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風舞瓊花」為什麼絕後?

作者:趙新月

謝君邀請。

現代沒有臨文徵明書帖出名的書法名人,一個也沒有!

這就怪啦。為什麼有臨「二王」、寫米芾、學顏體的現代書法名家,就是沒有臨寫文徵明成功的呢?

這個問題有意思。為了回答你的問題,我先寫一下文徵明。寫文徵明小楷,我沒有多大問題。我就寫一下文徵明的行書吧。這是第一次寫他的行書,因為不寫一下,感覺不能回答好你的問題。這有點像中醫有時自己也嘗葯一樣。我為自己的真誠感動了。(開個玩笑)

昏燈下,我隨手大致臨寫了一遍文徵明的小字行書《胡笳十八拍》。把第一頁發上來,見下圖——

通過我對文徵明的研究,和本次對他的行書的大致體會,我知道了,為什麼寫文徵明沒有成功的書法家。注意,我只說文徵明行書。原因如下:

第一,文徵明的行書,是楷書鍛造出來的。看他的行書作品,往往摻雜著不少楷書。這還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他的行書用筆,完全是楷書的運筆方法。他的行書作品中,還摻雜很多草書(今草),就是草書,也幾乎是楷書的用筆,一筆也不苟且!你嘗試寫一下就明白了。現代行草書名家,絕對沒有文徵明的這個功夫!

第二,文徵明的小楷,註定了他的小字行書獨步書壇。他好的行書,都是小字行書,他的大字行書不好看,甚至有點俗。這就有意思了,為什麼他的小字行書寫得更好?因為他是以小楷做基礎的。他的大楷一般,小楷絕倫,於是註定他的小字行書,後無來者!今天的行書名家,沒有文徵明的小楷功底,可能大字行書不錯,但小字行書,弄不成!

第三,文徵明的功力,今人比不了。他少年時寫《千字文》,每日寫十遍,年年歲歲如此,直到生命晚年,依然不輟。今人肯下這個功夫嗎?

第四,他的老師太會教學了。特別是李應禎,和沈周不一樣,李老師堅決反對文徵明學蘇黃,他深知文徵明的臨摹能力太強了,這是優點,但更是缺點,因為極其容易成為奴書,故而讓文徵明「自創一派」。所以我們看到,文徵明早年取法太多了,從二王到蘇黃米蔡,到趙孟頫,遍學諸家,這為文徵明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文徵明又是個聽話的孩子,於是聽了李應禎老師的話,文徵明開始自創一體(這讓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想起單田芳講的童林傳,老師讓童林於五宗之外另創立一宗)。於是,戲劇性的創面出現了,文徵明寫出了「文體」,雖然這個「文體」,總體成就不如二王,但終於也名垂書法史。我們慶幸,二王大樹下沒有長出一根藤蘿,而是長出了一個與二王不一樣的鑽天楊!現在的書法名家,很少遇到這樣的老師了,所以不行。

第五,文徵明太正直單純了。他朝廷當待詔時與腐朽官僚合不來,寧王朱宸濠拉攏他,他把人家寧王當狗屎(也確實是狗屎),嚴嵩拜訪他,他卻不領情。這麼個人,真像《金裝四大才子》裏的那句口頭禪——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書如其人,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不禁感嘆,今天的書法家寫不成文徵明,那是必然的,你有文徵明的正直與單純嗎?別說是那麼大一個王爺,就是一個小老闆給個紅包,一些所謂書法名家的膝蓋就軟了,你怎麼學文徵明?再者,人家文徵明的先祖可是文天祥啊,遺傳基因好,品性基因好,書法基因也好!

