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的官話也就是所謂『』文『』,這是宋江待人處世治理梁山的一個謀略,他要以『官話』來鞏固自己的江湖地位,也是宋江精明之處。他要想服眾,號令眾英雄,必先正形自己,從自我為標榜,把自己塑造為正義,以『文『』』以仁義禮廉要求自己。把自己的形象高大化,智美化,把自己最正最純最仁的『偽善『』』推在眾英雄面前,要讓眾英雄從內心服他,隨他的意志來發號施令。他的『官話』在他治理梁山時,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眾英雄誓死效忠,這是他玩弄的一個權謀之術。只有他的『官話』才足以令眾英雄忌憚的,只有他的『官話』才能立足一方,稱霸一方,後來被賜御酒毒死,也就證實了他只是一個玩權術的陰謀家而已,並不是真正道義之士。

李逵的『偽傻』是他生存的一種手段,在亂世之中,以他的『偽傻』行走於江湖,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黑話』,為自己今後的生存之道開了一劑良藥,遊走於『官話』與『黑話』之間,尋求生存之道。

李逵的『』黑話『』與宋江的『官話』,正好形成最佳搭擋,宋江的『官話』需要李逵的『黑話』來襯託,遇到棘手之事需要李逵的『黑話』來解圍。李逵的『黑話』也是制約宋江的『官話』,李逵遇難之時也需要宋江的『官話』出頭,他們互相牽制,互相輔助。畢竟正面形象是能見天日,服眾的,李逵借用了宋江的『官話』為自己前途鋪路引磚,宋江借用李逵的『黑話』為自己的統治保駕護航。這就是玩弄權術的一個伎倆而已,達到各自需要的目標,『官話』制約『黑話』,宋江壓制李逵,『黑話』襯託『官話』,李逵輔助宋江,形同兄弟之情,誰也離不開誰。

宋江的『官話』與李逵的『黑話』,並沒有語言之分,為了各自的生存,使用的一種手段。他們只是為各自的目標結盟而已,結成兄弟只是他們相互利用的一個條件,在後來的故事敘述中,也證實了這一點,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兄弟。


宋江和李逵都是《水滸傳》中的人物,是108個梁山好漢中的其中兩個。

宋江,穩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是梁山起義軍首領。綽號呼保義,為人急公好義,常救人於危難時刻所以又號及時雨,人稱孝義黑三郎。

李逵,梁山排座次時,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軍頭領。性格暴烈,率真、豪爽、敢作敢為、膽大心粗,外號「黑旋風」。習慣耍一雙板斧。

雖然二人在性格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但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能成為兄弟,必然志同道合。所謂志同道合,就是往往有著類似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比如,他們聚義的宗旨都是「替天行道」,扶弱濟貧。但是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即使內在的價值取向一致,但由於各自從小到大所處的環境不同,經歷不同,所以每個人在性格、興趣等方面都會有自己特殊的標誌,進而就逐漸形成了各自鮮明的人物形象。


混混遇到江湖大佬,必然投靠。

不管官話,黑話,首先都是人話吧,都是山東人,說山東話吧?不是一個人說粵語,一個人說蒙古語吧?不是一個人說客家話,一個人說滿語吧?既然都是山東話,那就聽得懂就能交流。

而所謂官話和黑話的區別,其實無非是官話更加「文」一點,講究一點,更加的有規矩的,或者說書面一點。畢竟你不能穿著官服動不動來句「娘希匹」,「灑家戳爆你」這樣的話話,怎麼著裝也的裝出點風度,官威和莊嚴吧,不能那麼市井。

而黑話,其實說到底就是市井上的流氓、潑皮、無賴,山林中的盜賊土匪,河道上土霸,魚霸啥的為了顯得自己兇,自己橫,自己牛掰而說的一堆髒話,爛話,以及部分帶有暗號和江湖氣息的行話。

人學好三年,學壞三天,官話未必人人會說懂說,黑話也就是懂不懂罵人,這個誰不會啊?即使不會,簡單學習薰陶一下也能返璞歸真,二者之間那裡存在語言障礙啊。

況且這裡要知道,宋江宋押司是公務員,其實人家李逵也是啊,他們一個做縣政府祕書長,一個是監獄長,難道還能說不了話,還能懂不了?李逵混江湖,可他只是個無名小卒,說起來最多是幾個小混混不靠譜的頭子。可人宋江也混江湖,他混得確實大江湖,人稱「及時雨」結交了不少江湖大佬,在江湖上有響噹噹的名聲,儼然是江湖一位大佬啊。而且是一位極其擅長以義氣來收買人心的大佬。什麼江湖黑話人家不懂?黑白兩道通喫,才最牛。

李逵,一直想在江湖上混得有聲有色,想多殺幾個人,多闖點名聲,可惜一直沒機會,本人除了莽撞和殺人之外,別無所長,出去喫條魚還會被弄的差點淹死,可見真的是沒啥江湖地位。

這時候,剛剛好來了機會,遇到大佬宋江,這還不得趕緊靠上去。李逵除了腦子什麼都好使,天生的小弟和打手的角色,宋江有情有義,還得到收買人心,會經營人脈,會炒作,天生的大佬角色。

