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第七篇《軍爭》的主要原則

《軍爭》篇是《孫子兵法》的第七篇,主要論述了後發先至,這樣就能以逸待勞,戰勝敵人。後發先至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使用利和害來拖慢敵人,使敵人晚到;一種是自己權衡輜重和速度,儘可能早到和多到士兵。全篇分為六章,第一章講用兵之難在於軍爭,軍爭之難在於以迂為直,以患為利。第二章講後發先至,使用利和害拖慢敵人,權衡自己輜重和速度以求士兵多到,這是這一篇的核心。第三章講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第四章講旗鼓統一戰鬥步調。第五章講治兵四要,包括治氣、治心、治力和治變。第六章講用兵八禁忌(如圖1所示)。

圖1 《軍爭》篇的主要原則

軍爭中爭取先到戰場,對應於管理學中就是搶先佔領先機,如搶先佔領空白市場,定位理論中的搶先佔領消費者心智等。麥當勞是世界快餐的領導者,但是肯德基率先進入中國,搶先佔領市場,肯德基在中國的發展就比麥當勞要好。

第一章講用兵之難在於軍爭,軍爭之難在於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原文】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和而舍,莫難於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譯文】孫子說:用兵的原則,將領接受君命,從召集軍隊,安營紮寨,到開赴戰場與敵對峙,沒有比率先爭得制勝的條件更難的事了。「軍爭」中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於以迂迴進軍的方式實現更快到達預定戰場的目的,把看似不利的條件變為有利的條件。

【詳解】第一章講用兵之難在軍爭,軍爭之難在於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如圖2所示)。

圖2 用兵之難在軍爭

軍爭指兩軍爭利,爭取有利於勝利的先機。敵我雙方都爭取先到達戰場,在有利地形上展開有利態勢,以逸待勞的迎擊敵軍,從而獲得勝利。而兩軍爭取有利條件的難點就是如何以迂為直,以患為利,以迂迴的方式更快達到現場,把不利條件變為有利條件。直覺上,直接比迂迴可以更快的達到目的,但是現實卻不是這樣。因為這不是單獨一方的行軍,還有對方進行競爭,對於自己最直接的路線,敵人也會預料到,敵人更容易採取計謀來阻礙你,從而是你達到的時間加長。而迂迴的道路是出乎敵人預料的,路上沒有敵人的阻力,更容易更早的達到戰場。

李德?哈特在《戰略論:間接路線》中就推崇間接路線而不是直接路線。他寫道:「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進行戰爭所採取的『路線』,如果不具有某種程度的『間接性』,不能從而使敵人感到措手不及,難以應付,那麼,也就難於使戰爭取得有效的結果。這種『間接路線』,既有物理性的,也有心理性的;通常都是物理性的,但終歸總是心理性的。在戰略上,最漫長的迂迴道路,常常又是達到目的的最短途徑。

名將寧願採取最危險的間接路線,而不願意駕輕就熟走直接路線。必要時,只率領小部分兵力,越過山地、沙漠,或沼澤,甚至與其本身的交通線完全斷絕關係。」

軍爭的迂和直類似於李德?哈特所說的間接路線和直接路線。

第二章講後發先至,使用利和害拖慢敵人,權衡自己輜重和速度以求士兵多到。

【原文】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譯文】所以,由於我迂迴前進,又對敵誘之以利,使敵不知我意欲何去,因而出發雖後,卻能先於敵人到達戰地。能這麼做,就是知道迂直之計的人。「軍爭」為了有利,但「軍爭」也有危險。帶著全部輜重去爭利,就會影響行軍速度,不能先敵到達戰地;丟下輜重輕裝去爭利,裝備輜重就會損失。卷甲急進,白天黑夜不休息地急行軍,奔跑百里去爭利,則三軍的將領有可能會被俘獲。健壯的士兵能夠先到戰場,疲憊的士兵必然落後,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馬如期到達;強行軍五十里去爭利,先頭部隊的主將必然受挫,而軍士一般僅有一半如期到達;強行軍三十里去爭利,一般只有三分之二的人馬如期到達。這樣,部隊沒有輜重就不能生存,沒有糧食供應就不能生存,沒有戰備物資儲備就無以生存(如圖3所示)。