第六,還有文徵明具體的技法分析。文徵明最好的小字行書,被譽為「風舞瓊花」,但並不是他所有的行書作品都這樣,字越大了,往往也就寫得不太理想。具體說吧,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分析他的技法,他的小字行書,豎畫,都很正直;橫畫,靠左側的都向上揚,右側如果有橫畫,最後一筆必然水平;彎折處理,儘可能把圓畫放開,作大空間,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給這種處理彎折的方法叫「掄圓了」!不過要注意,文徵明「掄圓了」是有底線的,非常像「帶著鐐銬跳舞」,這些都是文徵明行書的「結字技法」,這個技法,是以楷書為站樁的底子,以草書的圓轉為招式,自己創造出來的。「瓊花」就是這麼舞出來的。今人沒有楷書和草書的聯合功力,只能望洋興嘆。或者說,今人嫌跳舞不自由,於是打碎了鐐銬,也就打碎了「法度」。

好了,說了這麼多,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總結一句話。文徵明的小字行書,不是顏真卿那樣的黃鐘大呂,而是金盃銅鈴;不是王羲之的「骨秀」,而是自己的「骨俊」。今人有「骨」嗎?所以,我回答你——現代沒有文徵明!但是,我還要告訴你,絕對沒有不可能,如果真要有,那也是我——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不信,一年後,你看看我寫文徵明!

趙新月寫於野草書屋。回答完畢!

上圖:本文作者、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趙新月,一介書生,研究文史哲經藝,信仰馬恩列斯毛,有幾本小書行世


朱培爾 朱培爾,1962生於江蘇無錫。現任《中國書法》雜誌執行編輯、主編助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評委、中國書協會員、西泠印社社員。 書法篆刻作品入選全國首屆、二、三、四屆全國篆刻展,第四、五、六、七屆全國展,第三、五、六屆中青展,第七、八屆中青展任評委。其中第三屆中青展獲獎,論文入選第三屆全國書學研討會,獲第四屆全國書學研討會三等獎,任首屆全國篆刻理論研討會評委,參加首屆篆刻研討會任學術主持人,出版和主編《中國二十世紀書法經典/吳昌碩卷》、《當代青年篆刻家精選集/朱培爾卷》、《朱培爾山水小品集》、《當代著名青年書法家精品集/朱培爾卷》,2001年在廣東舉辦「豪逸情懷--朱培爾山水、書法、篆刻及藝術成就展」。

吳振立 吳振立 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南京市書法 家協會會員,中國滄浪書社執事,江蘇省國畫院特聘書法家,國家一級美術師。。 自學生時代起就熱愛書法藝術,自1986年以來共入選由中國書協或文化部 舉辦的國家級展覽15次,其中5次獲獎,培養的學生中有多人次獲全國書展 獎、其中一人蟬聯全國第六、七兩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一等獎第一名。 主要成果:參與編寫《中國書法名作鑒賞辭典》、《六體書法字典》。參加 拍攝被列為國家九五重點音像出版物的《當代書家50人五體創作實錄VC D》。97年香港藝術館建立當代書法陳列館通過中國書協向國內36位書家徵 集作品,本人行書作品一幅被選中。98年作品一幅收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書 法卷》。97年為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廳作大幅書法作品一幅。

朱關田 朱關田 1944年生,浙江紹興人。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書協主席。其書法以章草為根基,點畫渾厚,結體寬博,左旁右騖,有雄強之氣。主要理論著作為《中國書法史·隋唐卷》。

張榮慶 張榮慶生於1938年河北安國人。擅長書法及書論。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學委員會祕書長、中國書協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進修學院副院長、中國書協研究部負責人、編審。

