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貌似数据机房发展迅速,到处都是数据中心,各种云。先不来讨论这里面有没有泡沫,但是未来的互联网的发展应该是越来越快的,云计算 工业4.0 AI 智慧城市等等,这些的发展肯定是离不开数据中心的,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实对我们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毕竟也是给我们带来一份工作机会。

所以我们来谈论一下数据中心的工作和行业未来的一些发展吧。(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先给数据机房分个类:

  1. 主要给客户托管类,第三方。如国内的万国数据 长城宽频 鹏博士等
  2. 主要自用类,通常给自己用,也会卖云服务。例如 腾讯 华为 阿里 百度 各种银行证券类企业。
  3. 运营商类 ,这个就没什么好说了 。移动 联通 电信。

关于数据中心的工作也大方向也可以分个类:

  1. 数据中心的建设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网路建设)
  2. 数据中心的运营(包括基础设施运维 网路运维 伺服器运维)

我们来看数据中心的生命周期: 建设和测试基本是1-2年 运营则是5-20年不等,由此来看运营则是占据了数据中心生命周期的大半部分。

建设方向一般都是电信设计院,或者大型的集成公司 和一些咨询公司。这些公司基本都是承担设计和规划方向。根据甲方的需求来给你提供方案。

当然建设类还包含施工类,就是土木 电力 制冷等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内这种通常好像都是层层外包吧。一些大的集成公司中标,然后在转包等等。

运营类则是涵盖著基础设施运维 网路运维 伺服器运维 这三个大的方向。由于自己目前在基础设施 里面,对其余的两个方向不是很懂,所以就不来讨论那两个了。

运营类见过的一般都是甲方和驻场这两种。

甲方比较好理解了,比如百度有个机房,他的机房需要运维管理,他招个工程师过来运维,这个人通常就是甲方员工了。

驻场运维:通常是第三方公司派驻到甲方数据中心工作,例如一些第三方代维公司和一些卖设备的厂商。简单点来讲就是外包。

一个标准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行基本上函盖著 电力 制冷 安全 这三个大的方向,由于数据中心的运行特点,一般都是全年无间断运行,所以一般都有7*24 的值班人员。所以一般都是 这种架构:

DC 经理 - 专业主管- 现场值班人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