圖3 後發先至

【詳解】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後發先至是我們要達到的目的,而誘之以利是使用利益引誘敵人,拖慢敵人的前進速度,這是達到後發先至的方法。使用波士頓矩陣進行分析,從出發的角度看有先發和後發兩種情況,從達到的角度看,有先至和後至兩種情況,這樣就組成了四種:先發先至、後發先至、先發後至和後發後至。我們希望達到先發先至和後發先至兩種情況,希望敵人是先發後至和後發後至。後發先至比先發先至更困難些,如果可以達到後發先至,那麼也能達到先發先至(如圖4所示)。

圖4 後發先至的波士頓矩陣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後發先至可以使用路程公式s=vt來理解。假設我方和敵方到達戰場的路程相同,都是s,敵人比我先出發t0小時,敵人又用t1小時達到戰場,而我用了t小時達到戰場。因為我比敵人早到,所以t<t1。設敵人的速度為v1,我的速度為v,可以得到以下不等式。

因為我方後發先至,最初達到戰場的路程相同,而敵人先走了一段,我方才開始前進,這就相當於我方開始前進時剩餘的路程大於敵人剩下的路程,但是所用時間比敵人少,也就是用了較少的時間走了較多的路程,那麼就必須速度快於敵人才行(如圖5所示)。

圖5 後發先至的物理學分析

我們將通過一個例子來說明,如何通過物理學的方法到達後發先至的目的。

例題:假設敵我雙方均距離戰場400公里,敵方速度為4公里/小時,敵人先走了30小時,我方速度為50公里/小時,雙方每天行軍10小時,問我方如何才能後發先至?

敵人剩餘的時間為(400-4×30)/4=70小時=7天

我方需要時間為400/5=80小時=8天

敵人還需要70小時,而我方需要80小時才能達到現場,我方晚於敵人達到現場。

方法一:浪費敵人行軍時間。派部分軍隊狙擊敵人,產生一個15小時的戰鬥,這樣就使得敵人浪費了15個小時,我方就可以提前5小時達到。

方法二:增加敵人行軍距離。使用餌兵等小利,誘使敵人走上岔路,增加敵人的行軍距離,比如使得敵軍多走80公里,這樣敵人就需要9天才能達到,我方需要8天,我方就可以提前達到。

方法三:降低敵人行軍速度。派部分軍隊一路騷擾敵人而不與敵人展開戰鬥,只是通過騷擾敵人來降低敵人的行軍速度,將敵人的行軍速度降低到3公里/小時,這樣敵人就需要93小時才能到達,我方就可以提前到達了。

方法四:增加我方每天行軍時間。增加我方每天行軍時間到14小時,這樣我方需要5.7天就能達到,而敵人需要7天,我方可以提前到達。

方法五:縮短我方行軍距離。使用當地的嚮導,尋找更短的路徑為300公里,這樣就需要60小時,可以在6天達到,小於敵人的7天。

方法六:提高我方行軍速度。將自己的行軍速度提高到7公里/小時,這樣5.7天就能到達戰場,比敵人的七天要早。

方法七:科學管理原理提高我方速度。在《科學管理原理》中,泰勒使用科學管理的方法,使得徒手搬運生鐵的工人效率提高到之前的3.8倍,也就是搬運速度是之前的3.8倍。攜帶輜重行軍和徒手搬生鐵的工作類似,通過可以管理原理,有規律的進行行軍和休息,防止疲勞,可以有效提高行軍速度。如果行軍速度提高到之前的1.5倍,那麼5天就能到達戰場,從而比敵人早到戰場(如圖6所示)。

圖6 搬生鐵的肌肉馬力

方法八:改變戰場位置。我方行軍350公里後停止行軍,然後就地等待敵人,這樣也可以以逸待勞。

以上八種方法都通過物理學的路程公式s=vt來找到解決的方法,在路程s、速度v和時間t上想辦法,並且方法並不僅僅限於以上這八種,這裡只是提供一個思路。就算是僅僅有以上八種,通過對於這八種的組合,還會產生很多種方法。

