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一呂二趙三典韋,在猛將如雲的三國,趙雲位居第二,而排第一的呂布早早退出三國歷史,趙雲長期位居第一。那麼,趙雲這麼利害,為什麼歷來都有得不到劉備重用一說呢?

其實,這是一個誤會。

長坂坡曹劉會戰,當然,以劉備兵微將缺的狀況,只有被曹軍碾壓,所以就有趙雲兩次突入重圍,百萬軍中救出太子阿斗。本以為立下這不世之功,會得到主公劉備的嘉獎,不想劉備接過阿斗,重重摔下地下,連帶罵道:臭小子,你差點損我一員大將。

以劉備一貫擅於演戲的作風,不排除有作秀成份,但這次也許是真的。在兩軍交戰又處在危機時刻,損了趙雲必有全軍覆滅之危。

所以,縱觀整個三國戰史,趙雲不但武功蓋世,而且英勇善戰,忠實執行和完成上級落實的任務,沒有敗績。

那麼,如此戰績輝煌的趙雲,卻不能獨擋一面,成為封疆大吏呢?而且,即使是排在五虎將之後的魏延,都被劉備派去主政漢中。我看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劉備離不開趙雲。趙雲武功蓋世,忠心耿耿又膽大心細,是統領御林軍的最佳人才,更是護主保命的不二人選。所以,劉備長期留趙雲在身邊,而且一直沒有更合適的替代人選。

第二,諸葛孔明離不開趙雲。諸葛亮是隻身投入劉備陣營的,而關羽、張飛、糜竺、簡雍等一班劉備的兄弟和老臣,作為軍師的諸葛孔明是拿他們沒辦法的,因此,培植自己的勢力,是孔明必然要做的動作,而趙雲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故此,留趙雲在身邊,不外派,肯定會增加諸葛孔明的分量。

這樣,大家應該明白了吧,趙雲,既是主公劉備的紅人,又是軍師丞相諸葛亮的左右手,是御林軍統領,無疑是位重權高的。

因此,趙雲得不到重用之說是站不住腳的,而事實剛好相反!

讀三國,侃三國,開動腦洞,下期見。


其實,劉備已經夠重用趙雲了。把身家性命都託付給他了。正因如此,趙雲在正面戰場立功少。

《雲別傳》載後主詔曰:「雲昔從先帝,功績既著。朕以幼沖,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謚所以敘元勛也,外議雲宜謚。」大將軍姜維等議,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 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謚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謚雲曰順平侯。

然而,趙雲與關羽性格不同,理想相同:都想匡扶漢室。

所以荊州之危,劉備沒意識到不可能,是不想救;諸葛亮揣摩到劉備的心思,不發言。因為關羽若在,劉備稱帝也許會被反對。為何?劉備稱漢中王時,封了前後左右四大將軍,關羽寫信問諸葛,馬超人才如何?而沒問黃忠,演義上是不服黃忠。是因為劉備稱漢中王以及稱帝(稱帝關羽已死),上賀表馬超都排名第一,這也表示了關羽對劉備不滿……

荀彧、關羽、趙雲都是想真正恢復漢室的人,又都是忠義之人,與當時的政治環境不相容……


趙雲在劉備手下早期的工作

趙雲是跟隨劉備較早的名將之一,怕是僅次於關張之後跟隨的劉備。早期的趙雲是在公孫瓚的手下,都知道公孫瓚手下騎兵是精銳,而公孫瓚在北方最大的對手是袁紹,公孫瓚當時為了和袁紹爭奪青州,讓田楷和劉備去青州對抗袁紹,趙雲也是在此時跟隨劉備了劉備,並且是劉備手下的主騎。主騎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劉備手下的騎兵都歸趙雲管。騎兵作為三國時期機動性與殺傷力最強的部隊,可見趙雲在劉備手下到底是不是受到重用!這裡也是要駁一駁哪些總是說趙雲就是劉備身邊保安隊長的說法。趙雲自加入劉備起,乾的就是別人幹不了的工作!也是劉備手下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


