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常凯申旅德记(肆):1923~1924:改革之年(上)

来自专栏常公旅德记23 人赞了文章

前言:中考考完了,可以更新啦~以后更新速度大概稳定在一周一篇左右吧。。。

说明: 翻译版本相比原文有小幅度修改。原文来自国外某历史架空论坛,本人只负责翻译整理,对文章里提及言论思想概不负责,请酌情点击阅读。

配合本音乐食用更加~

Overture Menu - Andreas Waldetoft - 单曲 - 网易云音乐?

music.163.com
图标

下面是更新内容~


1923 ~1924- 改革之年(上)

第五段:

在成功控制了云南和广西后,KMT已经控制了南方三省。今年将是KMT巩固自己统治的关键之年。今年,KMT的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计划将要付诸实施,比如建立黄埔军校,发布ROC新的革命主张,或是为NRA建立一个大型的兵工厂。这些计划有助于加强他们的力量。

黄埔军校的建立

常凯申回到广东建立黄埔军校,他鼓励目前在NRA服役中的军官参加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为期6个月,旨在教授基本的步兵战术和指挥学,但是重点放在指挥学上。成功结业的学员将获得中尉军衔。一些有潜力的基础课程结业学员会被鼓励参加军事教学,或学习高级课程:炮兵,航空,信号等专业。高级课程又需要额外的1年时间,毕业生将会提升为上尉。潜力极大的学员将进阶「专业课程」,这将学习两年,当他们结业时,会提升为上校。无论哪一级别的课程,政治课都是必不可少的。

黄埔军校

军校的教官来自世界各地,在这里本土的老兵,苏联顾问,德国雇佣军和白俄流亡者组成了奇怪的组合。今年年底,还有一些著名人物来到黄埔军校任教,如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将军(Erich Von Ludendorf),他在常的朋友阿道夫发起的啤酒馆暴动(Beer Hall Putsch)失败之后来到中国。苏联则派来了布柳赫尔将军(Vasily Blucher)。他化名格伦(「Galen」)。

军校的意义在于它有望使KMT拥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军队,这是孙逸仙和常凯申所梦寐以求的。不过,这个学院在政治上开始分裂为左右两派,「右派」以鲁登道夫和常凯申为代表,而「左派」则由格伦和其他苏联顾问主导。

ROC的「新宣言」

在五四运动四周年之际,孙逸仙总统在广州向世界发布了新宣言。他宣称他的政府愿意联合世界上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并呼吁国际社会承认他的「以广州为基地的,真正合法并受到人民拥护的」中国政府。他谴责北洋政府,说他们是一群「陷入狂热之中的军阀」,并强调锅皿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在宣言中,孙中山发表了一系列「革命主张」,并阐述了他的「三皿主义」理论。

皿族主义

指「建立真正属于人民的政府」。在这个原则中,孙提出了他的理想,即以「大中华主义」来团结中国,实现「五族共和」,而不是「大汉族主义」。孙中山也模糊地提到「保卫主权」 - 但他在对西方列强交涉的过程中总是小心翼翼的。

皿权主义

孙认为,要建立中国的皿煮政府,举行通过人民选举产生的国民大会是关键。

皿生主义

即人民福利。孙相信中通过政府提供社会福利,人民将有望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甚至进入小康-尽管在现在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事实。孙预想在全国胜利后,启动土改方案,并资助学校和医院。

大多数洋人们对他的宣言不屑一顾或保持缄默,到年底,只有苏联,德国和义大利承认了孙逸仙的政府,但这仍然大大鼓舞了KMT ,同时,后者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它现在被人民寄予厚望,人们相信它能团结起这个在连年的军阀混战中濒临崩溃的国度。

军事改革

1923年,军事改革进一步加速。除了黄埔军校成立之外,野战医院也建立起来,广州还兴建起一个军火库。

装备标准化进展顺利,广州军工厂购买了德国委员会1888式步枪(Gewher 88)的生产许可,并进行本土化改造。自产型号被称为「八八式」,有时也称为「粤造八八式」,以与经典的汉阳造步枪区分开来。它们装有完整的防尘盖以防止灰尘和污垢进入步枪内部。(八八大盖)尽管早期的八八式居然会在射击中突然散架,但这些缺陷很快就在鲁登道夫和其他军事专家的努力下被解决了。重新修改过的版本因其的耐用和可靠成为NRA的标准制式步枪,被人们所熟知,甚至在某些地方一直服役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

