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界面新聞自最新發布的《2019中國光伏電站資產交易白皮書》(下稱《白皮書》或報告)獲悉,中國光伏電站資產交易未來將會朝向三個趨勢:第一,從增量市場向交易市場發展,行業集中度和整合會進一步提升;普通地面光伏電站趨於行業規模化整合,分佈式光伏電站交易將呈現多樣化發展;光伏項目融資方式將逐步成熟。

  界面新聞獲悉,《白皮書》爲普華永道中國與德國萊茵T V(下稱萊茵T V)歷時數月調研、撰文、發佈。該報告基於對中國光伏市場的回顧、分析,中國光伏電站交易的過往總結和預判等方面,成文成論。

  針對當前中國光伏市場的熱點問題,如未來幾年的增長空間、平價上網何時來臨,《白皮書》均作出判斷。

  該報告指出,中國短期內(2019至2020年),整體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減少,預計2019年、2020年年均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爲40GW左右。

  該報告看好未來分佈式光伏的發展潛力,認爲分佈式光伏2019至2020年新增裝機量將超過集中式。

  同時,該報告認爲,從發電側看,隨着2018年底國內第一個發電側平價上網項目成功併網,預計在2022年左右實現大規模平價上網。

  普華永道中國聯合萊茵T V發佈的《白皮書》指出,未來兩年中國整體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減少,這是其得出中國光伏電站交易正從增量市場趨向交易市場的重要基礎。

  普華永道觀察,由於市場歷年增量達,各類企業均以項目開發建設爲業務開展重點,交易並給主流光伏企業的發展重點,市場交易以路條爲主。

  不過,在“531光伏新政”之後,國內光伏電站資產交易呈現爆發性增長。數據顯示,“531光伏新政”後的半年時間裏,國內光伏電站資產交易容量和金額分別約爲1.30GW、89.27億元,均超過2015年至2017年三年交易量的總和。

  對此,普華永道中國能源、基礎設施及礦業併購交易主管合夥人翟黎明表示:“中國光伏市場的交易中樞正從傳統集中式電站逐漸轉向分佈式光伏電站資產。傳統集中式地面電站領域面臨存量電站的兼併與整合,而分佈式電站將面臨更多元化的投資者與更具挑戰的投資需求。我們發現,除了傳統光伏電站企業投資者外,基金、金融投資機構,園區/大中型製造業企業,甚至跨行業進入者,例如部分全球500強非能源企業,都有可能通過投資光伏市場,兌現使用綠色能源的社會承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