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這段話的意思是:軍爭為了利益,但有危險。帶輜重會降低行軍速度,不帶輜重,輜重就會損失。這是輜重和速度之間的矛盾,類似於企業在產品質量和速度之間的矛盾。然後孫子舉了百里、五十里和三十里急行軍的例子,急行軍距離越遠,到達士卒越少,損失越大。軍隊需要輜重、糧食和委積,所以即使為了加快軍隊速度,也不能把這些物資都拋棄。對於質量和速度的矛盾,管理學採用什麼方法進行處理呢?一般管理學採用的是在保證質量達標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提高產生速度,這樣企業的應變能力快,可以獲得更多訂單。要求質量達到標準即可,而不是質量越高越好,超出標準的質量就是浪費,而對於產生速度的追求則是越快越好。引用到軍事學中,急行軍攜帶的輜重滿足此次作戰就好,而不是帶的越多越好,在限制攜帶輜重重量的前提下,軍隊越快越好。快速的軍隊就好像增加了士兵的數量一樣,在A地打敗敵軍之後,馬上就達到B地進行戰鬥,而敵人軍隊速度慢,有援兵卻救援不了。

戰鬥的本質是廣義動量MV的碰撞,動量大的一方會迫使動量小的一方改變方向。李德?哈特在《戰略論:間接路線》中寫道:「法國大革命時,法軍每分鐘走120步,而他們的敵人堅持每分鐘走70步的傳統。法軍可以迅速的調動,隨時把打擊的力量集中在選定的要點上,用拿破崙慣用的術語來說,就是無論在戰略還是戰術上,都可以實行「質量乘速度的原理」。法軍利用自己的速度優勢,可以快速集中兵力打擊敵人分散的兵力,而敵人卻因為速度慢而無法快速集中兵力,這樣在局部戰場上,法軍總能獲得數量上的優勢,以鎰稱銖的打敗敵人。

拿破崙依靠攜帶較少的輜重來達到快速行軍的目的,這使得他打敗了眾多對手,成為法國最著名的皇帝。但是拿破崙也在攜帶較少輜重上吃了大虧。在俄法戰爭中,拿破崙忽視了俄國冬天的惡劣環境,並且敵人採用焦土政策,後退時破壞一切物資,使得法軍無法就地補給。俄國惡劣的冬天、自己較少的補給以及無法就地補給使得法軍的補給格外嚴重,僅僅因為這方面原因,法軍就損失了大量士兵,也成為法軍戰敗的重要原因。所以孫子說:「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攜帶輜重的數量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確定,而不是一成不變的。

從管理學供應鏈的角度來說,輜重的作用類似於緩衝,用來應對意外情況。意外情況發生的概率越大,緩衝就應該越大,從而才能保證系統的穩定性。豐田生產方式的庫存緩衝和TOC制約理論的時間緩衝都是為了應對意外情況,保證系統的的穩定性。緩衝越大,可以應對的意外情況越大,但是產出速度就越慢。緩衝越小,可以應對的意外情況越小,但是產出速度越快,所以必定存在一個最優緩衝數量,使得緩衝既能應對意外情況,又能保證產出速度。對於軍事上的輜重也是這樣,必定存在一個最優輜重數量,既能應對意外情況,又能保證行軍速度。

第三章講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

【原文】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譯文】所以不了解諸侯各國的圖謀,就不要和他們結成聯盟;不知道山林、險阻和沼澤的地形分布,不能行軍;不使用嚮導,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所以,用兵是憑藉施詭詐出奇兵而獲勝的,根據是否有利於獲勝決定行動,根據雙方情勢或分兵或集中為主要變化。按照戰場形勢的需要,部隊行動迅速時,如狂風飛旋;行進從容時,如森林徐徐展開;攻城掠地時,如烈火迅猛;駐守防禦時,如大山巋然;軍情隱蔽時,如烏雲蔽日;大軍出動時,如雷霆萬鈞。奪取敵方的鄉邑,瓜分敵人的人力;擴張自己的領土,瓜分敵人的物力;衡量利害得失,然後決定行動。率先知道「迂直之計」的將獲勝,這就是軍爭的原則。

