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鬱悶了。( ??? ? ??? )我好笨啊。


不能。

不能。

還是不能。


小時候吧,我特別羨慕和崇拜古裝戰爭片里的謀士。什麼諸葛亮啦、孫臏啦……原因很明顯的,他們的敵人很聰明,但他們更聰明。在看電視劇的時候,我總會不斷嘗試去猜測後面的套路,但總是猜不到。

等我能猜到的時候我都二十好幾了。

《孫子兵法》是好書。但它能教聰明的,教不了笨的。如果你覺得自己笨、不聰明,那你還真不適合看。或者說看了也沒用。

講一下原理

大腦的學習,實際上是一種「構築迴路」的行為。這是我自己很喜歡的一種說法,因為「迴路」是一個電學名詞,電源→導線→用電器→導線→電源,這就是一個簡單的迴路。形成迴路,用電器才會生效。不過更加嚴謹的說法,應該叫做「構建計算模型」,簡單而言就是製作一個函數,函數就是y=f(x),輸入X的值,獲得Y的值。所謂學習,就是製作一個這樣的函數。學習的目的是解決問題,那解題過程當然是使用這個函數,輸入問題參數X,獲得答案Y咯。

舉個小栗子:

我們知道一隻青蛙四條腿,兩隻眼睛一張嘴。根據這個公式,我們可以製作函數。把青蛙數量作為自變數X,求因變數Y腿、Y眼、Y嘴。可得,Y腿=4X;Y眼=2X;Y嘴=X。製做計算表如下:

簡單吧。

而所謂的智者,那些了不起的謀士,他們也是用這個玩意來解決問題的。只不過他們用的函數不是算腿算眼睛的函數,而是算敵人怎麼行動的函數。那種函數確實更加複雜,但只要得到這種函數,你也可以完美預判敵人的行動,你也是大預言家。


由此,我思考了一個進階的道理。智慧,可能並不是指自己掌握了多少種函數,而是指自己製作函數(構築迴路)的能力。

小學、中學時,我學數學總是希望老師別講那麼多知識,趕快教我們解題方法。比如學習二元一次方程時,我對各種演算法都沒興趣,就只盯著「公式法」,啥二元方程我都用公式法解。因為學生時代,我們面對最多的就是題目,我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解題。把題目都做完了,我就有更多時間玩遊戲、看電視了……

但抱著這種想法的同時,我也感到了一絲違和。我學習這個解題方法,只能解決這種問題而已。那麼其他問題要怎麼辦呢?簡單來說,二元方程的公式法只能解決二元方程,解決不了其他數學問題,更何況世界上又何止數學問題呢?我花了一個學期學了那些知識,到頭來也只能解決極為有限的區區幾種問題。九年義務教育,我到初中畢業辛辛苦苦學了那麼多年,到頭來只能解決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些小問題,到頭來我TM就是個凡人?

到那時候我才發現,這種學習觀念是錯誤的。智慧,應該是構築迴路的能力,製作解題函數、創造解題方法的能力,這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解二元方程再怎麼快,也快不過計算器,但計算器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卻能解決。因為計算器的迴路(函數)是固定的,而我可以給自己製造其他不同的迴路(函數)來解決其他不同的問題。


這個能力,我覺得應該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不同,這個能力的強度也不同。這就是「智商」。

據我觀察,這個「智商」和天賦有很大關係,雖然後天訓練可以輔助提升,但…………

天才不努力還是個天才,稍稍努力就是超級天才。而凡人再怎麼努力可能也只能是個凡人,不努力可能就只能當笨蛋了

努力,一定可以讓自己進步,卻不可能讓自己顛覆。

天才,就是構築迴路的能力很強的人。哪怕他只是第一次接觸某問題,他也可以快速地在自己的記憶中調取很多可能有關的信息、知識用來解題。用白話來講,他可以更快地製作出解題函數。

而凡人,可能思考了很長時間,也沒有任何頭緒,更不要說解題了。

如果你看到新問題時,經常覺得腦子裡閃過一道不可思議的光,感覺解題思路就在嘴邊但說不出來,後來證實確實是那道光給的你啟發,那你很可能有天才的潛質。而如果你在處理各種新問題時總是茫然,沒有任何靈感,只能按部就班來做,那可能你就是個凡人了。

