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我剛入職現在這家公司的時候,沒上班要一小時半,每天在地鐵上看看微信,看看QQ,看看脈脈,看看領英,全是勾搭候選人。

上班要倒三趟地鐵,一趟公交,時間稍微安排不好就會遲到,甚至看手機看著看著就坐過站了,搞得我焦頭爛額的。

2017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周,我就經常加班到9-11點,我到家時間都10-12點多了。有的候選人請不到假來面試,周六安排了兩個面試,我大老遠的跑過來。本來加班一周就很累了,周六還不能休息。我在坐地鐵回家的路上就奔潰了。我發誓一定要搬家,我再也不要坐一站地了,我必須要走路上班。

於是第二周周一就看了很多房,周二又看了一些,就定下來了,周六就搬家到公司附近了。從此過上了小縣城生活,不知繁華北京堵車是何物了。我每天早上8點起床,悠哉悠哉的在家裡吃了早飯,一邊走路一邊欣賞路邊風景到公司,再也不擔心我會遲到了。

現在娃也上幼兒園了,我六點下班,加會班,趕在七點半之前去接娃,如果住的太遠,接娃就沒辦法了。

自從搬家之後,既省了上下班路上的三小時,又讓我身體不那麼累了。就有更多精力好好乾活與帶娃了。省了交通費和餐費約1000元。

所以離家近的好處太多了,我走路十分鐘就到了,你呢?羨慕嗎?

當然如果你買房了,恐怕就不能隨便搬家了,能搬到公司附近就是我們這些租房的好處,作為沒房就沒安全感的北漂,也讓我們心理平衡一下。


感謝「悟空小秘書」邀請。我住在市區,上班的公司在郊區,距離挺遠的,單程有二十多公里。

在這個地方上班二十幾年了,以前收入比較低、條件也比較差,所以單位有提供交通車上下班,乘坐交通車上下班大概有十年左右。後面的十幾年時間,自己有車了,就開始開車上下班。

剛開始開車上下班的時候,路上的車還不多,幾乎沒有堵車這種事,逐漸的有車的人越來越多,道路也越來越擁擠,開車出門的時間也被迫越來越早了。

現在單位那邊正在修地鐵,希望早點修通了,以後可以坐地鐵上下班,既不用擔心堵車遲到,成本也會低很多。


嗯……

說起這個,就感覺非常的氣。

距離只有六七公里吧。

但是這是太不方便了。

住宿的地方離著地鐵站一公里多,走路吧太久了,打車吧,第一人不願意,第二也划不來,怎麼辦呢,無解,每天早起半個小時走路,坐地鐵坐兩站,下車,離公司還有兩三公里,好在有班車,一個小時一班,所以每天不敢有任何的耽擱,太操蛋了。

默默的許了個願,好好努力工作,存錢,整一台車,這樣就不會那麼麻煩了,我相信是可以的,也相信大家都是可以的,加油!

我是飯飯。


剛工作的時候沒有房子,所以單位在哪裡我就租哪裡??房子,但是總是顛沛流離,一年換個地方(碰到兩次拆遷,中介不給房東錢後收回等等原因),但每次距離都會保證騎自行車半個小時內路程,這在北京算是很不錯了,後來買了房子離單位有30公里,還好公司領導體恤,沿途的同事每天可以開一輛車回去,這樣到單位也要準備將近2個小時,否則就容易遲到。


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這是當今普遍存在的問題,我以前去另外一個市工作,相差大概七八十公里左右,在下面工作,還得自己租一個房子,在家這邊自己買了房子卻不能住。但凡家裡面有一點事需要照顧是最麻煩的跑上跑下,半夜三更回家,凌晨又很早又起來,確實很累。希望以後大家不會再為事業而放棄家,也希望有家的地方有事業,有溫暖。


我上班的地方就在我租房樓下,很方便很爽,每天可以睡到快上班時才起床,而且我們上班也很自由,吃飯也很方便。簡直就是方便的不要不要的。


上班半小時路程,以前是騎電車,後來買摩托車,到最後買車開車去


上班的地方離家20多公里,有通勤班車,有時候自己開車,還是比較方便的。


住地離辦公地步行幾分鐘。遠行乘飛機、火車,偶爾自駕;市內乘公交或騎車。低碳環保,安全快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