李剛田 李剛田,1946年3月生,河南省洛陽市人。其書法、篆刻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國篆刻藝術展及其它國內外重要展覽活動。書學、印學論文多次入選全國書學討論會、全國印學討論會等重要學術會議。多次被聘為全國重要書法篆刻展、賽活動的評審委員。著有《隸書教程》、《篆刻教程》、《李剛田篆刻選集》第一卷、《李剛田書法選集》、《篆刻初步》(合著)、《李剛田書法篆刻集》、散文隨筆集《邊緣斷想》、《李剛田篆刻選集》第二卷、《中國當代篆刻名家精品集·李剛田卷》、《歷代印風·黃土陵印風卷》、論文集《書印文叢》等。曾獲首屆中原書法大賽一等獎、河南書法龍門獎金獎、全國篆刻徵評優秀獎、第四屆全國書法篆刻展覽二等獎、河南省首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中國書協中國書法藝術榮譽獎等。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篆刻藝術委員會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鄭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等。魏啟後 魏啟後,1920年生於山東省濟南市,早年就讀於北京輔仁大學中文系。課餘兼習書畫,受教於溥心畲、溥雪齋、啟功諸先生。他的書法學二王、初唐及北宋諸家。其真書多隸意,草書多章草法,行書近米元章。近作書以靈動飄逸、清新瀟灑見長,作品多被國內外博物館、圖書館、藝術館收藏,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山東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聶成文 聶成文,男,1946年2月出生,漢族,高中學歷,中共黨員。現任中國書協副主席,遼寧省文聯副主席,遼寧省書協主席。該同志擁護黨的文藝方針政策,熱愛文藝事業。多年來在主持遼寧書協工作,成績斐然。重視少兒書法後備人才的培養,大力宣傳遼寧老一輩書法家並推出中青年書法家羣體。曾參加第1至8屆全國展,1至8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展以及中國書協舉辦的各種展覽。此外還參加了中日書法家展、中國赴巴黎書法展等國際藝術交流活動。著有《加強基本功訓練是當務之急》等數10篇論文,出版《聶成文書法集》、《聶成文書畫集》。獲遼寧省政府文藝獎、中國書協創作成就獎。

於明詮 於明詮,別署於明泉、於是乎等,1963年生,山東樂陵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滄浪書社社員,山東青聯委員。1990年1月3日《青少年書法報>第1版刊出專題介紹。1991年入選全國第一屆書壇新人作品展覽,加入山東省書法家協會。1992年入選全國第五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1993年入選全國第五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入選全國第二屆書壇新人作品展覽;《青少年書法》雜誌第11期刊出專題"青年書家於明泉"。1994年入選全國第三屆篆刻藝術展覽;入選全國第一屆楹聯書法大展;入選全國第一屆正書大展。1995年榮獲全國第六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一等獎;《書法導報》1995年5月10日刊出作品專版及短文《一些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於明泉書法篆刻集》。1996年榮獲全國第二屆楹聯書法大展銅獎;入選全國第一屆行草書法大展;入選全國第一屆扇面書法展覽;《書法導報》1996年第1期刊出專題介紹,附文《獨白》;《書法之友》雜誌1996年第5期刊出專題"於明泉書法集評",著名書法家孫伯翔、張道興、郭子緒、華人德、叢文俊、吳振立、沃興華先生分別撰文評議。《書法導報》1996年7月24日刊出論文《對"書法新古典主義"的幾點質疑》。 陸家衡 陸家衡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蘇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其書法作品曾十餘次參加國家級展覽,並被多個專業機構收藏,1992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1998年被授予中國書法家協會「德藝雙馨」會員稱號。在半個多世紀的書法實踐中,陸家衡在勤學苦練、努力創作的同時,還抽出寶貴的時間,花費精力培養後學,當今活躍在崑山書壇的許多俊秀均受到他的精心栽培,為我市書法事業的發展付出了許多心血,受到有關方面的高度好評。

劉燦銘 1963年生,江蘇靖江人。1985年畢業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現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常務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刻字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江蘇省青年聯合會副祕書長、江蘇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國畫院特聘書法家、南京博物院特聘書法家、南京書畫院特聘畫師等。作品入選「全國第五、六、七、八屆書法篆刻展」,其中第五屆獲「全國獎」,入選「全國第四、六、七、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其中第四、六屆獲獎,作品參加「第一、二屆流行書風提名展」。四次舉辦「劉燦銘書法展」,作品多次被中南海、江蘇省美術館等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收藏。出版有《劉燦銘書法集》、《劉燦銘書法藝術》、《當代中青年書法名家字帖——劉燦銘行草書千字文》、《書法藝術教程》等,主編有《江蘇省青年書法家精品集》等。1996年獲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文藝「特殊成果獎」(部級最高獎),2002年獲第八屆「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江蘇省「新長徵突擊手」榮譽稱號等。

劉新德 劉新德,男,一九六四年生於山東淄博,現為中國書協理事、四川書協理事暨創作評審委員會委員。作品主要榮獲《全國第六、七屆書展》全國獎;《全國第七屆中青展》一等獎;《全國第二屆楹聯書法大展》金獎;《全國第一屆行草書展》妙品獎;《全國第一屆正書大展》優秀獎(最高獎);四川省「巴蜀文藝獎」一等獎。1999年出席「向祖國彙報」優秀青年文藝家創作經驗交流會,被中國文聯授予「優秀青年文藝家」稱號。 出版有《劉新德行書板橋詞》、《當代著名青年書法十家精品集·劉新德卷》。

