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不换是中药三七的别名,形容三七的重要性。

欢迎关注商筋动骨头条号,每日热心答题,分享骨病专业知识!

是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

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 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形态特征

三七

三七又称田七属于同种多年生草本

三七和田七只是叫法不同而以,它原属于同种只是不同的称谓人参三七多年生草本,高达30~60厘米。根茎短,具有老茎残留痕迹;根粗壮肉质,倒圆锥形或短圆柱形,长约2~5厘米,直径约1~3厘米,有数条支根,外皮黄绿色至棕黄色。茎直立,近于圆柱形;光滑无毛,绿色或带多数紫色细纵条纹。掌状复叶,3~4枚轮生于茎端;叶柄细长,表面无毛;小叶3~7枚;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约5~14厘米,宽2~5厘米,中央数片较大,最下2片最小,先端长尖,基部近圆形或两侧不相称,边缘有细锯齿,齿端偶具小刺毛,表面沿脉有细刺毛,有时两面均近于无毛;具小叶柄。总花梗从茎端叶柄中央抽出,直立,长20~30厘米;伞形花序单独顶生,直径约3厘米;花多数,两性,有时单性花和两性花共存;小花梗细短,基部具有鳞片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通常5齿裂;花瓣5,长圆状卵形,先端尖,黄绿色;雄蕊5,花药椭圆形,药背著生,内向纵裂,花丝线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枚,基部合生,花盘平坦或微凹。核果浆果状,近于肾形,长约6~9毫米;嫩时绿色.熟时红色。种子1~3颗,球形,种皮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栽培或野生于山坡林阴下。主要栽培于云南、广西;四川、湖北、江西等地有野生。
药用价值三七三七分为 三七花、三七头(三七粉)、三七根 这三类都是三七中药用价值极高的。
  1. 三七花:每年6~8月份采摘,是整珠三七中药用价值最高的三七皂疳含量最高含量高达13%以上,当然年份越长的三七越好,如三年花,四年花等主要用于降血压、降血脂。
  2. 三七粉:三七的头磨成的粉,药用价值紧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3. 三七头:三七的根头部,药用价值紧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4. 三七根:植于三七土部,味苦涩,性凉。功用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

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三七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能促进各类血细胞分裂生长、增加数目,具有显著补血功效;具有活血化瘀、去瘀生新的明显疗效。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实验表明:三七在明显扩张血管、减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增加营养性心肌血流量的同时,能降低动脉压,略减心率,使心脏工作量减低,从而明显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可治疗心肌缺血、心绞痛及休克。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三七地上部份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表现为镇静、安定与改善睡眠等功用;地下部分能兴奋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和体力,表现出抗疲劳性;其各个部分均有利于增强记忆能力,并有明显镇痛作用。抗炎症作用三七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抗炎功效。三七对免疫系统的功用

三七总皂苷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提高外围血中白细胞总数,减少白细胞的移动指数,三七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三七的抗肿瘤作用

三七中含有三七皂苷、β-榄香烯、微量元素硒等抗癌活性物质;三七皂苷Rh1对培养的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三七皂苷Rh2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并能诱导癌细胞逆转成非癌细胞。抗氧化,延缓抗衰老作用能明显提高脑组织及血液中的SOD的活性,显著降低脑组织和血液中的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具有抗衰老作用。对物质代谢的影响三七皂苷对血糖的影响取决于机体血糖水平,可升高或降低血糖,具有双向平衡调节血糖的作用。能影响血脂代谢,降低血脂水平,特别是三酸甘油酯含量明显降低。三七可促进肝、肾、睾丸及血清中的蛋白质合成,对各器官组织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具有促进作用。三七的其他作用及临床情况
  1. 以三七注射液治疗久治不愈的血瘀型慢型肝炎病人,疗效显著,转氨酶全部恢复正常。
  2. 以三七甲醇提取物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疗效明显。
  3. 三七提取物可增强机体的抗辐射能力,减轻辐射对造血系统的损害。
  4. 三七制剂子宫平滑肌以及人的离体圆韧带有兴奋作用,三七制剂可治疗子宫脱垂、输卵管阻塞等症。
  5. 三七总皂苷注射液对脑血管病后遗症,特别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较好,表现为头晕、头痛、共济失调、语言障碍等症状有明显改善。

性味

甘微苦,温。

  • 《纲目》:甘微苦,温,无毒。
  • 《本草汇言》:味甘微苦,性平,无毒。

归经入肝、胃、大肠经。

  • 《本草汇言》:入阳明、厥阴经。
  • 《本草求真》:入肝、胃,兼入心、大肠。
  • 《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