趙雲的初次升遷

劉備初期混的比較慘,基本上是走到哪裡,敗到哪裡。自己雖然有州牧之名,但實際上都名不副實,所以早期劉備手下的名將也都沒有什麼高級的官位職稱(關二爺除外)。三國志對趙雲著墨不多,雖然趙雲跟隨劉備比較早,但劉備早期還在客居漂泊的時候,這段時間趙雲幹了什麼,有啥經歷,三國志都沒寫。一直到曹操大軍南下,劉備逃奔至長坂坡被追上,不得已拋棄了妻兒逃命,最後是趙雲把劉備的妻兒給救了回來,即蜀後主劉禪與甘夫人。趙雲或因此而被升遷為牙門將軍。

這裡發表下個人看法,為什麼趙雲能救了阿斗,又救了甘夫人。趙雲擅長帶領騎兵作戰肯定是主要原因。


什麼是牙門將軍

牙門將軍乃是劉備自己初創的官職,整東漢末到三國結束,也只有趙雲與魏延擔任過這個職位。

這個職位有以下幾個特性:

  • 能擔任這個職位的肯定很受主公信任,並且跟主公的關係比較近,因為需要常伴在主公身邊。

  • 要隨時隨地的跟著參謀軍事,提提軍事意見,最主要是替主公統帥親兵部隊。

  • 外軍出去打仗,牙門將軍需要坐鎮中軍,主公自己帶兵出征時,牙門將軍就帶著親兵作戰。

因此,擔任這個職位的人,不僅要武藝高強、勇武過人,還要有出色的軍事謀略,只有真正文武雙全的人才能擔任。

恐怕就是因為趙雲有過擔任牙門將軍的經歷,所以導致很多人都認為趙雲就是個保鏢、親衛,沒有統兵的能力之類的。其實不然,趙雲擔任牙門將軍是在赤壁之戰前後,赤壁之戰前,劉備自個還是劉表手下的客將呢,自己空有州牧的官職,實際上啥地盤都麼有。一直到赤壁之戰後,劉備先是搶佔了荊州南部的四郡,又從孫權那裡借來了南郡,這樣才讓劉備有了給自己部下封賞的能力。趙雲怕也是在此時被封為牙門將軍的。趙雲被封牙門將軍之前,趙雲一直負責的是外軍中統帥騎兵的職責。實際上,親軍的地位要遠勝於外軍的。趙雲擔任親軍統帥,並不是說他只能帶領親軍,不能出去開疆擴土,而是因為趙雲極受信任,劉備身邊缺了他不行。之後趙雲的經歷就說明瞭一切。


趙雲的第二次升遷

自從赤壁之戰後,劉備佔了大部分荊州,算是有了自個地盤。但是憑劉備的雄心壯志,自然不願意屈居一地了,所以很快就有了入蜀奪西川的主意。劉備先帶兵去了西川,因為此時的趙雲則是兼任了桂陽太守的職位,劉備並沒有帶著趙雲一起,反倒是魏延因為在入蜀時屢屢立功,被劉備所喜愛,接任了趙雲牙門將軍的職位,負責劉備身邊親軍統帥的職責。劉備在跟劉璋撕破臉皮後打了幾仗,互有勝負。諸葛亮便和張飛一起,從荊州分兵入蜀,支援劉備。趙雲此時是跟著諸葛亮一起,但到了江州後,趙雲便獨自率領一軍從岷江直上江陽,在成都與諸葛亮會師(這裡也是打了某些人說趙雲不能獨自領兵的臉)。趙雲因為在入川作戰中的功績,被封為翊軍將軍。


什麼是翊軍將軍

翊(yi 四聲)軍將軍,也是劉備初創的官職,跟牙門將軍一樣,屬於雜號將軍列。但是其權利大小如何,有待評價。魏國的《九品中正制》中,將雜號將軍列為第五品,但此時魏國尚不存在,所以翊軍將軍的品級難以分清。另外從蜀國雜號將軍升遷史來看,蜀將霍戈從翊軍將軍升遷為安南將軍,趙雲從翊軍將軍升遷為徵南將軍,由此可見,翊軍將軍的職位可能是低於四平四安等將軍之下的。但是翊軍將軍乃是劉備為了趙雲首創,擁有特殊含義,此職位沒有固定等級。主要還是得按掌握的實權來定。比如,同是雜號將軍的劉備義子劉封,卻能夠統攝徵北將軍申耽,再比如已任徵西將軍的黃忠在漢水之戰時卻需要趙雲授予兵馬,由此可見,蜀漢在早期的特殊時期,翊軍將軍到底是高是低,還難以判斷。