广州兵工厂也开始生产一种标准型轻机枪,这种机枪是法国人绍沙轻机枪的改型,称为粤造一式轻机枪或「广州轻机枪」。修改后的版本修正了原版的明显缺陷,并发射7.92 x 57毫米的中国标准弹药。尽管如此,过大的后坐力仍然饱受诟病,而岭南的风沙也严重影响了武器的性能。不过这种机枪易于制造,这就多半弥补了在性能上的不足。因此成为NRA的制式轻机枪。

轻机枪和步枪的制式化对于广州兵工厂是一个考验,不过如果不出意外,一年即可完成,这将是一个重大成就。

外国杂志对NRA的报导

第六段:

下面是原作者的一段话:

我认为绍沙实际上是最适合ROC批量生产的。当然,这款枪很难使用,但生产它很容易,尽管是以刚刚起步的广州军工厂的生产能力,也能轻松胜任。请记住,常凯申有大约20万到40万部队,因此装备是个大问题 - 轻机枪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稀有的。虽然这是一种令人讨厌的枪, 但总比没有轻机枪要好。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影响NRA战力的主要因素不是装备(尽管这也很重要),而是训练,士气和后勤。现实位面中的NRA得不到军饷和组织,只要遇到失败,部队就会瓦解。常凯申对一次大战中德军士兵物质匮乏导致的不满和消极还记忆犹新,西线的经历促使他进行必要的改革,使NRA士兵的生活至少得到基本的保障。

时间到了1924年。中国KMT政府的中心工作仍是改革。他们打算在今年尝试进行土地改革,兴建基础设施,实行税制改革,并召开议会。同时,他们积极展开外交活动,并期望世界各国承认孙氏政权-尽管这不太可能。在军事方面,KMT建立了海军和空军。

皿生改革

一个全面的改革方案由宋子文亲自领导,这位才华横溢的财政部长跟随他的父亲-前一年去世的宋查理(宋嘉树)(译注:历史上他是1918年死的)的脚步,发誓要实现他们的目标。KMT开始了大规模的恢复治安运动,同时还打算组建农村合作社。革命性的变化在他们的领土上展开了。与一揽子雄心勃勃的计划相辅相成的是教育改革和税制改革。前者有助于为KMT赢得农村的支持,而后者则将令他们的财政稳定下来。这将采取征收土地税的形式,征收责任落在当地KMT干部身上(他们也给农民提供了土地使用权,并答应为他们的孩子提供教育 - 这样,农民就可以看到,他们的付出是有回报的。)但在城市中,土地税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在城市里,KMT征收个人所得税和进口关税。同时还有一笔小额的经营税(5%)。云南省大兴土木,建设和扩大矿井,还兴建起贸易用公路。这些改革都有利于巩固KMT政府的政权,并令他们得到一个坚实的财政基础。加上海外华人的大量捐款,政府终于可以做到收支两抵,尽管支出很大。而在外交方面,贝尼托·墨索里尼控制了义大利,他的新政权随后承认广州政府是中国的合法政府。

海军的建立

1924年,锅皿海军也初具雏形。舰艇大都是由商船改装而来,配备了武器。此时,海军中吨位最大,装备最完善的船只是清朝时期建造的「广甲号」巡洋舰(译注:历史上广甲号1894年触礁损毁)。这是一艘1300吨级的穹甲巡洋舰,配有一门6英寸克虏伯炮(150mm)和四门5英寸副炮。

黄埔军校增加了海军课程,它的教员来自五湖四海:有德国人,有特立独行的白俄流亡者,也有反苏的教授。

空军的筹备

中国空军的先驱无疑是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的冯如。在1912年的飞机事故中,他幸运地活了下来,并很快恢复了他的事业。多年来,他一直为孙逸仙服务,并且试图从锅皿政府那里获得资金,但其他优先项占用了本来属于他的经费,他的事业受挫。不过,今年他奉命带领KMT官员赴欧购买飞机。在1925年回国前,他还将拜访义大利,德国,法国,英国乃至苏联的飞机制造商。

下次更新:1925-改革的结束

如有意见请在评论区留言,喜欢的话就点个赞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