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金龍 西安報道

  平靜一時的光伏行業再起風雲。

  2019年3月6日,韓國新能源企業韓華Q-CELLS(以下簡稱“韓華”)發表聲明稱,競爭對手晶科能源、隆基股份及REC等三家公司侵犯了其鈍化技術專利,已在美國、德國等地對後幾家企業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對此,2019年3月21日,隆基股份方面迴應《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就上述韓華專利侵權案,公司並無新的消息需要披露,具體以公告爲準。不過,隆基方面曾在聲明中表示,隆基產品與涉案專利採用的技術方法並不一致,專利採用的是ALD技術,而隆基採用的是PECVD技術。

  隆基方面的觀點也得到了瑞士太陽能製造設備製造商梅耶博格(Meyer Burger)的認可。梅耶博格方面表示:“韓華聲稱基於使用原子層沉積(ALD)技術與隆基使用的PECVD技術並不相同,認同隆基聲稱的技術不受韓華指控的觀點。”

  侵權專利疑似“公共知識”

  所謂“樹大招風”。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生產國和出口國,中國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捲入此次侵權訴訟糾紛的隆基股份和晶科能源也正是全球光伏產業的領軍企業。

  根據統計機構Global Data的數據顯示,2018年,晶科能源位居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第一,隆基位居第四。而此次訴訟的發起方韓華位居第六。另外,晶科能源已連續三年成爲全球最大光伏組件製造商;隆基股份則是全球最大單晶硅產品製造商。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韓華此次侵權訴訟的矛頭直指中國兩大光伏巨頭,用意很明顯,就是想給競爭對手“製造麻煩”,但是目前的侵權訴訟理由還是略顯牽強。

  該業內人士指出,此次韓華方面發起侵權訴訟的Qantum技術正是近年來業界普遍使用的PERC電池技術。其核心在於通過減少背表面複合提升光電轉換效率,使其儘可能接近理論極限,具體方法則是“背鈍化鍍膜”。該技術在上世紀80年代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MartinGreen教授率先開發,專利早已過期。

  而“背鈍化鍍膜”所採用的材料和技術路徑均爲公共知識,甚至在該專利被註冊之前就被寫進了教科書和論文。韓華方面也只是在近幾年費盡周折買下了某個所謂工藝的歐洲和美國專利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