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羅大佑,的確不具備歌手的音色和技巧,但他們是真正的「藝術創作者」!

是大師!

是華語樂壇教父!

教父級的只有他倆了!

(能否不要再提黃霑、林夕、黃家駒?他倆很牛,但還有齊秦張宇童安格張雨生邰正宵等人好不好?)

敲黑板劃重點:大師的資格如下:能作詞,作曲,精品大量,傳唱百年,本人還能撿適合自己音色的唱上幾首自己的作品而令人忘了原唱甚至不需要原唱。

試問還有誰?!

要噴的小盆友,你先止住,先去百度一下這倆大師的作品再來評論,絕對有你想不到的發現!

比如:「咦,這首經典的老歌居然是他作曲的?」

「我擦,歌詞原來是他寫的啊?」

「暈,我是不是太高傲了,這倆人真是神。」

「原來我心中的偶像是他的弟子?啥?我偶像的偶像是他倆?」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是思維著的聲音。是道德胚胎的源泉,是靈魂的完美表現,能感動激發人的熱情。

羅大佑和李宗盛都是華語樂壇豐碑級的音樂教父!兩位嗓子雖然不怎麼好,可唱歌得走心,歌的詞曲都是自己創作的,都有自己的靈魂在裡面,所以在唱時很容易走進歌裏,唱出歌的內涵來。羅大佑唱的《童年》和《光陰的故事》,那就唱到人們心底去了,很動人。李宗盛唱的《愛的代價》和《山丘》,也是唱到了心坎,特別感人。一首《再見》,羅大佑和李宗盛都唱哭了,觀眾自然也是感動得哭了。唱歌不只是吼吼調子樂呵樂呵,而是得用心和靈魂去品味歌本身的味道,才能打動人心!

兩位都創作了很多經典歌曲,自己的歌自己唱,他們都是在用靈魂唱,自然觸及到了聽眾的心扉和靈魂,讓人充滿了一千種心靈的感受,比言詞更要好得多。(原創)


謝邀,個人覺得吧 他們的嗓子的確不好,可別人唱不出他們的味道,比如亞細亞的孤兒或你的樣子非得羅大佑才能唱出那種自然的滄桑感。老男人的歌是聽味道的,比不了唱功,比如李宗盛的鬼迷心竅、山丘……他們唱的歌都是有感而發,好似看透整個人生,就像再講一個很久遠的故事一樣,娓娓道來,很有味道。


歌者往往是歌曲的二次創作,是對歌曲理解表達的呈現。羅大佑唱自己的歌是直接表現歌的意境,他本人雖然噪音不是太出色,但表達情緒足夠準確,並能展現難得的蒼桑感,蒼桑得又那麼有道理。李宗盛為很多歌手量身創作了很多經典歌曲,比如趙傳的《我是一隻小小鳥》,張信哲《愛如潮水》,從辛曉琪,到梁靜茹,林憶蓮就更不用說了,這些人唱出的是經典,李宗盛自己唱還是不行。


羅大佑、李宗盛嗓音是獨特,都具有那種滄桑感,也都被音樂界推崇為教父級人物,而且都經歷情感婚變,您說感覺他們創作的歌曲現場唱比原唱聽著舒服,您肯定是他們的狂粉,那只是您自我良好的一種感覺,雖然他們是作詞作曲之人,但不見得他們唱的歌曲一定比原唱好聽,不是所有歌曲都適合他們演唱。一個熱情的人好似一輪太陽,把光芒照耀在每個人身上,好和壞是比較出來的,眼界狹隘的人自然不知道,好的之上有更好的,不看壞的也感覺不出好的可貴,換一種眼光,換一種心態,重新審視過去,一切都將大不相同,不要和別人去攀比什麼,只要你相信自己是優秀的,那麼你就是優秀的,無論是現場演唱還是原唱的歌曲,都很好聽,只是每個人欣賞和喜歡的歌曲程度和理念不同而以。說的對與錯敬請諒解!多謝邀請!


唱的是感覺是格調,並不是聲音,我並沒有感覺誰的聲音好,誰的聲音不好,只是符合你現在的處境才能聽出感覺,還有一種是聽的流行,不管好聽不好聽,只要流行就聽,像沙漠駱駝,什麼啊這是,我就沒聽出來這是啥,只不過在抖音裏總唱,聽的我看到這歌連內容都不想看,我倒不是說這歌不好,人家辛辛苦苦創作,出版,我還在這噴,不好,可能我還沒到人家那種意境吧。


華語樂壇殿堂級的現場歌手!

實力滄桑歷練時間見證一切!


羅大佑 光陰的故事,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李宗盛 鬼迷心竅 是一個中年男人對人生的感慨,年少無知,很多事情未曾經歷,但聽他一曲,就會愁腸百結

年少不拒浪潮,再聽已入浪潮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之已是不惑年


得心應手


李宗盛唱的蠻好聽的呀,羅大佑唱的我確實欣賞不來,可能是我個人鑒賞能力的問題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