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砍是個後起字,早期寫成坎。這個說法可能始於唐末五代的方言。

北宋張耒《明道雜誌》:「世傳朱全忠作四鎮時,一日,與賓佐出遊。全忠忽指一方地曰:此地可建一神祠,試召一視地工驗之。而召工久不至,全忠怒甚,見於辭色。左右皆恐。良久工至。全忠指地視之。工再拜賀曰:此所謂乾上龍尾地,建廟固宜,然非大貴人不見此地。全忠喜,薄賜而遣之。工出,賓僚或戲之曰:爾若非乾上龍尾,當坎下驢頭矣。東北人謂斫伐為坎。」

這個砍與坎同音。《康熙字典》引《篇海》注砍為苦感切,現在各地方音亦合此切。坎下驢頭就是砍下驢頭,指那個風水先生若非應對得宜,就要被朱溫砍頭殺死。現在北方還有一種服飾叫坎肩,因從肩膀處砍去袖子而得名。

砍可能跟「扻」有關,《集韻》苦感切,「擊也」。明末張自烈《正字通》以為此「與《詩》坎坎,擊鼓之坎音義相混」。也即砍來自擊鼓之聲,後來表示擊打,再表示砍斫。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