和美國有了明顯差距。俄羅斯的陸海空軍都在喫老本。唯一有更新的是導彈核潛艇部隊和洲際彈道導彈。俄羅斯轟炸機也具有洲際打擊能力。

中國的硬體還達不到,軟體差距更大。

不過中國目前是軍隊最接近美軍的國家。而且基礎條件好,比俄羅斯強,發展勢頭良好。如果俄羅斯是美國的一半,中國就是60%。英法就是40%。

以色列在自己的主要領域和美軍接近,至少達到7、80%。


俄羅斯和法國都能達到這個水平。1990年海灣戰爭時的技術特徵主要是:信息化和精確打擊,還有遠程打擊。

美國在海灣戰爭中,展示了信息化作戰的能力

1990年海灣戰爭,改變了以往的作戰模式。首先是美軍在隱形戰機的掩護下摧毀伊拉克的指揮所和雷達,讓伊拉克軍隊變成瞎子和聾子;隨後美軍進行空中和海上的雙重打擊,最後美國陸軍直接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美軍

美國的這種打法,讓伊拉克的144萬大軍成了擺設。美軍輕而易舉的就摧毀了伊拉克軍隊的抵抗意志,伊拉克共和國衛隊也根本不是美國裝甲部隊的對手。伊拉克從當初的世界第四陸軍強國,被打回了原形。

俄羅斯和法國還是有比較接近的水平的

俄羅斯和法國的軍事作戰能力還是比較有水準的。2015年俄軍打擊敘利亞極端組織,從俄羅斯本土起飛大型轟炸機,轟炸完之後再返回。俄軍在敘利亞作戰三年,戰鬥能力都是比較可靠的。

法國戴高樂航母

除了俄羅斯之外,法國在2011年率先出兵利比亞,打擊卡扎菲。當時美國沒有出兵,法國是作為主力,法國利用戴高樂號航母攜帶的戰機,對利比亞先進行空中打擊,摧毀利比亞的裝甲部隊後,再幫助反對派推進。

只能說技術上比較接近,整體上和美軍是有差距的

不管俄羅斯還是法國,在整體實力上和美軍在1990年的水平都是有差距的。因為在1990年代,美軍已經擁有10多個航母戰鬥羣,而且在全球擁有各種軍事基地。俄羅斯和法國的力量無論如何是達不到那種程度的,這是本質上的差別。

敘利亞俄軍

但是在技術難度上,俄羅斯和法國是可以單獨發動一場縮小規模的海灣戰爭。俄羅斯和法國都可以利用空中力量摧毀對方的指揮系統和雷達系統,然後大規模空襲摧毀抵抗力量,這都是經過實戰檢驗的。


首先,海灣戰爭發生前很長一段,美軍就已經做好了相關準備部署,人員調整,參透敵人。如果是即時既戰,美軍也是搞不出這樣規模的高科技打擊的。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戰前有時間部署調整,打出這樣科技水平的國家還是有想當一部分的,中,俄,日等都可以打出這樣的水平,甚至印度都可以。一場高科技戰爭是需要提前準備的,不像二戰那樣拿起槍就打。


我覺得這樣對比不對,還需要考慮對手是誰。鳩摩智可以打趴慕容復,更別說丐幫那羣白長老那些白癡們是不是也覺得像美國打伊拉克?碰到喬峯呢,他都發揮不出來。


1990年的海灣戰爭,可以說;美國人給全世界人上了一堂「現代戰爭課」,而此「一課」對於以後全世界現代戰爭的理念和思想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換句話說;海灣戰爭開創了全新的「戰法」,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戰爭格局。海灣戰爭猶如一聲巨響的「春雷」,喚醒了世人,「哇!戰爭原來還可以這麼打呀!」 1、戰爭準備:1990年8月2日凌晨,20萬伊拉克大軍、2000輛坦克,在薩達姆總統的指揮下,越過邊境線,攻入鄰居小國科威特,並在下午2時,成功佔領了科威特全境,至此,科威特已經成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8月2日夜裡,聯合國安理會以14票贊成0票反對,通過了《安理會第660號》決議,譴責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的行徑,要求伊拉克必須從科威特撤軍。8月3日凌晨,美國總統布希發表電視講話「譴責伊拉克的侵略暴行」,到1990年的9月23日止,安理會一共通過了「11次決議」內容都是譴責伊拉克侵略科威特,敦促伊拉克於1991年1月15日前,必須撤出科威特。然而,狂妄的薩達姆一意孤行,拒絕了安理會所有《決議》、拒絕了美國等所有國家的警告、拒絕了多個國家的友好斡旋。一場戰爭不可避免!從1990年9月底,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海灣地區開始集結武裝力量,到1990年年底,在2個月時間裡,「聯軍」在海灣地區就集結了近60萬大軍,其中,美國就有50萬。截止到1991年1月15日,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海灣地區集結了陸軍70萬、坦克3700輛裝、甲車5600輛、戰鬥機1700架、隱形戰機60架、戰略轟炸機40架、戰艦247艘、其中航母9艘。包括「C~5戰略運輸機」在內的大型運輸機共計飛行了300架次,大型運輸船出動了50艘,在兩個月中,向海灣地區的「戰區前沿基地」,共計運送了1200萬噸戰備物資。至此,對伊開戰的所有準備就緒。從美國的戰爭準備到大軍集結,僅僅60天,美國在萬裏之外的海灣地區就集結了50萬大軍,平均每天1萬人,每天20萬噸物資運抵前線。回望30年後的今天,縱觀全世界各國軍隊,誰有這個投送能力?