趙雲的第三次升遷

據三國志記載,趙雲再次升遷則是公元前(223年),也是蜀國後主劉禪登基的頭一年。此次趙雲被封為徵南將軍,中護軍,封爵為永昌亭侯。自上次趙雲升遷,中間有很多大事,三國志居然沒有記載趙雲在這段時間幹了什麼。這中間發生了很多大事,漢中之戰,劉備封王,劉備稱帝,夷陵之戰。居然都沒有記載趙雲在這中間有什麼事蹟。包括趙雲被稱之為渾身是膽的漢水之戰,也是被後世的裴松之編寫《三國志注》時,將其補充進史料裡面的。

個人感覺,並非是趙雲不受重用,也非是趙雲沒有能力開疆擴土,實在是史料匱乏,事蹟記載不明而已,因為蜀國實際上是沒有史官的,導致的很多人物記載並不是很詳細


趙雲最後的生平

趙雲自被封為徵南將軍,隨後不久又遷為鎮東將軍。於公元前(227年)隨諸葛亮鎮守漢中。第二年隨諸葛亮北伐。諸葛亮揚言從斜穀道出兵,忽悠魏國的大將軍曹真帶著主力去了斜谷,結果諸葛亮只派了趙雲和鄧芝帶著一小撮部隊去抵擋,自己卻率領大部隊去了岐山。趙雲和鄧芝的兵力少,因此打不過曹真的主力,但是趙雲收拾兵馬,集合在了一起,避免了部隊的慘敗,而且趙雲的主要任務就是誘敵,雖然打敗了,但是蜀軍的戰略目的則已經達到了。但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為錯用了馬謖,丟失了街亭,導致第一次北伐失利,諸葛亮上表自貶,北伐的將領全部貶了個遍,趙雲也因此被貶為鎮軍將軍,一直到一年後,也就是公元前(229年),趙雲去世了,被追謚為「順平侯」。

從趙雲的生平來看,趙雲或許沒有關張馬黃的官職高,但實際的權利並不比這四人差了多少。關張且不提了,這二人都是元老。馬超本是一方諸侯,投靠了劉備之後身份就不低,從平西將軍開始做,並且保留原本的爵位。但是馬超的在劉備陣營僅僅是地位高而已。比如曹魏方面,類似張綉,張燕之流,一投降便被封侯,獨領一軍。給予假節權利,但是你能說他們在曹魏陣營是很受重用嘛。


謝邀,趙雲不是得不到重要,而是趙雲的定位和其它的將領有所不同而已。三國志中就沒有五虎上將,這是演義杜撰的(題外話:但魏國確有五子良將)。蜀國有前後左右四大將軍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而趙雲最高只做到驃騎將軍....

為何同為當世之良將,趙雲卻沒有拜帥呢?是趙雲不夠優秀嗎?其實不然,所道術業有專攻,相比較於其它幾位大將趙雲更有耐心,服從性更高,作為護衛隊長與突襲先鋒來說,張雲是當真不二的人選,當然我並沒有否認趙雲帶兵打仗的能力,只是想較於其它幾位將軍,趙雲心思更細膩,更能洞察人心。

這有就是為什麼趙雲在演義裏一直扮演著護衛與先鋒的角色,因為其他人還真就幹不好這活兒....


