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社的活动除了平时放学后在中正堂和国乐社遥遥相望的炭笔素描练习、和周六下午美术老师会在的正式活动外,重头戏便是假日的户外写生。
不知又是哪位天才学长姐发明的好主意,让画画这件百无聊赖的事藏在玩耍当中。假日写生便成为一项寓乡土教学、田野调查、美食品尝、暧昧把妹、又能陶养艺术的高尚活动。
不论是为了哪个原因才参加,三年来的高出席率让我留下一叠裱起来也不好看、垫火锅又不卫生,又是一堆介于垃圾与宝物之间的画作。

这间不知该叫民主纪念馆还是中正庙的所在,是入社第一次参加活动去的地方,时间是1985年10月,应该是和纪念老蒋有关的写生比赛,那时候两厅院还没开幕,左边是电信局的大楼。那次学长说画画不要用白色,那雄狮和牛顿都出白水彩是怎么回事?

淡水一直是写生热门场地,从台北车站后站搭淡水线火车去,谷同学会在士林上车,倒是北投陈同学会跑来台北集合。画画地点是渡船头附近,这几棵长胡须的大榕树此后不知又去画了几次。后方的破木屋原来是古迹,现在是游客中心,前面河畔还加了栏杆(11/3)

记忆稀疏的植物园(11/17)

关渡宫上方,风很大,去的人很少,邱同学汪同学都没来,倒是邱同学喜欢的张同学来了(11/24)

芝山公园的树林,后来才知道,树林真的很难画(12/1)

新公园的亭子,这次我又知道,难画的不只是树林(12/22)

高一上的画不只这些,都差不多的初学者程度,画的实在很逊,但越来越喜欢坐在地上吹风日晒的感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