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情還真得問我們怎麼看!巴基斯坦自己的看法印度不當回事,沒有用,只能看著我們;印度看法想法很多,但是如果不參考我們的看法,就啥看法啥想法也沒用。

上一次印度吵著要建大壩還是在2016年,那一次我國的水利工程規劃正好要求掐斷雅魯藏布江上游的一條分支河流。這條分支流入印度的河水就臨時性斷流了。雖然對我們而言只是正常的水利工程項目,但是對於印度來說就是當頭一棒。要知道印度河的源頭還是在我國岡底斯山西麓,經過喜馬拉雅才流入印度國境的。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水資源紛爭從印巴分治的第一天就開始了。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佈獨立,印度當即切斷了從東旁澤普流入西旁澤普的運河河流,兩國從此進入戰爭狀態。直到1949年,在巴基斯坦同意向印度支付「水費」之後,印度才重新向巴基斯坦一方恢復供水。

到1960年,在世界銀行的斡旋之下,印巴兩國最終簽訂了《印度河用水協議》,雙方規定了六條從印度流入巴基斯坦的河流,巴基斯坦享有西線三條河的資源,印度保留東部三條河,這樣兩國也算相安無事了五十年。

但是一方面印度人口劇增,印度河又是一條「人神共享」的河流,污染極其嚴重。因此,印度也一直在尋找擴大水資源的利用。另一方面,印度治不了當年的「小弟」巴基斯坦,實在心有不甘,因此又重新考慮要把水資源提高到戰略武器的地位。基於這樣的考量,印度近年來一再揚言要退出《印度河用水協議》。

作為印度河源頭的國家,雖然我們和周邊國家並沒有簽署什麼「用水協議」,但是一直基於生命資源共享的原則,和鄰國都能和平相處。但是如果真有大國利用地處上游的優勢,對下游小國採取建造大壩分支截流的卑劣手段,那麼這件事,真的先要聽聽我們的看法了。


水是生命之源,拿別人的性命開玩笑,別人是會跟你拚命的

。此前印度交通部長(並非水資源部)表示要在印度河上游修建大壩,限制河水流向巴基斯坦。應該說,這是印巴兩國因克什米爾問題發生爭鬥以來,印度方面做出的最嚴厲威脅了,很可能導致印巴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印度河發源自喜馬拉雅山脈,流經印控克什米爾之後進入巴基斯坦,成為巴基斯坦最重要的河流。印巴分治之後,兩國就曾經因為印度河水的使用問題就多次大打出手,1960年雙方達成了《印度河水條約》,其後幾十年,這一條約得到了較好的執行,雙方雖有分歧,但是局勢得到了控制。但是上世紀90年代印度經濟改革之後,印巴之間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被迅速拉開。現在印度自恃國力強大,纔敢單方面改變印度河水的分配。

不過印度應該清楚,包括印度河在內的幾條主要河流都屬於國際河流,也都發源自其他國家。在2016年,別的國家在距離印度邊境數千公里之外的雅魯藏布江上游修建一座低壩,改善航運條件、發電,印度就大發雷霆,連連提出外交抗議。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印度公開叫囂,要把印度河河水引走,這種事情能不激起巴基斯坦政府和民眾的強烈反感嗎?對於解決印巴之間的分歧,難道會有什麼正面的作用嗎?

如果印度真敢這樣做,那就是逼迫巴基斯坦用更強硬的手段解決與印度之間的分歧。雙方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交鋒可能會更激烈,會有更多的印度軍人和普通民眾因此喪失。即便是在印度河水的分配問題上,印度也不可能自己說了算。印度在拿河水分配問題冒險之前,應該想清楚自己的上游是誰,自己的上游和巴基斯坦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恐怕印度的堤壩還沒有修好,上游的水庫就已經建成了,那才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印度河的水源威脅,是印度對巴基斯坦僅次於核威懾的第二大威懾手段。由於巴基斯坦的平原地帶的水源基本仰仗於印度河,而印度對印度河上游5條支流擁有控制權,所以這就意味著一旦印度斷流,將會對巴方1億多人的用水造成決定性影響。