感謝您關注歷史見證365。在古代戰爭中,我國自古以來有不少有能力的將領。大多數將領都是亂世出身,極少數出身名門。但是在亂世這個環境中才能展現出他們的能力,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一、武神趙子龍戰績略計

208年,當陽長坂坡,趙子龍七進七出沖陣救危主,又護得甘夫人,深得劉備疼惜。赤壁之後,趙雲參與了取荊南三郡,並代替趙範擔任桂陽太守。

213年,劉備帶著龐統、法正先行入蜀,而諸葛亮、張飛、趙雲是第二批入蜀的,趙雲率領一部分軍隊拿下了江陽、犍qián為。

219年,漢中之戰時,黃忠陣斬當眾修裝備的夏侯淵,隨後曹操親徵,開始與劉備對峙。趙雲擺下的漢水空營計,空城計是沒有的,但這出空營計也足見膽魄。也是這一戰讓劉備稱讚趙雲「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在軍中別號「虎威將軍」。

221年,劉備要興兵伐吳,趙雲站出來勸阻,並沒能攔下劉備,趙雲就接替了張飛的職責:都督江州。

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趙雲、鄧芝陳兵箕谷,在此被曹真擊敗,只是保證了沒有大敗。

二、常勝將軍個性所致

趙雲從小就非常喜愛練武,而且他並不像其他武將一樣是莽夫,他遇到事情善於動腦,不自滿,不逞強。為人「厚重」,在當時劉備平定益州時,打算封賞眾偉將士,但是趙雲此時卻潑了冷水:「益州人民,屢遭兵火,田宅皆空;今當歸還百姓,今安居夏業,民心方定,不宜奪之為私賞也」。就憑這一話得罪了不少同僚。

三、非名門望族

劉皇叔早期用人因為實力不行,也無人可用,就顧不上講究門第,但凡有能力的他都會重用。後來實力強大起來,就開始講究門第了,於是趙雲就不被重用了。

四、勢力單薄

在亂世之中,要想讓自己有分量,就必須要有自己強大的勢力,比如關羽張飛資格老,是創始人,而且本身家將眾多,有關平、周倉等人;還有其他人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在朝中只有趙雲單槍匹馬,所以就顯得人微言輕了。

讀者朋友們,感謝你們的關注,還有哪些原因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把皇族內衛都交給他了,信任到頂了,還不被重用?


我就納了個血悶了!你從哪看出來趙雲不受重用?第一歌曲唱的,雖未普金蘭,情義比桃園!關係沒毛病!

第二公孫瓚處借兵,獨借趙雲,能力的肯定沒毛病!

第三博望坡誘殲夏侯惇大軍,為何用趙雲?不用關張?說明趙雲在夏侯惇面前來去自如,能放低姿態,關張做不到他們能宰了夏侯惇,但絕對殲滅不了那麼多大軍,做不到能屈能伸!

第四當陽護送家眷財產,七進七出擋了曹操銳氣!呂布當年送女兒,都嗝屁了!整個三國演義幾人能行?算不算劉備諸葛亮對趙雲的信任與肯定?

第五 賠劉備於東吳赴宴周瑜,迎娶孫尚香!難道說明不了問題?

第六迎接諸葛亮七星壇,護孔明哭周郎,難道也說明不了問題?

第七諸葛亮六出祁山,五做先鋒大將,也說明不了問題?對!關張已死麼!

你說他不受重用,不就是沒能領大軍團作戰麼?但是又有幾次能絕對排斥趙雲不沾邊?說他不受重用純屬扯淡!可以定性他為御林軍統領,九門提督!作為一個一生百戰未曾一敗的人!整個三國演義有幾人?再一個客觀原因是,關張是隨劉備從一開始打天下的,手下的兵士全是關張統領,就算補充兵馬也是原兵馬擴充,對於半路孑然一身加入的趙雲,想擁有自己的大軍團,在那個時候是很難很難的,單就劉關張的關係來說,想分兵他們也是不明智的!後來劉關張死了!諸葛亮坐鎮才顯露趙雲的才華!可惜英雄已暮年垂危!


趙雲好比後來的姜維!諸葛亮收姜維後,逐漸退居二線,前線一直是魏延,王平,廖化,張翼,吳班,吳懿,馬忠,高翔,張嶷,馬岱等人。好苗子品質好,脾氣好當然保護留在身邊。趙雲


關鍵是禁軍之頭,主公丞相都捨不得放趙雲出去獨鎮一方,而趙雲聽話,從不做違背上級的事,可謂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反正都是為了重建大漢王朝,分工上受委屈吧,顯得不露山水,其實趙雲才略一點不比那四位差,甚至只有趙雲纔是常勝將軍。


趙雲屬於保安隊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