李逵遇到宋江就跟狗遇主人一樣,完全沒有抵抗力。宋江指哪他打哪,不需要腦子的,幹就行。所以,李逵即使不跟宋江,也會跟李江,更王江。這個跟說什麼官話黑話沒啥關係。


眾人拾材火焰高,我是東北總叨叨。

宋江說官話,李逵說黑話,兩人語言不同,卻能成為兄弟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

1, 宋江仗義疏財,忠孝之舉早已名聲在外。在那個崇尚忠義,孝道,哥們義氣的時代,宋江儼然就是江湖人物當中的正面典型人物。正是由於宋江數年來的苦心經營,使得他在江湖上的名聲威望極高,口碑極好。

當初李逵未見宋江之時就對宋江的事蹟有所耳聞,時長在言語當中流露出仰慕渴望追隨的想法,這一點能夠在宋江李逵二人在牢裏相遇時柴進的互相引薦言語當中得到驗證。說明李逵早就是宋江的鐵杆粉絲,宋江就是他的精神領袖。李逵打心眼裡相信跟著宋大哥這樣的好漢必定能有個好前程,將來榮華富貴的日子一定是少不了的。

2,宋李二人在語言上的確是各說各話,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其實在一些品質上還是有共同之處。比如說倆人都看重的孝道,忠義,為朋友兩肋插刀肝腦塗地在所不惜的豪爽性格。再者這兩個人因為看中的都是對方的人格魅力,而不是各自利益和錢財,也就沒有了常人普遍存在的交往之間的利益紛爭,所以能夠始終是一對好兄弟。

3,李逵無論從身份地位和江湖名聲上都不如宋江,但是宋江卻從來沒有看不起李逵,而是從見面的一刻起就稱李逵為「自家兄弟」並以銀兩相贈,解李逵的囊中羞澀之圍。

李逵當然很少遇到這樣仗義,名聲好,地位比自己高有學問有智謀的好哥哥,當下遇上怎麼能輕易錯失良機而不緊緊追隨呢?宋江為人豪爽喜歡結交天下英雄,李逵雖是一屆武夫,可是他心直口快,有錯就改放蕩不羈,自在灑脫的性格也是為宋江看好的,具有江湖好漢普遍應該存在的性格。

4,宋江由於有文化有公職有好聲望,所以日常為人處世必然是謙虛謹慎,處處小心,這樣的性格難免出現時長的抑鬱和感覺懷纔不遇,又無處傾訴苦悶憋屈的尷尬境遇。

李逵為人粗魯直爽,好打抱不平,膽大無腦天不怕地不怕,張嘴閉嘴「鳥皇帝」。這樣的膽量言行流露出來的豪爽自在痛快逍遙的性格也正是宋江不具備而又十分羨慕的。

宋江在江湖上的好名聲非一日之功得來,當然在為人處世,識人反面有獨到眼光。李逵這樣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關鍵又是一口一個哥哥的叫著,對宋江的吩咐視為聖旨的兄弟留在身邊,最不濟也能撐個門面,少受些不可明說的窩囊氣。

李逵呢,跟著宋江也算有了奔頭,就像李逵回家接母親是吹噓的喫香喝辣,大稱分金銀的好日子就開始了。

通過以上分析,總叨叨認為,李逵說黑話,宋江說官話,兩人語言不同卻能成為兄弟,主要是因為倆人沒有根本的利益紛爭,彼此受對方的人格魅力吸引,有著共同的理想和抱負,二人走到一起成為兄弟看似偶然實則是必然。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嘛!

各位看官有啥想法?


何為兄弟?

最原始的意思是一娘所生,是一家人,為了一個家庭的生存,完成家庭共同的目標,而一起努力奮鬥的兩個男人!

在逼上梁山這段歷史中,宋江和李逵都是逼上梁山的,為了擺脫官府的追殺,為了生存,之後都把梁山當作大本營、當作家,成為梁山上的一家人。為了梁山這個家庭的生存和發展,為了給黎民百姓一個安定繁榮的天下,他們自然就產生了共同的想法、目標。宋江利用謀略,李逵利用勇猛,相互支持,共同打拚,志同道合,自然而然成為兄弟!

所以,宋江、李逵雖然性格不同,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卻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兄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一句話: 黑三郎肯花銀子啊!


這樣的組合才更和諧,這樣的兄弟才長久。宋江在梁山信得著的人很多,可以毫無顧忌的使用的只有一個李逵。而李逵魔鬼的性子赤子的心思,基本上就是個藏獒的存在,認主怕橫,野蠻兇殘又天真爛漫。碰到了好人就是緝毒犬,可惜他碰到了宋江吳用兩個陰恨下作的小人,所以成了天殺星。


李逵是江湖中人士,滿嘴黑話,義字當先,敢愛敢恨,誰給錢花,就死心踏地為誰賣命,而且忠心耿耿,宋江正是看中了李逵這一點。宋江滿口官話,想當官必須招攬對他忠心耿耿的人,宋江又講義氣,為人仗義疏財,這點正是李逵喜歡的,所以兩人走在了一起。


各取所需啊,宋江只是用的著李逵這樣的人,,而李逵需要的是宋江的銀子,這纔是最真實的。其實宋江多次要砍李逵的人頭,雖然並不是真心,但對李逵多少是有點反感的,無奈只是用的著他。宋江是用銀子收買李逵,以至李逵到死都願意追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