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豬年,吉祥如意的,今天跟着館長一起來看看藏在博物館裏的小豬們~

唐代 十二生肖陶俑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唐 彩繪十二生肖陶俑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遠在舊石器時代,豬的地位十分崇高,人們曾將豬頭造型融入龍的形象。玉豬龍應該是最早的龍的形象之一,玉豬龍頭部和豬頭部很像,還有個小小的獠牙,它的嘴還有褶皺。

紅山文化(距今6000—5000年前)玉豬龍 遼寧省博物館藏

一般從側面看,這個“龍”的上嘴脣就翻起來了。考古學家認爲,玉豬龍是從豬的形象演變過來的。在紅山文化之前,這個地區的人已經非常地喜歡和崇拜豬,他們甚至已經把豬神化了。

紅山文化(約公元前3500年) 玉豬龍 大英博物館藏

新石器時代 豬形陶罐 南京博物院藏

新石器時代晚期 豬形陶鬹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漢代 陶庖廚俑 成都博物館藏

這件陶庖廚俑是爲墓主人準備膳食的奴僕,案板上的豬頭,狗頭,帶蹄牛腿,魚等肉類食物。

魏晉時期 殺豬壁畫

陝西郝灘東漢墓壁畫中鼓瑟的神豬

1973年浙江餘姚縣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黑陶豬紋鉢。高11.6釐米,長21.7釐米,寬17.2釐米,浙江省博物館藏

這件豬紋鉢爲研究河姆渡文化的陶器製作提供了實物資料,也使人看到了七千多年前豬的模樣,說明當時已飼養家豬。

古時有用豬形做爲裝飾。

戰國時期,一款便攜酒具盒,設計水平就今天看來也是非常的新潮,盒身爲雙首連體豬形,四足蹲伏,爲神話動物“並封”的形象。兩端的把手呈豬嘴狀,真是裝飾與實用的完美結合。

戰國 豬形漆酒具盒 荊州博物館藏

晉(265-420) 青瓷褐彩豬首壺 2001年鄂州周家堖26號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藏

西漢 陶豬及豬圈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漢,綠釉豬圈,長16.5cm,寬15.5cm,高20cm 故宮博物院藏

在漢代的陶塑中,經常能見到豬圈與廁所建在一起,這種情景如今在一些農村院落依舊能見到,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更方便地收集灌地的肥料...

漢,綠釉豬圈,南京博物院藏

東漢 廁所豬圈 南京博物院藏

晉 青瓷豬圈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漢,豬形玉握,故宮博物院藏

漢代 ,豬形玉握,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藏

西漢 石豬 1956年湖南省長沙市南門外出土 國家博物館藏

壽山石雕豬 南朝(公元420-589)福建博物院藏

漢,陶蹲豬,長8.8cm,寬10.5cm,高3.4cm。故宮博物院藏

隋,深黃釉臥豬,長13.2cm、寬4.5cm、高4.5cm,故宮博物院藏

隋代的陶匠塑造了這尊生動的野豬形象,表現豬懶洋洋的一面,相當寫實。

唐,黃釉陶豬,河南博物院藏

北朝 陶臥豬

北齊 陶臥豬

元,陶臥豬,首都博物館藏

元代 黑陶臥豬 內蒙古博物院藏

商代 豕形銅尊 湖南省博物館藏

西周 豬尊 通高22.4釐米,通長39釐米。2000年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113號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東漢 陶豬 1951年河南省輝縣百泉出土 故宮博物院藏

宋 鐵豬 浦城蓮塘墓出土 福建博物院藏

清晚期 泥制豬,長7.5cm,高3.8cm 故宮博物院藏

民國 墨晶小豬 南京博物院藏

豬不僅周身是寶,而且生育能力很強,代代相傳~

隋唐,陶母子豬 河南博物院藏

北朝,陶母子臥豬,長19.5cm、寬8cm、高10.5cm。故宮博物院藏

北齊 陶母子臥豬 安陽博物館 藏

壽山石雕豐產豬 現代 福建博物院藏

豬既然是財富的象徵,存錢再好不過了。

清代 鑄鐵豬形存錢罐

關於生肖豬的文物裏,圓明園豬首可謂命運多舛。

圓明園豬首 保利藝術博物館藏

博物館裏的小豬們是不是也不失可愛,一起來曬曬你在博物館裏見過的豬豬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