劉顏濤 劉顏濤,1965年5月生,河南省安陽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安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 ,被中國書協授予「德藝雙馨書法家稱號。 作品入選一、二屆全國書法百家精品展、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四、五、六、七(提名獎)、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二屆楹聯書法展銀獎,中國書協會員優秀作品展。獲第三屆國際交流賽克勒杯中國書法大賽一等獎,新世紀全球華人書法大賽金獎。諸多專業報刊專題介紹。出版《劉顏濤書法作品集》。張富華 張富華1950年出生於開封,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開封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開封市美術家協會理事。

張錫良 張錫良 1943年生,湖南省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湖南省政協書畫室副主任李文崗 李文崗,字芳白,號夢鶴,1956年生,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重慶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全國第四屆書法家代表大會代表。 書法作品曾入選《全國第一屆行草書展》、《全國第三屆新人新作展》、《全國第三屆楹聯展》、《中日第七屆自詠詩書展》、《第七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等,並獲《全國第一屆正書展》最高獎、《全國第六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銅獎、《全國第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金獎、《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銀獎、《全國「三明杯」書法展》三明金葉獎、《中華「陸遊杯」書畫大賽》金獎、《「漁洋杯」全國書法大賽》銀獎。 其書法作品曾入編《中國美術全集(書法卷)》,並被《中國書法》雜誌作專題介紹。陳海良 陳海良,1968年生於江蘇常州,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師從尉天池、馬士達、周玉峯教授,1992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首屆書法本科專業,文學學士。現就職於常州書畫院。 行書獲全國第七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獎」、大草入展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行草書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提名獎、楷書獲全國第三屆正書大展「正書獎」、隸書入展全國第四屆楹聯書法大展、小草入展第二屆全國百家精品展、大草獲全國第二屆行草書法大展一等獎、小草獲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獎」。論文《楊維楨書法簡論》、《當今書法創作發展方向》入選《常州書法論文集》。《楊維楨書法與元代社會體制》入選全國第六屆書法論文研討會,出版《陳海良書法作品集》,在專業報刊發表論文,在常州博物館舉辦個人書法展,《人民日報》、《中國書法》等專題介紹。

陳忠康 1968年生於永嘉。 91年畢業後分配到溫州市博物館工作。96年辭職,專門從事書法教育工作。2000年調溫州師範學院美術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協創作委員,浙江省青年書協副主席,溫州市書法協會主席。 1987年獲全國首屆「峨眉杯」書法大賽一等獎; 1989年入選「首屆國際青年書法篆刻展覽」; 1990年入選「現代國際青年書法展」(日本盛岡市主辦); 1991年入選「全國第二屆篆刻藝術展」;入選西泠印社「第二屆篆刻藝術評展」;入選「建國八十週年臺北市國際書法展覽」(臺北市主辦); 1992年入選「浙江省二十一青年篆刻展」;獲「永興杯」省書法選拔賽金獎;入選新加坡「蘭亭書會雙年展」; 1993年入選「全國第五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獲溫州市人民政府文藝基金「銀鹿獎」; 1994年獲「首屆國際書法大賽」銀獎;入選「全國第三屆篆刻藝術展」; 1995年入選「全國首屆楹聯展」;參與撰寫北京大學出版社《書法文化大觀》;入選「首屆國際現代書法雙年展」;獲「溫州市十佳青年文藝家」提名獎;入選「全國第六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獲西泠印社「第三屆篆刻評展」邊款獎;獲「全國第六屆書法篆刻展覽」全國獎; 1996年獲浙江省首屆中青年書法展覽一等獎;入選「全國新概念篆刻展」;擔任中國美術學院「全國學院派書法講習班」授課老師;獲溫州市人民政府文藝基金「銀鹿獎」; 1997年入選「全國首屆扇面書法展」;第五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實力派書法家作品展;

