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QQ答疑碰見的常見問題之一:


家長:孩子六個月還不會翻身,怎麼練?

回覆:孩子趴的怎麼樣?

家長:一趴就哭

回覆:從幾個月開始試着讓他練習趴?

家長:三個多月兒保體檢醫生讓我們回去多趴趴,趴着頭也擡不起來,看着心疼,也就沒怎麼趴。

回覆:首先讓他適應趴,開始可以趴在媽媽的胸前,和孩子互動逗引擡頭;也可以趴在有坡度的墊子上,前方用玩具逗引擡頭;也可以趴大球上。平躺時手抓腳玩嗎?

家長:好的,我們試試。抓過大腿的褲子。

回覆:平時可以用健身架誘導腿擡高,或踝關節用彈力帶繫個鈴鐺。

家長:好的,謝謝老師

回覆:不客氣!如果手法操作上有問題可以到當地專業機構找治療師面對面指導或預約寶籃貝貝視頻訓練指導。





思考:

1.俯臥位的舒不舒服(趴的能力)可以成爲孩子想不想翻身的條件之一。


2.小月齡寶寶的家長往往沒有意識讓孩子俯臥位,或是糾結於什麼時候練習趴,每次趴多久。俯臥位是出生後前幾個月頭控完善前的重要環節,新生兒時期就可以俯臥位,正常新生兒俯臥位:胳膊貼近身體,肘屈曲,下肢也屈曲,臀高頭低,家長會擔心孩子壓壞、窒息……一般新生兒俯臥位頭是轉向一側的(除外肌張力低等特殊情況),避免了鼻和口貼着牀面,趴着時頭、頸、軀幹是抗重力的體位,前方通過聲音、玩具、人臉等誘導擡頭,隨着月齡的增長,頸部伸肌和屈肌可以同時收縮,頭控穩了,與此同時視野也逐漸擴大,孩子就願意趴着玩了。新生兒一般喫奶前或是喫奶後20分鐘到半小時趴一趴,每次趴幾分鐘。滿月後依據孩子個體差異可以適當延長俯臥位的時間。隨着頸部軀幹抗重力能力逐漸完善,俯臥位支點逐漸後移,上肢從負重中解放出來也會有更多活動,俯臥位對脊柱正常生理彎曲形成也是有利條件之一。俯臥位也爲坐和爬做準備。


3.帶養環境:有些家庭帶養人多,孩子抱的居多;有些放車裏躺着的居多。我們不應該人爲的剝奪他們自由活動、俯臥位的機會。應該給他準備一塊地墊或爬行墊,供他活動使用。


4.平躺時引導手能抓腳玩,會對翻身有利。


5.特殊兒童翻身還需其他條件具體分析。



柴雪靜  主管治療師

先後畢業於佳木斯大學康復醫學專業和北京大學醫學部臨牀醫學專業 , 工作十三年以來致力於0-3歲早產兒、腦癱、發育障礙等的康復訓練、評估和家庭訓練指導。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肢體殘疾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資深早產兒早期幹預治療師,愛在路上北京管理員。參編0-3歲兒童最佳的人生開端(高危兒卷)。

預約電話:400-6010-262


您可以在公衆號菜單欄【育兒工具】的問答欄目裏問問題,我和我的團隊會盡力回覆大家。 


1、 微博:@鮑秀蘭診室    

2、添加“讓寶寶更健康”微信號(id:baolanbeibei2005),更多專業醫生在線解答育兒問題喲!

往期精彩回顧
 


輔食與餵養   |   早來的天使  |   日常護理   |   疾病與護理   |   寶寶睡眠   |   早期幹預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