▲巴基斯坦河流與水利設施分佈圖▲

由於南亞地區人口密度大,降水量無法滿足需求,所以南亞國家普遍是缺水國家。水資源也就成為佔據河流上游的印度威脅河流下游國家的主要手段之一,不光是對巴基斯坦,印度對另一個南亞國家孟加拉也玩「斷流」的手段。1975年印度在恆河上游建成法拉卡大壩後,直接對下游孟加拉減流斷流,此舉造成當年孟加拉農業收成銳減,對新上臺的該國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此次印度政府因克什米爾爆炸事件同巴基斯坦交惡導致威脅斷流的舉動,本質上是莫迪政府與其所在的印度人民黨為5月總統大選前提振低迷支持率而做出的民粹主義行為。目前莫迪因經濟疲軟導致支持率嚴重下滑,從當初的65%下滑到目前不足46%。而此次克什米爾爆炸事件無疑為莫迪打上了一劑強心針,所以依靠印度民粹對巴基斯坦強硬挽回支持率也是可以預見的。

▲印度河與恆河文明▲

印度河可以說是巴基斯坦的母親河,在3086公里的全長中有2320公里在巴基斯坦,灌溉流域達56萬平方公里,養育著河流下游近1億的巴方民眾。但由於英國殖民的歷史遺留問題,在1947年印巴分治之後,印度河及其上游的5條支流完全掌握在印度人手中,這引起了巴基斯坦人的嚴重不滿。

在國際斡旋並雙方討論9年後,印巴在1960年簽署了《印度河水條約》,該條約規定印度獲得拉維河、比亞斯河、薩特萊傑河這「東三河」的使用權,並且分配河水總量的20%。而巴基斯坦獲得印度河主幹道、傑赫勒姆河、傑納布河這「西三河」的使用權,分配河水總量的80%。

▲印度河及其支流流域▲

早在1985年,印度人就曾在屬於巴方的傑赫勒姆河上游修建水電站,最終因被巴方上訴到國際法院而被迫中止。但是在1999年,印度人則變本加厲的主動違反該條約,直接在屬於巴方一側傑納布河的上游修建帕戈裏哈水電站,遭到了巴方的強烈反對。雖然印度人給出的理由是修建的是水電站而不是大壩,但這卻意味著印度破壞了規矩,最終該水電站在2008年修建成功,並自此擁有了懸在巴基斯坦人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由於目前巴基斯坦地表水和地下水位逐年下降,而印度的恆河流域和印度河支流也滿足不了人口增長需求,再加上民粹主義莫迪政府和印度人民黨,所以未來印度或更加頻繁利用水源問題要挾巴基斯坦。


印度要在印度河上游修建水壩限制河水流入巴基斯坦可以說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霸權主義行徑。一方面威脅其他國家不準修建水壩攔截流入印度的河水否則就要炸毀他們的水壩,另一方面自己卻要修建水壩控制從印度流入他國的河水意圖以此迫使這些國家向自己屈服。

我們知道印度本是一個地理名詞可是英國的殖民統治卻將其糅合成一個國家,而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後卻繼承了其前殖民主子稱霸世界的野心和霸權主義行徑。印度一直都想要成為一個有聲有色的世界大國甚至是成為世界霸主,對於周邊國家也是頤指氣使不斷的蠶食他們的領土和主權儼然如歷史上的英國殖民者。

現在錫金已經被它吞併了周邊的鄰國也大多喫了它的虧,比如這次它想要以建大壩控制其水源的巴基斯坦就曾經被印度肢解成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兩個國家。所以說印度對周邊的國家那蠻橫霸道慣了,因此在修水壩問題上印度也是秉持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霸道作風。

但是印度的霸權主義行徑也導致了它和周邊國家的關係普遍不和睦。一些小國礙於印度的威脅那是敢怒不敢言,但是也在不斷的找機會尋求其他大國幫助其抵禦印度的滲透。而巴基斯坦等大國則不斷的和印度發生矛盾甚至是爆發軍事衝突,這些都讓印度自己感到不安因此拚命的採購軍備來壯大自己的軍事實力。

儘管印度號稱現在可以同時打贏2.5線戰爭看起來威武霸氣,但是印度為了發展軍備經常當冤大頭花高價買武器已經讓其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事實上如果印度懂得和鄰國和睦相處的話就可以節省軍費讓經濟更快發展了,而其想要修建從伊朗經巴基斯坦到本國的油氣管道也不是不可能。

總之印度如果和鄰國和睦相處的話絕對是好處多多,而絕不是像現在這樣整天提心弔膽窮兵黷武,不斷的威脅這威脅那的自己卻絲毫不顧及鄰國利益,到了真的和人打起來卻依舊有可能被揍的鼻青臉腫,所以說印度要控制和威脅截斷巴基斯坦水源的做法非常不可取,還是想想該怎麼和鄰國改善關係吧!


