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歷史特約作者:Amber)

  【1815年4月1日】俾斯麥小傳:與同學決鬥27次,塑造了德國的“鐵血宰相”

  【決鬥27次的大學生】

  1815年4月1日,俾斯麥出生在普魯士小鎮的一個容克貴族家庭。他8歲進入小學,教師評價:"性格開朗奔放"。11歲時,學校評價:"該生必須剋制好發怒的習氣"。

  12歲,他進入中學,學會了英語、法語、俄語、波蘭語、荷蘭語,簡直是個語言天才。17歲,他考入著名的哥廷根大學。他參加了漢諾威學生軍團,經常腰間佩劍,牽着一隻大狼狗,曾與同學決鬥27次。

  (1836年21歲的俾斯麥)

  【進入政壇的大使】

  大學畢業後,他當過一段時間律師,後轉入政壇。1847年(33歲),俾斯麥擔任河堤監督官,後當選爲國會議員。

  (1847年的俾斯麥)

  1851年(36歲),俾斯麥出駐法蘭克福邦聯會議的普魯士代表。1857年(43歲),被任命爲駐俄大使。

  這時的德意志邦聯,自1815年成立以來,其實是由無數邦國組成的鬆散聯盟。各邦國保持完全的主權,並且深受鄰國的影響,常存分裂之心。普魯士一直希望能夠統一德意志,打造成一個工業強國!

  (統一前的德國)

  【想要統一的鐵血宰相】

  1862年,俾斯麥回到柏林,威廉一世任命他爲首相兼外交大臣。

  俾斯麥對議會說道:“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議論和投票能夠解決的,有時候不可避免的,要用鐵和血來解決!”從此,俾斯麥被冠上了“鐵血宰相”的稱號。

  威廉一世對俾斯麥說:“我很清楚結局,他們會在我的窗前砍下你的頭,然後再砍下朕的頭。”俾斯麥回答說:“反正要死,爲何不死得體面一些?……死在絞架上,或死在戰場上,兩者沒有區別……必須抗爭到底!”

  (1862年,當上首相的俾斯麥)

  【統一德國的三次戰爭】

  丹麥位於德意志的北邊,與普魯士有領土糾紛。

  1864年,俾斯麥聯合奧地利,發動了普丹戰爭。丹麥戰敗,放棄了北方的兩塊地盤。普魯士和奧地利各得其一。不過,奧地利所得的地盤略小,而且被普魯士完全包圍。

  奧地利很快就因此不滿。1866年,俾斯麥聯合法國、意大利,對奧地利宣戰,普奧戰爭爆發。

  1866年7月3日,29萬人的普魯士軍隊,與23萬人的奧地利軍隊,在薩多瓦大戰,最後奧地利戰敗。奧地利被迫放棄在德意志的領導權。

  (德國統一的三大功臣:俾斯麥、羅恩、毛奇)

  1870年,在俾斯麥的有意挑動下,法國向德國宣戰。拿破崙三世吹噓說,這是一次“到柏林的軍事散步”。然而,9月2日,普魯士在色當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生俘了拿破崙三世。法國放棄了對德意志南方邦國的控制。

  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國成立!現代意義統一的德國誕生了!

  (威廉一世在凡爾賽登基,中間白衣爲俾斯麥)

  【德國忠實的僕人】

  統一德國後,俾斯麥大力推動經濟發展,不再有對外戰爭,不再“鐵血”,更多是採取外交手段,跟各國結盟。

  1888年(73歲),29歲的威廉二世繼位。年輕氣盛的少年皇帝不甘受制於俾斯麥,雙方產生矛盾。1890年(75歲),俾斯麥提交辭呈,正式下野,結束了長達30年的執政。

  (威廉二世和俾斯麥)

  1898年7月30日,這位名震天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悄然離世,享年83歲。他去世後,德國迅速走向“鐵血”的軍國主義,最終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俾斯麥葬於自家墓園,墓碑上寫着:“威廉一世皇帝的忠實的德國僕人。”

  (老年俾斯麥)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287篇作品,營員“Amber”的第9篇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