1998年獲「全國第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一等獎;入選「全國第四屆篆刻藝術展」;《中國書法》第一期《淡淡的放縱——陳忠康的書法藝術》專題介紹;獲全浙書法大展「沙孟海獎」;作品編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篆刻卷》;作品編入《書法的未來——學院派書法作品集》; 1999年《書法之友》第四期《陳忠康書法創作筆談》專題評論;入選「九九中國書法年展」 ;入選「世紀之門:1979—1999中國藝術邀請展」; 2000年入編《全國中青年50名家臨摹實錄》;入選「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獲溫州市人民政府文藝基金「金鹿獎」; 2001年獲第三屆全浙書法大展「沙孟海獎」;書法專集《當代中青年10家作品集·陳忠康卷》。

高慶春 高慶春,1966年生,黑龍江人,中國書協理事、評審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書協副主席兼祕書長、《書法賞評》社長、黑龍江社書協篆刻委員會主任。擅長草書、篆書、篆刻,其作品入展全國第六屆、七屆書法展,全國第四、五、七、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第二屆篆刻展,首屆新人新作展,首屆正書大展(獲獎),首屆楹聯書法大展,懷素草行書法大展,首屆中國書協會員優秀作品展,全國書法百家精品展,中國(瀋陽)書畫藝術節-書畫家新作展,世界華人書法大展,西泠印社首屆國際書法篆刻大展等。獲全國篆刻藝術展銀獎、韓國東洋書藝大展優秀獎,黑龍江省青年美術書法展金獎。曾應邀赴日本、韓國訪問交流。九五年舉辦個人書法篆刻展,出版《高慶春書法篆刻集》。《書法》、《書與畫》、《書法報》、《書法導報》《光明日報》《月刊書藝》(韓國)曾專題介紹。被中國文聯評為「99全國百傑書法家」。2000年出席全國第四次書代會,2001年5月在韓國舉辦聯展。

康耀仁

康耀仁,1963年出生於福建惠東,藝名阿人,號樹焉齋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書協閩海印社社長,曾執教於中等師範近九年,1996年從中央美術學院研修後移居北京,現為職業書畫篆刻家。洪厚甜 洪厚甜,1963年9月出生於四川什邡。中國書法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評審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創作評審委員會副祕書長,四川省詩畫畫完特聘書法家,德陽市文聯副主席,什邡市文聯主席,什邡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書法作品獲「全國第五屆、第七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獎、「國家文化部第八屆全國羣星獎」。參加「 99《中國書法》年展」、「首屆流行書風提名展」、「經典與當代書風提名展」、「全國著名青年書法家世紀書風展」、「中國書法蘭亭獎展(特邀)」、日本國產經新聞「全中國代表書法家作品展」等展覽。作品被錄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書法卷》、《中南海珍藏書法集》等。1997年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洪厚甜書法作品集》。1996年四川省文聯授予「巴蜀文藝獎」一等獎,1999年四川省文聯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2002年中國書法家協會授予「德藝雙馨書法家」稱號。米鬧 米鬧,生於一九六七年,河南博愛縣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煤礦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作品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展、中青展、正書展、行草展、扇面展以及中國藝術節「國際書法大展」、「當代書法家代表作展」等重要展覽,被日本邀請為「全中國代表書家」之一。獲第六、其、八界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獎」、第三屆河南省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第一、二、三屆全國正書大展「優秀作品獎」、第四屆中原書法大賽一等獎、全國書法百家精品展「十佳優秀作品獎,並被首屆中國(天津)書法藝術節授予」書法十傑「稱號,被中國書法家協會授予第一屆」德藝雙馨「會員,並作為書法界六名代表之一出席第三屆中國文聯「德藝雙馨」表彰會,被中國文聯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2002年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作獎,被授予中國煤礦「烏金大獎」 李雙陽 李雙陽,江蘇淮安人,1977年生。1994年12月入伍,1997年9月考入南京藝術學院書法篆刻專業。師從著名書法篆刻家、博士生導師黃惇教授。2002年9月在南藝進修中國畫專業,主攻山水、人物,師從張友憲教授。現為中國書協會員,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 書法篆刻作品多次在文化部、中國書協主辦的大展賽中獲獎入選。曾獲武警文藝獎、第三屆全軍書法篆刻展唯一雙項獲得者。入展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第三屆楹聯書法大展,第八屆中青展,西泠印社第二屆國際篆刻書法展,參加「橄欖風」武警五人書法展,「江南風」吳門青年書法家十人展,「吳韻漢風」二十人書法篆刻展,獲中韓書法家交流展特選獎。參加全國首屆七十年代青年書法篆刻家提名展。倫傑賢 倫傑賢,1950年生,遼寧金州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評審委員會委員,遼寧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魯迅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大連市人大代表,大連市書法家協會主席。 書法作品相繼榮獲全國第四屆書法展一等獎,全國首屆電視書法比賽一等獎,全國首屆蘭亭書法大賽一等獎及遼寧省政府獎,大連市文學藝術最高獎「金蘋果」獎等。部分書法作品被中南海、中央電視臺、中國美術館、遼寧博物館收藏,書法作品曾入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展,首屆全國篆刻展,首屆全國藝術博覽會,中日代表書法展,香港中日書法交流展等國內外重大展覽,名字被編入中國美術年鑒,中國書法名人辭典等。

