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題主的問題,聊一聊觀音為何首先選中沙悟凈作為取經人保鏢的。

觀音接到了佛祖的任務,去東土大唐尋個取經人來西天取經,除了袈裟和禪杖外,又得到金三個箍以及金、緊、禁三個咒,用來降伏几個妖怪給取經人當保鏢。

都知道後來,觀音把緊箍咒給了唐僧用來收拾孫悟空,金箍咒和禁箍咒自己留著了,收拾了黑熊精和紅孩兒為自己所用。

言歸正傳,觀音從大雷音寺出來,並沒有瞬移到長安去找取經人,而是帶著惠岸行者(木吒)慢悠悠的勘察地形和路線,看看路的難走程度,都有哪些妖魔……好做好摸底。

到了流沙河發現問題了,這流沙河壓根不是普通人能過的。

原文:

師徒二人正走間,忽然見弱水三千,乃是流沙河界。菩薩道:「徒弟呀,此處卻是難行。取經人濁骨凡胎,如何得渡?」惠岸道:「師父,你看河有多遠?」那菩薩停立雲步看時,只見東連沙磧,西抵諸番,南達烏戈,北通韃靼。徑過有八百里遙,上下有千萬裏遠。水流一似地翻身,浪滾卻如山聳背。洋洋浩浩,漠漠茫茫,十里遙聞萬丈洪。仙槎難到此,蓮葉莫能浮。衰草斜陽流曲浦,黃雲影日暗長堤。那裡得客商來往?何曾有漁叟依棲?平沙無雁落,遠岸有猿啼。只是紅蓼花蘩知景色,白香細任依依。

先不考慮有沒有妖怪,光是這流沙河本身,取經人就過不去。

正苦惱著呢,沙和尚就從水裡殺出來了,要襲擊觀音,木吒上前和他大戰了一番。

菩薩見此妖功力不凡啊(可以打怪),又是流沙河的地頭蛇(渡河沒問題),之後又瞭解到他不是妖魔出身,原本是天庭的捲簾大將(身世還不錯),犯錯罰下界每七天都要受飛劍穿心之苦(別無選擇),給取經人保駕護航簡直是最好出路。

觀音又許下官復原職的好處(觀音說謊了,沒兌現承諾),沙和尚想都不想就答應了。

讓喫了九次唐僧肉(前世)的沙和尚保護唐僧取經,也是絕了。

總結起來,首先收沙和尚的原因:

1.行動路線,先遇到了。

2.通天河是個比較難的關卡,沙和尚能幫助過河。

3.沙僧戰鬥力足夠,且身世較清白(不是純粹妖魔,原本是天神)。

4.沙和尚正在受著嚴厲懲罰,若能參與取經,忠誠度一定高。

5.可能佛祖早有算計安排

歡迎關注,一起聊聊不一樣的《西遊記》


我是劉忙觀點,致力於傳統文化傳播。

我一直認為,《西遊記》是一部關於佛法修行的著作,而不是神魔小說,更不是政治小說,所以用世俗的功利得失看西遊記是看不懂的。

《西遊記》的幾個主要角色,唐僧代表本體,孫悟空代表意識,豬八戒代表慾望,而沙僧代表毫無主見的情緒,這種情緒,表現在我們身上有七種:喜、怒、哀、懼、愛、惡、欲。

作者安排觀音菩薩降伏沙悟凈,其實就是要告訴我們,修行的第一步是要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注意,是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是消滅情緒,情緒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必須的東西,比如因為有了恐懼這種情緒,我們才學會了與大自然鬥爭,學會了與人為善。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以為沒有情緒、圓滑世故叫成熟,其實那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就好比沒有成熟就落到地上的果子,看似成熟了,實際上是被蟲子咬了,爛了。

那《西遊記》告訴我們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了嗎?告訴了。

第一就是要信佛。《華嚴經》上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一切的成就都從信來。相信自己根本的智慧,心不雜亂,不可破壞,沒有染濁,常時如是念。信心是入門的根本。

第二、我們要明白《西遊記》裏的一些術語。流沙河被形容: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但就是這個連鵝毛都能沉底的流沙河,確能浮起七個修行人的骷髏?有沒人想過這是為什麼?沙僧的頭髮為什麼是紅色的?號稱不朽的琉璃杯為什麼還會碎掉?對紅塵產生厭離感,我們離修行就更近了一步,但在修行過程中還需要佛力、僧力的加持。

第三、《西遊記》還告訴了我們一些修行的法門,比如捲簾大將這個名號就是一個法門,你可以自己參一參。另外,書中還有一些詩也在啟迪我們,比如:

五行匹配合天真,認得從前舊主人。

煉己立基為妙用,辨明邪正見原因。

更多關於《西遊記》的領悟,以後再和大家分享。


從路程看,觀音是離流沙河更近一些,所以先找的沙和尚


觀音走路的方向,第一個就遇到沙悟凈。不是安排,這是走路的方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