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口訣是中國古代籌算中進行乘法、除法、開方等運算的基本計算規則,沿用至今已有兩千多年。古時的乘法口訣,是自上而下,從"九九八十一"開始,至"一一如一"止,與現在使用的順序相反,因此古人用乘法口訣開始的兩個字"九九"作為此口訣的名稱。

九九乘法表的發明者沒有具體記載了,但先秦時期《管子》中提到這個口訣由「宓戲」所作,而三國時代數學家劉徽在《九章算術》中的說法則是:「昔在包犧氏,作九九之術。」宓戲、包犧即伏羲氏,都是指黃帝時期的神話人物。

  神話歸神話,回到現實,關於九九乘法表最著名記載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漢代韓晏的《韓詩外傳》 卷三中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當年齊桓公專門設立了一個會館來召集各種牛人,可是過了很久都沒有人來應徵。一年後好不容易來了一個人,這位仁兄竟然進獻了他的見面禮——九九乘法表!齊桓公和在場的其他人都覺得好笑,這也好拿來當見面禮?(側面印證那時九九乘法表已被大眾所熟知。)

  於是這個人解釋:「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猶禮之,況賢於九九者乎!」如果你連我這個懂九九表的人都接納了,你還怕更有才能的人不來嗎?齊桓公覺得有道理,就接納了他。果然這之後會館就門庭若市了。

  不過那個時候「九九乘法表」的學名叫做「九九歌訣」,只有36句,沒有跟一相關的乘法,慢慢的,戰國初期到漢朝,才逐漸加入了「一九得九,一八得八……一一得一」這一串,變成了我們今天常用的45句九九乘法表。

  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書籍,如先秦時期的《荀子》以及之後的《呂氏春秋》、《孫子算經》等書都有九九歌訣的記載。

  和今天不一樣的是,那個時候的九九歌謠是一直反著來的,也就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背,真正的「倒背如流」,所以這個口訣以「九九」命名。到了宋元時期,九九乘法表才逐漸變成了今天從小到大這樣順序。

  這還沒完,精益求精的古代人還不滿意,又把九九歌訣豐富了一下,從45句變成了81句——從1~9和1~9彼此相乘,這個時期大約是十三、十四世紀的時候。為了便於記憶,後人又經過刪改,最終演變成了我們現在常用的45句「九九乘法表」。

乘法口訣表除了按時間順序縱向發展,今年來,也逐漸走出國門,橫向發展。以數學不好而著稱的英國人在2015年3月引進了九九乘法表,然而因語言不同導致口訣變長,背誦較難,《一課一練》英國版中可能改為"12×12乘法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