修了大壩印度也不敢做的太過分,中國可是在印度幾大河流的上游,我們不會坐看巴基斯坦被欺負的。

早在2016年印度就提出要截流印度河來報復巴基斯坦,而關於印度河的紛爭,從印巴分治以來就一直存在,1960年,在世界銀行的協調下,印巴雙方簽訂《印度河水條約》,為的是減少因用水問題而導致的爭端。

但是印度這個「偽君子」卻一直在背地裡使手段,不但啟動多項龐大的灌溉計劃,還在印度河上游修建了上千座不同規模的蓄水大壩,這就導致巴基斯坦用水量非常緊張。印度曾因克什米爾問題,幾次從上游截流,致使巴基斯坦農業嚴重受損,不過印度一直對外宣稱自己嚴格按照條約使用上游水量。

印度要想限制河水流入巴基斯坦,用不著等到現在,根據目前印度在該河修建的大壩已經可以做到了,這次再提出這個問題只是為了對巴基斯坦進行戰略威脅。印度要是想在河水上對巴基斯坦發難,首先肯定會遭到國際社會和亞洲組織的反對,其次還有中國的從中協調。如果協調不成功,也可能採取一些措施迫使印度改變決定,要知道這些河流的發源地在中國,你可以修水壩,我們也可以,印度應該充分相信中國修建大型工程的能力,中國提出過在印度河上游修建大壩也曾遭到過印度的嚴重抗議。除此之外,中國也和巴基斯坦在2017年的「一帶一路」峯會上就達成了一項合作,中巴斥巨資在印度河流域修建水庫,這樣將大大增加巴基斯坦的蓄水能力,減少印度在河水上對巴基斯坦的制約。巴基斯坦也在修建大壩希望實現水資源「自給自足」,中國肯定在資金、技術、人才上都沒有少幫忙。

所以從巴基斯坦內外兩方面影響因素來看,印度即使修建大壩也不會輕易截流,即使截流了,國內水資源能保證其有充足的緩衝時間。當然,中國對巴基斯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印度在河流上制約巴基斯坦,中國在河流上又能制約印度。

「劍在手,問誰是天下英雄?」劍在中國手裡,誰是英雄也不用多說了。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22日報道,印度交通部長尼廷·加德卡里在2月21日表示,印度政府決定在印度河上游建造水壩,從而限制印度河水流向巴基斯坦輸送淡水。他在自己的推特上寫到:「莫迪總理領導下的政府決定限制給巴基斯坦供應淡水。而是我們向東部的河流引水,以方便我們在查謨-克什米爾地區以及旁遮普邦的同胞們用水。」

印巴衝突由來已久,這個禍根早在1947年英國殖民者撤出英屬印度殖民地就種下了,在英國殖民者主導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簽署的《印巴分治》協議,導致信奉兩個宗教的人分成兩個國家,從而造成千萬人口的大遷徙,從而伴隨著種族大衝突和大屠殺,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大悲劇,數十萬人為此喪生,也有關於此次印巴衝突的電影,有興趣的可以查找看一下。

半個多世紀以來,印巴衝突問題一直都沒有斷過,特別是沒有解決好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問題,更是在國家層面上的衝突打的不可開交,為此打了三次印巴戰爭。小規模衝突更多了。可以說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仇怨基本上無解,每一次衝突都是想要制對方以死定的。

而這次印度政府打算在印度河上游修大壩,限制河水流入巴基斯坦境內,想要渴一渴巴基斯坦的決定的確太毒了,要知道印度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區都在巴基斯坦境內。印度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上游從印度境內流過,中下游都在巴基斯坦境內,巴基斯坦的淡水供應就看印度河供應了,印度政府這個毒招就是釜底抽薪,斷了巴鐵的水源,真是欺人太甚。

當然,近期印度政府的動作也跟印巴關係再次惡化有關,印度北部的查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造成了印度警察部隊45人死亡。伊斯蘭主義組織「默罕默德軍」宣佈對此次事件負責,而該組織領導人馬蘇哈·阿茲哈爾將總部設在巴基斯坦,從而引起印度政府指責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義組織,也招致印度一系列的報復行動。

而巴基斯坦是堅決否認,認為印度在沒有調查清楚事件的情況下誣陷巴基斯坦與恐怖組織聯繫到一起非常不妥,應當進行兩國聯合調查。

這也是印度管用的伎倆,只要自己國內有問題就能把黑鍋甩給巴基斯坦,這樣國內矛盾就能轉移,特別是對巴基斯坦執行限制措施就有了理由,限制供水的毒計也就這樣水到渠成了。不過我們不應該看著巴鐵這樣受印度人的欺負,印度人修大壩,我們也能修大壩。