白砥 白砥,1966年生,山陰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書法博士。作品多次在國內大展中參展、獲獎,出版有《白砥書法藝術》等,友聲書社學術委員。 作為第一代書法博士,白砥有今天的成就,全靠對書法的熱愛和勤奮。1987年,白砥被浙江美術學院錄取,成為沙孟海等導師的碩士研究生。此後,他又成為章祖安先生的博士生。白砥對書法的理解,並不停留在「把字寫好看」這點上。白砥認為,書法並不是僅此而已,它承載的是中國人對自然、人生的深刻體悟和理解,是一門載「道」的藝術。白砥對書法和現代的關係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他說,古人和今人都言書法創新,但書法的本質不會變。書法的「傳統」和「現代」,決不是矛盾對立的。她是同條河流,或平緩、或洶湧。只有源頭充足,河道通暢,纔不至於使她走向乾涸、走向死亡。 白砥作為新時期在創作領域最引入矚目的書法家之一,自1996年攻讀博士學位以來一反以往咄咄逼人的氣勢而深居簡出,潛心研究與探索。其先後著述有:《書法空間論》、《歷代書法大師風格批評》、《王羲之作品解析》、《中國書法藝術圖典》等;在創作上繼《白砥書法藝術》之後,又出版有《白砥小楷集》及《白砥行草書二種》,可謂成果喜人。正是這種踏實的作風及義無反顧的探索精神,使白砥作品在林立的字畫藏市中脫穎而出,成為懂行的收藏家們寶愛的對象。韋斯琴 韋斯琴,安徽蕪湖人。1995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書法專業。中國書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安徽作協會員。 書法獲第六屆全國書法展「全國獎」、全國首屆扇面書法展二等獎、第八屆中青年書法展三等獎。參加第五、六、七屆中青年書法展,第七屆全國書法展、首屆行草書法展、三屆正書展、第二屆百家精品展。 2000年出版散文集《六月無痕》,榮獲2001年安徽文學獎。

王金泉 王金泉,中國書協會員,太和縣書協副主席。作品參加全國首屆新人展、第四、五、六、七、屆中青展,六屆全國展,首屆行草書展,首屆扇面展,二、三屆楹聯展,獲首屆楹聯展金獎,第八屆中青展二等獎,第二屆行草書展一等獎,八屆全國展全國獎.

張錫庚 1957年8月生於江蘇江陰,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常熟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常熟市書協副主席。 書法作品入選全國五、六、七屆畫展,入選全國三、四、五、六、七、八屆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入選國際和全國名家邀請展並獲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傑出藝術獎、中國書法蘭亭獎、全國電視大賽二、三屆二等獎。論文發表於《文物》、《中國書法》、《書法之友》等刊物。

出版著作和字帖有三種。《中國書法》、《書法》為其作專題介紹。《書法之友》為其舉行書法創作研討會,兩度應邀赴美參加"國際書法教育研討會"並作講學。劉月卯 劉月卯,號悟齋主人。1967年10月出生。現為衡水市政協機關幹部。中國書法家協會評審委員會委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