【詳解】本章主要講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用兵是詭詐出奇兵而獲勝,根據是否有利於獲勝而行動,根據雙方情勢分散或集中兵力為主要變化(如圖7所示)。

圖7 兵以詐立,以利動

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這句話指所以不了解諸侯各國的圖謀,就不要和他們結成聯盟,因為諸侯國的實力很大,是不容忽視的力量,結盟屬於外交戰略,一旦戰略錯誤,就會滿盤皆輸,戰略失誤比戰術失誤的破壞性更大。

假途伐虢(讀guó),虞國不知晉國圖謀滅掉虢國和自己,借路給晉國,使晉國滅掉了虢國,返回途經虞國,又把虞國滅掉了,這是三十六計中的一計。春秋時期,晉國想吞併鄰近的兩個小國:虞和虢,這兩個國家之間關係不錯。晉如襲虞,虢會出兵救援;晉若攻虢,虞也會出兵相助。虞國的國君貪得無厭,晉國就攻其弱點,使用良馬和璧玉賄賂他。晉國找到借口要滅掉虢國,向虞借道,虞國的國君收了晉國的好處,只能答應。晉國經過虞國,然後把虢國滅掉,在返回途經虞國時,也把虞國滅掉了。

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這句話是指不知地形就不能行軍,因為不能得到地利,而使用熟悉地形的嚮導就能獲得地利了。從軍事地理的角度來說,影響戰爭的有三大因素,我方的實力及戰術、敵方的實力及戰術和地形。如果我方和敵方均得到了地利,那麼地利的作用對於敵我的總體影響就很小,這時就看雙方的實力及戰術了。如果我方沒有得到地利,而敵方得到了地利,那麼地形相當於削弱了我方的實力,並且相當於增加了對方的實力,在敵我最初實力和戰術相當的情況下,敵人就能依靠地利而獲勝。

「兵以詐立」是指用兵要靠詭詐獲勝,在第一篇《始計》中也有類似的說法為「兵者,詭道也。」用兵的主要原則是集中兵力打擊敵人的弱點,通過詭詐可以使敵人暴露弱點,然後進行打擊;通過詭詐也可以隱藏自己的弱點,讓敵人做出錯誤決策。「以利動」指有利時才行動,在《九地》和《火攻》篇中也有類似的說法為「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以分合為變」指軍隊以分散和集中作為主要變化。用兵的主要原則是集中兵力打擊敵人的弱點,如何才能使敵人暴露弱點呢?李德?哈特在《戰略論:間接路線》中給出的方法是首先分散自己的兵力來吸引敵人分散他的兵力,然後集中自己的兵力打擊敵人分散的兵力,也就是打擊敵人的弱點。克勞塞維茨則是通過分散較少兵力牽制敵人,然後通過集中大部隊打擊敵人部分主力,這樣即使一敗一勝,那麼自己的傷亡還是小於敵人,總體是獲利的。他在《戰爭論》中寫道:「如果我們打算用3/4的兵力進行主要戰鬥,用1/4的兵力牽制未受攻擊的敵軍,那麼真正受攻擊的那部分敵軍的兵力應該佔總兵力的1/4以上,即為1/3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兩處的結果是一勝一負,那麼我們用3/4的兵力打敗了敵軍1/3的兵力,而敵軍用2/3的兵力只打敗了我軍1/4的兵力,這顯然對我們是有利的。如果我們比敵人占很大優勢,以致我們用3/4的兵力就可以戰勝敵軍1/2的兵力,那麼我們獲得總成果的把握就更大。」