印度的布拉馬普特拉河上游可在我們境內,我們也要給它改改道,讓水源留在自己境內,看印度還敢不敢逞能,也給巴鐵提供更多談判籌碼。

以上就是「大正」對該問題的看法。

都說美國總是搞雙重標準,看來印度也是將雙標玩的不亦樂乎了,並且比美國玩的還溜兒,別的方面沒追上美國,這方面這馬上要超過美國了。

我們在雅魯藏布江上要修水壩吧,印度就叫囂印度旱災全我們修大壩鬧得,印度缺水就怪我們;行吧,照顧你的想法,我們不修了,滿意了吧?印度呵呵一笑:並不滿意,你不修大壩,是不是想讓我們洪水泛濫淹死我們?真是神邏輯,身在下游,總之上游做啥都要說幾句,由於印度自己跟西方關係好,印度說的還成什麼國際輿論了。

換了印度自己在上游,就又不一樣了,管你巴基斯坦需不需要水,建大壩沒商量?什麼?你缺水?關我啥事?水從我這來,我愛咋用咋用,你確實愛咋辦咋辦,別找我辦就行~真是「霸氣」,身在上游,總之下游死活全與印度無關。

印巴兩國的分治,由宗教引發,分治後的敵對最開始由領土糾紛引發,到了今天已經不僅僅是領土紛爭了,水源之爭也是其中之一。不過印度是不是忘了印度河有一部分的上游在我們境內,不知我們要修個啥印度會作何感想?

印度處在下游,上游做啥都不滿意,但是翻個身變成上游,管你下游滿不滿意,自己建水壩沒商量。這做法,比美國還生猛,這麼猛,趕緊登基成為超級大國吧~

在我們的周邊外交中,印度如果是第二最難打交道的國家,恐怕沒哪個國家敢稱第一了。


俄羅斯衛星通訊2月22日報道,印度水資源部部長尼廷?加德卡里2月21日表示,印度政府決定建造水壩以限制從印度河流向巴基斯坦。

印巴水資源之爭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雙方圍繞著印度河的水資源已經打了幾十年的仗了。我們先看一下印度河的位置圖。

從圖上可以看出印度河大部分都在巴基斯坦境內,但是印度河有很多支流,絕大部分支流都在印度境內。印巴分治後,印度和巴基斯坦衝突不斷。只要兩國發生矛盾,印度就拿河流說事,威脅將限制印度河流量,讓巴基斯坦無水可喝。

雙方為水資源歸屬問題一直爭執不休,印度曾經幾次動手切斷了上游水流,給巴基斯坦的農業和人口飲水造成了很大的問題。直到1960年,雙方在世界銀行的調解下,達成了《印度河水條約》,暫時結束了紛爭。

根據這個條約,印度河被分為六條河流(一條主流五條支流),印度獲得了東邊的三條河流的使用權,巴基斯坦獲得了西邊三條河流的使用權。

但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印度開始在上游建設水壩,這遭到了巴基斯坦的強烈反對,但印度以「在上游修建徑流水電站不影響下游用水」為由拒絕了巴基斯坦的抗議,繼續在上游修建水壩,直接造成了流入巴基斯坦境內的河水水量銳減,讓巴基斯坦苦不堪言。

在建設水壩方面,一開始印度還比較含蓄,只在自己控制的三條河流上修建,但後來越來越有恃無恐,在巴基斯坦控制的三條河流上也開始修建水壩。自此,雙方簽訂的《印度河水條約》名存實亡。

面對印度咄咄逼人的態勢,巴基斯坦開始尋求解決之道,方法是在下游也修建大壩,這樣既可以發電,又可以在豐水期蓄水,防止印度突然斷水造成人造主義災難,這就是巴基斯坦的N-J水電站工程。但是巴基斯坦的這個大壩選址地區正好處於喜馬拉雅斷裂帶,巴基斯坦既無資金,又無技術,這時候患難見真情,中國兄弟出手了,雙方簽訂了合作開發建設N-J水電站的協議。主體工程於去年完工,並與九月份正式移交巴方。