後天努力上呢,可以嘗試多接觸各種類型的問題。簡稱刷題。不是指刷同類問題,而是各種類型的問題都去接觸,並嘗試思考、解決。解決不了也沒關係,看看別人的解題思路,學一學走一走別人的解題歷程。這些叫作「經驗」,雖然不能直接用,但在遇到新問題的時候,有經驗的話可以幫助你省掉很多功夫。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講的就是平時不積累經驗,到用的時候發現自己腦子裡空空的。

凡人其實不需要太在意自己的智慧怎麼樣。比不過就是比不過,沒必要介懷,因為這個世界上活躍在未知領域的只有極少數人,絕大多數人可能一輩子碰都碰不到那種未知。你就平平淡淡過個小日子不香嗎?幹嘛和天才攀比智慧?真要攀比也是自取其辱,何必呢?

而且,天才世界的競爭是極其殘酷的,賭上名譽,賭上家國……幹嘛趟這趟渾水?


《孫子兵法》不教你智慧,只分享經驗。

比如第一句: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你看,你不用等亡國了才學會這句話。這就是「經驗」給你帶來的優勢。

同時呢,《孫子兵法》教你的經驗,有很多還是角度很刁鑽的,你沒用過同樣的套路,或者沒中過招,你是無法理解的。

比如在謀攻篇中: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你覺得打仗攻城就是將軍仍一句話下去給人執行的嗎?不,並不是的。尤其攻城,耗時費力,如果一個陣營沒有囤積足夠的經濟實力,是攻不起城的。

雖然我們說《孫子兵法》是一部講博弈教經營的神作奇書,但書中的「黃金屋」、「顏如玉」並不是你尚未入門就能理解領悟的。就好像我上面講的,如果你是個凡人,你看問題可能好長時間都沒有頭緒。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主要的一點在於你「經驗少」。你接觸的事件太少,這些事件和你遇到的問題出現的呼應、迴響的概率就很低(看到這裡,知道為啥我把那個東西稱為「迴路」了嗎),它們不呼應不迴響,你的腦子裡就會空空的。

而「經驗多」時,天賦的差距就會在此體現。同樣經歷了這麼多的事件,在你看來無關或者關係不大的兩個事件,在天才眼中卻呈現出「千絲萬縷」一般的聯繫。因為天才的大腦處理速度很快,同樣的經驗基礎,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內把經驗事件反覆剖析多次,從中榨取有用信息。

再舉個小栗子:

我們知道,平面上用三條直線可以圍成一個三角形。凡人看就只看個「三角形」就完了,因為凡人往往沒有多餘的氣力去思考看起來暫時沒啥用的問題。而天才卻閑不住,他會逐漸注意到三角形兩邊只和大於第三邊,由此推導出兩點之間的連線一定是直的最短。接著可能還會發現不管具體形狀怎麼改變,三個內角怎麼變化,最終內角和都是180°……

我這裡花了不少筆墨講「天才」和「凡人」的差別,對於不同的人來說,也會有不同的見解。

對於凡人來說,這就是赤裸裸的蔑視,凡人=無能。

而對於天才來說,看到二者的差別就幾乎等同於找到了自己從凡人蛻變成天才的道路

很明顯吧。

你只要學會天才的思考方式,你也可以讓自己的努力事半功倍。天才,就是學習能力強的人,就是構築迴路、製作函數能力強的人。

也許你是個凡人,但你還有成為「接近天才的凡人」和「笨蛋」這兩條路。

但是《孫子兵法》里沒有相關的門路。一段文言漢字對你來說沒有任何意義。而有意義的是文言漢字的輸出背景!前人為什麼要輸出這段文字?而你了解了其中的背景因由,你也只是獲得了一些經驗而已,它們仍然是片面的。


想要長心眼,你需要自己去經歷,而且要多經歷,而且還要從不同角度經歷。

別人的經歷不如自己的經歷刻骨;少量的經歷不如大量的經歷寬泛;片面的經歷不如全面的經歷真實

當你獲得刻骨、寬泛且真實的經歷,你才有足夠的信息去構築迴路、製作函數。而有了迴路、函數之後,你才能夠解決對應的問題。

你所謂的心眼,其實問的並不是學習力,而是問迴路、函數。想要長心眼,並不是想要獲得更高的學習能力,並不是想要接近天才,而是想要一種特殊的函數——

能夠發現問題的函數。這種函數的用法,大概是這樣的:輸入一定量的信息X後,得到的Y應該會在某個區間內,而超出這個區間的Y,象徵著「違和感」,即問題所在。題主想要的應該就是這樣一種函數。