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這段話可以主要講了善戰的軍隊動和靜的兩種狀態,其疾如風、侵掠如火和動如雷震三句講的是作戰快速,找到敵人的弱點快速進行打擊;其徐如林、不動如山和難知如陰講的是軍隊不動時,整齊劃一,敵人找不到我方的弱點進行進攻。進攻時兵貴神速,不喪失時間進而可以抓住敵人的弱點,不給他補救的機會,防禦時,像山林一樣,使敵人難窺我方虛實,敵人也就無法找到我方弱點進行打擊,《軍爭》篇在也說「無擊堂堂之陣」。日本軟銀董事長兼總裁孫正義將《孫子兵法》的創新性應用在企業經營管理中,他成功的投資了雅虎和阿里巴巴,為他賺取了巨額的財富。他根據《孫子兵法》創立了雙乘兵法。其兵法核心就是25個字:「一流攻守群,道天地將法,智信仁勇嚴,頂情略七斗,風林火山海。」他將《孫子兵法》的「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加入到自己的兵法,成為了風林火山海。

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這句話的意思是奪取敵方的鄉邑,瓜分敵人的人力;擴張自己的領土,瓜分敵人的物力;衡量利害得失,然後決定行動。就是指根據利害得失來決定是否佔領敵人國土和掠奪敵人。《九變》篇中的「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指的就是要懸權而動,根據利害得失決定是否行動。

《戰爭論》中將戰爭分為絕對目標和有限目標兩種。絕對目標是指打垮敵人;有限目標包括奪取敵人部分國土和等待敵人有利時機兩種。不是所有利益都要去搶佔的,有些戰術勝利可能適合戰略衝突的。在絕對目標的戰爭中,打垮敵人是主要目標,那麼佔領敵人國土有時就是不必要的,就像俄法戰爭中,拿破崙的目標是打垮俄軍,所以他並沒有儘可能的佔領俄國國土,佔領越多的國土,他就要分散越多的兵力進行把守,這不利於他集中兵力打擊俄軍主力。在管理學上也是類似的道理,並不是每一個消費者市場你都需要爭取的,法拉利汽車從來不去搶奪豐田汽車的市場。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同時搶佔高、中和低端市場,或者多樣化,必然被這個市場的領導者集中其兵力將自己打敗,這也是管理學上反對多樣化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四章講旗鼓統一戰鬥步調。

【原文】《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之金鼓;視不相見,故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故夜戰多金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譯文】《軍政》說:「在戰場上用語言來指揮,聽不清或聽不見,所以設置了金鼓;用動作來指揮,看不清或看不見,所以用旌旗。金鼓、旌旗,是用來統一士兵的視聽,統一作戰行動的。既然士兵都服從統一指揮,那麼勇敢的將士不會單獨前進,膽怯的也不會獨自退卻。這就是指揮大軍作戰的方法。所以,夜間作戰,要多處點火,頻頻擊鼓;白天打仗要多處設置旌旗。這些是用來擾亂敵方的視聽的。

【詳解】這章講旗鼓統一戰鬥步調。旗是放大了的視覺命令,鼓是放大了的聽覺命令,通過放大命令,就能將指揮的範圍擴大。旗鼓是指揮系統,為了使整個軍隊步調一致,這樣才能發揮最大力量(如圖8所示)。

圖8 旗鼓統一戰鬥步調

一個將領通過喊話和手勢命令,指揮幾百個士兵是可能的,但是當士兵的數量是幾萬時,手勢和喊話命令就不管用了,遠處的士兵聽不到指揮官的聲音,也看不到指揮官的手勢。這時通過鼓來放大聲音命令,通過旌旗來放大手勢命令,就可以指揮幾萬人了,這就是古代的作戰指揮系統。而隨著兵力數量的增加,當士兵增加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時,再大的鼓聲或再大的旌旗也無法指揮了,所以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報的指揮取代了金鼓和旌旗。金鼓和旌旗指揮數量小和指揮距離短的弱點外,它們還是公開的指揮方式,自己軍隊能夠接收到這些命令,敵人也能接收到這些命令,那麼敵人就可以迅速採取措施來應對這些命令。電報的指揮系統的報文都是加密的,誰也不希望敵人知道自己傳達的內容。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這段話的意思是旗鼓的指揮方式是為了同一士兵的步調,使得所有士兵同時進退。如果勇者獨進,怯者獨退,那麼自己的兵力就分散了,敵人就可以集中自己的兵力打擊我方分散的兵力,形成以眾擊寡的局部戰鬥,將我方打敗。