這次印度再次提出在印度河上游修建大壩,其實是舊事重提,而且印度已經這麼幹了。這肯定會繼續造成巴基斯坦水量的減少,但從戰略上考慮對巴基斯坦影響並不大。

因為巴基斯坦是在下游,所以在水資源問題上,巴基斯坦無力制約印度。但巴基斯坦有中國這個鐵哥們啊,印度的確是在巴基斯坦的上游,但中國卻在印度的上上游。只能你印度建大壩,就不興我中國在雅魯藏布江上也建水壩。因此,中國可以大大方方的在我方河流上建多個大壩,只要印度敢切斷巴基斯坦的河水,我們就完全可以切斷到印度的河流,這就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首先,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真的不是一天兩天了,大家也都知道怎麼回事兒。其次是巴基斯坦確實搞經濟不行,而印度這幾年的經濟搞得還不錯。但是南亞這兩個國家的地緣環境決定了,印度要想壓倒巴基斯坦是沒太可能的事情。

所以印度這次忽發奇想,想把巴基斯坦境內最主要的農業灌溉水源印度河給斷了,這實際上就是想切斷巴基斯坦的農業命脈,從根子上動搖巴基斯坦國家的自存能力。

這一招看起來確實很妙,但是有沒有指望成功呢?這就真的要看了具體實際了。

這件事情真的分兩個角度來看吧,首先呢,印度河發源地是在巴基斯坦的朋友手裡。雖然那一片兒都是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和峽谷,對於這位朋友來說,實際上是沒有什麼必要折騰。但是如果印度真的想拿這個掐死巴基斯坦,這個朋友應該不會無動於衷。就算再不賺錢,把這條河的上游獅泉河給引到新疆的沙漠去搞灌溉吧,到了那個時候印度這一招兒究竟有多大用,就不好說了。事情的結果就是很可能沿岸的印度國土都要得不到灌溉。

這應該也算是一個幫了朋友忙的事情。確保自己的朋友能夠生存。

還有一點很重要,印度境內的另一條很重要的大河可有一半兒多都在這個朋友的手裡。這個朋友要是拿著那條大河認真修水電站,根據自己的心情關上閘門還是打開閘門,不知道印度會不會難受。到時候印度還沒有理油再來說什麼了吧?你能幹,我們為什麼不能幹?

就看著這一招,印度真的要幹到底嗎?

另外一點就是印度朋友自己的態度。只要看一看印度朋友們搞基建的速度,我們也可以想像一下,就算是巴基斯坦的這個朋友在崇山峻嶺裏繞著圈兒再挖一個大水道,把水引到巴基斯坦去。可能印度在崇山峻嶺裏的大壩還沒修好呢……

我們不得不說印度朋友總是有很多奇思妙想的。比如可以30年如一日的造坦克和飛機,比如一條航母都要下水三次,比如好多鐵路還是當年英國殖民者留下的,比如造了一條參水的準高速鐵路然後立馬撞牛……

他們的行動能力嘛,如果要跟巴基斯坦的這位朋友比賽,贏的可能性不大吧?


「在莫迪總理領導下,我國政府決定限制向巴基斯坦供水。我們將把東部河流的水轉移引流,以便向在查謨-克什米爾以及旁遮普邦的同胞供水。」

印度交通部長尼廷·加德卡里在推特上這樣寫道,本提問中的職位描述跟現實有出入,因為印度水資源部長是烏瑪·巴蒂。

印度交通部長如是說,導致大家有不少看法,比如有人擔心印度此舉導致巴基斯坦缺水,也有人覺得印度河源頭也可以建大壩。

視角落在印度人身上,那麼大家都是有道理的,既然你可以不讓水流入巴基斯坦,同理別人也可以不讓水流出青藏高原啊。

不過,印度部長的話還是有威懾力,畢竟印度河大部分的支流都在印度境內,印度一旦建大壩,巴基斯坦就會嚴重缺水。

印巴分治後,印度、巴基斯坦沒少為水資源爭吵,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擁有印度河上游的主要支流,而下游的廣大流域屬於巴基斯坦管轄。歷史上,印度曾經幾度切斷水源,給巴基斯坦造成重大損失。

1960年,印度、巴基斯坦終於簽訂《印度河水條約》,對印度河的水資源進行協調分配,大體上化解雙方的「水危機」。

根據條約的規定,印度得到東邊3條支流使用權,巴基斯坦獲得西邊三條支流的使用權。然而,潛在的一個問題是:印度一旦在上游截流,巴基斯坦就缺水。

印度人經常會拿印度河的水,作為對付巴基斯坦的「外交武器」,這一次也不例外。你覺得有沒必要,在印度河源頭建大壩,不讓淡水流入印度境內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