田紹登 田紹登,1967年10月生於湖南漢壽。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省美協會員,常德師範美術系副教授,常德市美協、書協副主席。 書法作品先後獲六屆中青展二等獎、七屆中青展提名獎、文化部八屆「羣星獎」銅獎、先後入選二屆新人展、首屆楹聯展、六屆全國展等,應邀參加歷屆獲獎作品赴港展、第五屆中國藝術節、當代實力派書法家作品邀請展,首屆「學院派」作品邀請展、首屆「流行書風」提名展等。《中國書法》《書法報》《青少年書法報》等均有專題介紹。 山水畫參加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60週年全國美術作品優秀作品展,並獲省金獎,入選跨世紀暨建國五十週年全國山水畫展、2002年全國中國畫展、「西部大地情」全國中國畫大展等。

袁紹明 袁紹明,筆名古嵐,1966年12月生,湖南漢壽人。 1990年畢業於湖南師大美術系,獲學士學位。1998年2月畢業於中國美院書法碩士研究生課程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美協會員,湖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常德師範學院藝術研究所主任,美術系副教授。 書法作品入展中國文聯、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第五、六、七、八屆中青年書法展,全國二、三屆新人新作展,全國首屆楹聯書法大展,全國首屆刻字展。第三回大韓民國華虹(國際)書藝-文人畫大展獲最高獎。全國第一屆風景名勝楹聯展獲特等獎。被湖南省教委評為「省高校青年優秀骨幹教師」,被省書協評為「湖南省十大青年書法家」並代表青年書協千萬韓國進行書藝交流。


現代有臨文徵明書法而出名的嗎?

而今臨帖,對於創作人,沒有窠臼一家書體風貌,而是眾家之長,很難看出某一家的筆意,一般出名的書家是自己的書寫筆墨形式,沒有趨似某一家的風格,僅僅從意法用筆上或多或少知其宗何體,

對於文徵明的書法屬於帖學晉韻與其它的書意的綜合,而今學習晉法,同樣具有一種宗脈,故也就很難分清是文徵明的筆意。

當然臨文徵明的書作的愛好者頗多。但是也很難有其真蘊,一般是臨摹形貌,因為不同的時代背景,差異的性情及文化修養,不會寫出同樣的形質。

因而學古人僅僅學習書法精神,筆意的侵淫,獲得筆法的了掌即可。不必要有一味追求形貌的酷似。當今的書法者更是明白了這個道理,已經沒有教條的方式而去追逐不輟。

文徵明的書法於今有一定的影響力,作品留世多,從中玩味,可以薰陶書法的情性美,有著積極的作用。

對於出名的書法家,追求魏晉風度,一般不從分流學習。而是直接到魏晉學習,而文徵明的筆墨應該是魏晉風格的繼承與變化。屬於分流支脈了。


文徴明,明代全才書法大家,詩文書畫無一不精。書壇令人稱道的四絕的全才,與祝允明、陳淳、王寵合稱吳門四家!書法諸體皆能,其書法頗採眾長,建已之風格,汲取,趙子昂的圓潤,歐陽洵的嚴謹,二王的飄逸,黃庭堅清秀勁挺,起筆露鋒見長,或露藏兼行,中鋒行筆,肌內筋骨均當巧妙,轉折方圓且粗細變化豐富,點拂波捺,筆筆勢到,處處有法,看他的字用筆珠圓玉潤,清氣拂面,剛強而不失婀娜,行勁處且姿媚於內,氣通神至,出神入化。

這樣一位全能的書法家,從其學者必定燦若繁星,大有人在。只是要問現代人中有哪些專攻其帖而出名的人有哪些,這確實不好回答。如果確切回答某某人臨其帖而名震書壇,勢必引起一些反對的聲音。因為現代大師都有博採眾長而師,不能說是臨某一位古代大師之帖而成。再則以個人書法水準來評定誰師出哪門而名氣最大,不足以令人信服,不專業也不權威! 師其帖而出名的歷史書籍中卻少有記載,不知何究!但這樣一位當代盛名,且文、詩、書、畫全能的書法家一定不乏真傳弟子!那就是他的兩個造詣不遜於父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兩個兒子。一個叫文彭,一個叫文嘉。