第五章講治兵四要,包括治氣、治心、治力和治變。

【原文】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譯文】對於敵方三軍,可以挫傷他的士氣,對於敵方的將帥,可以動搖他的決心。所以,敵人早朝初至,其氣必盛;陳兵至中午,則人力睏倦而氣亦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歸,其氣益衰。善於用兵的人,敵之氣銳則避之,趁其士氣衰竭時才發起猛攻。這就是正確運用士氣的原則。用治理嚴整的我軍來對付軍政混亂的敵軍,用我鎮定平穩的軍心來對付軍心躁動的敵人。這是掌握並運用軍心的方法。我就近進入戰場而待長途奔襲之敵;以我從容穩定對倉促疲勞之敵;以我飽食之師對飢餓之敵。這是懂得並利用治己之力以困敵人之力。不要去迎擊旗幟整齊、部伍統一的軍隊,不要去攻擊陣容整肅、士氣飽滿的軍隊,這是懂得戰場上的隨機應變。

【詳解】本章講治兵四要,包括治氣、治心、治力和治變(如圖9所示)。

圖9 治兵四要

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這句話指的是可以打擊敵人軍隊的士氣,動搖敵人將領的決心。打擊了敵人軍隊的士氣,敵人士兵的抵抗力就會減弱,就更容易失敗。而動搖敵人將領的決心,敵人就會猶豫不決,猶豫不決就會貽誤戰機,從而使得敵方失敗。在該投入兵力進行戰鬥而沒有投入,那麼這部分兵力就沒有發揮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說,有而不用比用而不當更為不好。比如我方進攻分散在兩處敵人中的一處,而另一處由於被我方的計謀動搖了敵方將領的決心,沒有及時救援另一處,那麼我方就可以以多勝少打敗那處敵人,然後再集中兵力打敗這處的敵人。本來敵方這處軍隊如果迅速進行救援,敵人也是集中了自己的兵力來對抗我方的集中兵力,敵我勝負各半。但是由於這處敵人將領被我方動搖了戰鬥的決心,沒有及時救援,我方就可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了。如果我方只與一處敵軍進行作戰,敵方將領的猶豫也會為我方帶來利益。

治氣和治力主要影響士兵,治心和治變主要影響將領。將領決定打或者不打,士兵執行打或者不打,而執行打這個動作需要氣和力。治力中的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對應於第六篇《虛實》中的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

第六章講用兵八禁忌。

【原文】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譯文】所以,用兵的原則是:對佔據高地、背倚丘陵之敵,不要作正面仰攻;對於假裝敗逃之敵,不要跟蹤追擊;敵人的精銳部隊不要強攻;敵人的誘餌之兵,不要貪食;對正在向本土撤退的部隊不要去阻截;對被包圍的敵軍,要預留缺口;對於陷入絕境的敵人,不要過分逼迫,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則。

【詳解】這一章講用兵八禁忌,是小的戰術策略。戰爭的主要原則是集中力量打擊敵人的弱點,小的戰術原則也要符合主要原則(如圖10所示)。

圖10 用兵八禁忌

高陵勿向,背丘勿逆,這兩句均和地理有關,敵人佔領高地,得到地利時,地形可以增加敵人的力量,我方不應該與他進行交戰。制高點有三個好處,分別是妨礙通行、增加命中率和便於觀察。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這三種均是敵人希望我方上當,希望我方進行進攻的。因為這三種情況下,敵人均有準備,而我方並沒有探明對方弱點,進行進攻會失敗。銳卒勿攻對應於上文的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這三種是我方實力大於對方,但是不能將對方逼迫太急,以防激發敵人必死決戰之心,爆發更大的力量。在包圍對方時,一般採用三面包圍而不是四面包圍,就是防止把敵人逼急了,C型包圍和口袋陣也都是三面包圍。

摘自《可以量化的軍事學》

《可以量化的軍事學》全書結構

使用物理學分析經濟學、管理學和軍事學,讓它們從藝術變為科學!可量化網站:可量化研究 - 《可以量化的管理學》|《可以量化的經濟學》|《可以量化的軍事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