2、戰爭開始:1991年1月16日凌晨2點,以美國為首的的聯軍對伊拉克開戰。戰爭開始,在波斯灣和地中海部署的美軍戰艦發射數十枚「戰斧」式巡航導彈,向伊拉克多個軍事目標發起攻擊,使伊軍的指揮及通訊系統遭到了毀滅性打擊,與此同時,在伊拉克周邊的多個基地起飛的大批美軍「電子戰飛機」,對伊拉克的所有軍用和民用通訊設施、防空雷達設施和軍用指揮系統進行大規模「電磁幹擾」覆蓋,基本上癱瘓了伊拉克軍隊的所有指揮和通訊系統,然後,美軍出動了大批「F~117隱形」戰機,對於伊拉克敏感的防空導彈系統、防空高炮陣地發起了定點清除,然後,數架B~52戰略轟炸機在F~15/F~16的掩護下,對於伊拉克在科威特和本土的所有軍事力量、軍事設施,進行了「地毯式」轟炸,到1991年的2月23日,在37天的空襲中,美軍平均每天出動2000架次飛機,對伊拉克及伊拉克在科威特的軍事力量進行空中打擊,據統計,在美國為首的的聯軍沒有出動一兵一卒的地面部隊的情況下,(說白了,伊拉克軍隊還沒有看到美軍模樣呢),通過遠程導彈打擊結合空中打擊,就是伊拉克軍隊損失了近2000輛坦克、300餘架飛機、1000餘輛坦克和2000門火炮,而此時,基本上伊拉克軍只剩下了手中的輕武器。1991年2月23日,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拒絕了蘇聯從中「調停」的伊軍的「撤軍幾劃」,2月24日,美軍出動地面部隊,對於殘存在科威特的伊拉克軍隊進行打擊,通過不到90個小時,幾乎是「一邊倒」的戰鬥,美軍出動擊潰了伊拉克軍隊,1991年2月26日,薩達姆接受安理會《第660號決議》,從科威特撤軍。

3、戰爭總結:從1991年1月16日戰爭開始,到1991年2月26日,薩達姆宣佈從科威特撤軍,「第一次海灣戰爭」結束,總共歷時40天。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共計對伊軍攻擊起飛戰機8萬架次、投彈9萬噸、發射「戰斧式」巡航導彈300枚,地面部隊40萬、坦克3000輛。共計摧毀伊拉克軍隊:飛機234架、坦克3847輛、火炮2917門、裝甲車1450輛,打死伊軍2.5萬人,打傷6.5萬人、俘獲伊軍8.6萬人。而美軍傷697人、死223人,損失飛機43架、坦克35輛

從戰爭總結上看,幾乎是「一邊倒」。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伊拉克,在美國現代化武器裝備目前不堪一擊,伊拉克傳統的「老舊戰爭理念」在美國的「現代戰爭理念」面前一文不值。

「信息戰」、「電子戰」、「遠程打擊」和「空中打擊」等戰法第一次出現在戰爭中,「不接觸」式打擊,可以令他國屈服。

總之,海灣戰爭顛覆了傳統戰爭,確實給全世界上了一課!

就現在看來,可以說,具備海灣戰爭期間美國水平的國家也寥寥無幾!從遠處投送能力到海外基地、從現代化的戰爭理念到裝備水平、從一呼百應的盟友到經濟條件,直到現在,有幾個國家可敵?


只有中俄能達到,俄羅斯最讓人驚悚的是:突然性,南聯盟戰爭期間,突然空降部隊,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北約都沒準備。


戰略投送能力只有美國

中國必須靠民用海運

技術上中國甩90年黴菌3條街


沒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後勤保障,信息化水平都達不到。


如果是海灣戰爭之前幾年的話,蘇聯可以甚至超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