而我要給的答案,基本已經在上面都寫妥了。嘗試用「天才」的方式去思考,並且多去經歷,然後在自己的潛意識中去製作這個函數。

這個函數不一定要是數字格式的,它可以是其他樣子的,我們只是為了方便稱呼統稱其為「函數」,而我喜歡用「迴路」這個詞。


很抱歉,不能。

總之,孫子兵法講的不是小聰明,而是大智慧。高中生可以看,也建議看。但是不會立馬有質的飛躍。需要在日後生活實踐中慢慢反芻消化。


回憶初中時課外書比較少,就只有一本《三國演義》被我反覆翻看了好多遍。特別崇拜裡面聰明的諸葛亮。總想學習各種奇門遁甲之術。

當時最喜歡玩的遊戲是《三國志7》(暴露年齡了)。裡面有寶物,記得《孫子兵法》這個寶物能夠智力加5(也可能是加7),智力加10的寶物是《太平要術》和《遁甲天書》。我還真信了這些書能加智力,四處去借。智力能加10的兩本書沒能搞到,不過《孫子兵法》卻是借到了。

我以為我擁有了這本書可以瞬間智力加5。但讀開第一篇我就很失望。越讀越失望。這書里不僅不講諸葛亮用的那些陰謀詭計,連排兵布陣的細節都沒有。我想學些以少勝多的計謀,但是他告訴你打不贏就別打(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遊戲里我沉迷於百戰百勝,但是他告訴我用非戰爭手段來解決問題才是高手(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雖然失望,但是為了裝b,也背了前四篇,閱覽了後幾篇。以後跟同學聊起來天下大事可以嘲笑對方不懂兵法,然後隨手來一段。也不知道當年被我嘲笑的同學有沒有背後想揍我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孫子兵法的理解也越來越深。這讓我在遊戲上體會到了很多樂趣,關注內政外交後勤,不會一味的在戰場上爭勝負。

做人做事也改變了不少。以前會拚命展示自己以獲得別人的認可。現在從孫子兵法的「兵久而利國者未之有也」覺得「裝(b)久而利人者未之有也」。

以前會為了證明自己厲害不要別人幫忙,想起孫子兵法第一篇就教你如何審時度勢。現在覺得有一份幫忙事情上就多一份勝算難道這樣不香嗎?

工作中以前寫代碼,總想實現一些牛逼的功能。現在首先想如何不怎麼動代碼的情況下實現功能。真是「不動代碼而實現功能善之善者也」。

以前逮著事情就做,現在做事前先比較一下勢能,「記利以聽」,時間不成熟會比較慎重投入成本。這也可以指導戀愛,差異太大的要有心理準備,不要做了舔狗。

總之,孫子兵法講的不是小聰明,而是大智慧。高中生可以看,也建議看。但是不會立馬有質的飛躍。需要在日後生活實踐中慢慢反芻消化。


哈哈哈哈,兄弟,你不要這樣。這是我收到的邀請回答里,我最想笑的一個,哈哈。

孫子兵法確實是偏向哲學類的著作,但長心眼兒這個事,看孫子兵法不太靠譜吧,哈哈哈哈。

兄弟你不笨,反而挺可愛的,這麼可愛一定是男孩子吧哈哈哈。長心眼兒這個事跟你性格有關啊,總被壞人忽悠那一定是因為你是個善良的人。

我估計大家都會說,吃虧了就會長心眼兒了,其實也不一定。有些性格的人,吃了虧也不一定能記著教訓。我的建議是:收斂自己的性格,三思而後行。

做什麼事,說什麼事,都不要太急於表達出來。適當壓抑一下真實的自己,別跟誰都像親兄弟似的。什麼話不去想就都說了,什麼事不去想就都做了,給自己的行為和語言就一個遲滯的時間。姜文不是說過讓子彈飛一會兒嗎?有時候你加一點點滯後性,不僅能提升容錯率,還能給自己留一下思考時間。

不過也不用太擔心,世界每個人都不一樣。無論是好是壞,大家都會過一輩子。像閣下,這麼可愛的人,上天一定不會虧待你的。


不能,孫子兵法講的不是陰謀詭計


大哥,你不如去研究「《鬼谷子》」,那傢伙可讓你心機滿滿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