文彭(1497——1573),字壽承,號三橋。蘇州人,文微明長子。以諸生久次貢,授秀水(今浙江嘉興)訓導、擢南京國子監博,世稱文國博、文博士。著有《博士集》。文嘉(1499——1582),字休承,號文水。文徵明次子,彭弟。以諸生久次貢,授烏程訓導,擢和州(今安徽和縣)學正,著有《和州詩》《鈐山堂書畫記》等。文彭少從父學習書畫,他畫的墨竹直逼文同,山水則是墨氣蒼鬱,與文徵明有很相似的部分。他特別善於書法,他的書法學的是學習鍾、王,後邊又學習懷素,晚年全學孫過庭,而尤精篆隸」。他的真、行、草書及篆隸均「咄咄逼其父」,詹景鳳認為他「真行草並佳,寫的字體都有自己的想法,並因為自己的成就自成家,沒有在跟隨父親的步伐。在文徵明的傳人中,他是最有書法天才的一位,更難得有他這樣勇於突破其父之影響者。

文彭作為文徵明的次子與其父比較,大約是因時代不同,似比父輩更注重情趣,所以評者以為「才似勝之,工力遠不及父」。清人王文治亦云:熟不如父,而蕭散之氣則遠過之。」從這我們可以看出文彭書中透露出的才情風韻勝於文徵明。藏於天津博物館的文彭書《傲園雜興詩》,清簡神逸,以孫過庭《書譜》結法,是文彭的典型風格。文彭的書法時譽頗高,「索書者接踵不斷」,「先生手不停揮,求者無不當意」。

在受文徵明的影響,文彭亦長於篆、隸和刻印。這使他在文人印章藝術方面貢獻卓著,並將明前、中期文人實踐篆刻藝術的成就推向新的高峯,堪稱嘉靖後期最享盛譽的篆刻家。他以平和典雅的印章風格開啟了吳門印派,後人奉為金科玉律,又稱為「三橋派」,王毅祥、許初、王炳衡、何震、蘇宣等當時的篆刻家,或受其影響,或出其門,皆名重當時。隆慶以後,如朱簡之言:「自三橋而下,無不人人斯、籀,字字秦、漢,猗歟盛哉。"這是文彭在歷史上的重大貢獻,遂彪炳千秋,為一代宗師。

文嘉與其兄文彭比較,成就主要在繪畫上,他的山水繼承父風,亦工花卉、又善詩,精於鑒別古書畫,而且他的書法只有在小楷上輕情勁爽,宛如瘦鶴散不收。但也是文徵明的兒子,做的任何事情都少不了與他們的父親相比較,但在後人看來現在已經不低於文徵明瞭,甚至比他的知名度還要高,在文界的成就也不比他父親低!

文徵明的兩個兒子,文彭文嘉就是從小受其父親的影響,師從父帖有所作為最出名的代表人物。


文徵明書帖極多,現代臨其書者,出名的,形似者有之,而神似者幾乎沒有。究其原因文徵明是全能的書法家,而且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啟功 趙樸初 沈鵬 張海 孫曉雲 華人德 李剛田 儲雲 曹寶麟 陳振濂 何應輝 黃敦 劉正成 尉天池 石開 周俊傑 趙雁君 薛龍春 薛明輝 劉顏濤 林邦德 王鏞 聶成文 張強


文徵明的書法現代人寫的有點形似,但多屬自已風格,我認為現在好多書法家寫的字線條比古代人的美,古代人的書法只是借鑒參考學習,不一定死學才成,難首古人字寫錯了,咱也跟上錯。


不清楚,文徵明的字很俊,估計臨摹的不少。我臨過,感覺不錯。


小楷《離騷經》冊頁,作品自署乙卯年(1555年),此時文徵明已86高齡,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件小楷真跡每字不足0.5公分,一筆不苟,字字精爽,細膩而不纖弱,秀美卻不散漫,嚴謹又不呆板,令人嘆為觀止。


單純寫文徵明出名的書法家不多,但是學文徵明小楷的書家很多,寫文徵明成就較高的一位是清代書家居節先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