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俞敏洪能夠成就商業帝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點進行分析。

1,人品

我們知道,在創業的過程中,一個人的人品,可以決定一個企業的生存,尤其是領導人的人品。

俞敏洪從小生活在農村,雖然從小沒有受到很好的學校資源,那個時候在農村,基本上家長們都沒有很好的學歷,不知道怎麼樣去很好的教育孩子,但是家長們總會去教育孩子,要做好人,不做壞人!

這種淳樸的思想會直接在孩子心裡生根發芽,也就是從小這種思想就已經影響了孩子幼小的心靈。

所以俞敏洪從小就養成了要善待別人這種最淳樸的思想。

這也就是現在為什麼俞敏洪的人緣這麼好!

曾經看過一個新聞,說是新東方在上市以後,受到了最嚴重的信任危機,公司賬務一落千丈,俞敏洪開始向他的朋友,各位商界領袖們去求助。

各位商界領袖,就問俞敏洪一句話,到底做沒有!

俞敏洪斬釘截鐵的說沒有!

他的各位商界朋友,沒有多問,直接把款打到了俞敏洪的賬戶上,讓新東方度過了這一劫!

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俞敏洪的人品幫他渡過了這一難。

2,學識

我們知道俞敏洪是北大畢業的,雖然考了三次,但是他依然是北大畢業的。

在他那個年代,考出一個大學生都不容易了,更何況她考上了北大,當時考上北大,已經相當於是進入了精英圈。

清華北大在當時是中國最好的教育資源,俞敏洪雖然在北大休學一年,但是他依然完成了他的大學課程,最後留校工作。

學習加工作的經歷,為他將來創業培訓學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堅實的英語功底加上北大的學歷,可以說是,他創業初期最重要的基礎。

3,勤奮

俞敏洪在創業初期是非常勤奮的,被北大開除之後,他進了幾家培訓機構,種種原因,他自己創業。

創業初期,沒有好的教室,沒有好的招生團隊,他就跟夫人兩個人一塊去招生。

這裡面有一個小插曲,就是他們夫妻兩個去招生的時候,他們拿了一張空白的招生表格,但是很多的培訓者對他們持懷疑態度,沒有一個人報名,俞敏洪很著急,然後就想了一個歪招,他就在這張表格上面,編造了13個報名的人,讓後來報名的人感覺到已經有人報名了,就這樣,初期招了幾個人,但是據俞敏洪最後回憶說,有幾個人報名的,最後對他們還是不信任,還是把錢退了。

我們看過中國合夥人這一部電影,裡面成東青的原型就是俞敏洪,拿著一個桶去北大刷傳單,其實當時俞敏洪就是這樣做的,每天就是這樣子不停的刷,很勤奮。再加上俞敏洪過硬的教學,慢慢的有了第1批學生,他每天上課基本上都是10個小時以上。

4,人脈

我們知道俞敏洪是北大畢業,他算是他們班成績最不好的那一小波,但是俞敏洪的人品特別好,很多同學願意跟他打交道,像徐小平等等,這就無形之中已經建立了精英圈的人脈,以至於到最後,新東方不斷擴大,俞敏洪需要人才的時候,把這些人請回來,這些人二話不說,就跟著俞敏洪幹了。

所以說,簡略的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俞敏洪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俞老闆將學生從學校拉到校外,也就是將錢賺了!


校外培訓機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