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超过 20 亿条推特的研究分析显示,当人们判断天气状况是否“不同寻常”时,主要依据的是自己对过去 2~8 年的天气的印象。研究人员指出,我们会很快在心理上对极端天气习以为常,这最终将导致全球变暖问题被忽视,发生“温水煮青蛙”的悲剧。

来源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撰文 Kat Kerlin

编译 MQ

审校 刘悦晨

编辑 戚译引

什么样的天气会被人们认为不可思议?这种观点何时会发生变化?这又如何体现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看法?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科学家们通过分析推特(Twitter)上发布的 20 多亿条推文研究了这些问题。

这项研究于 2 月 25 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研究指出,人们对他们所认为的“正常天气”只有短暂的记忆。平均而言,人们对于“正常天气”的判断仅建立在对过去 2~8 年的天气的认知上,但这种与(长时间的)历史气候脱节的认知可能会误导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看法。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环境科学与政策系助理教授 Frances C. Moore 指出:“我们会很快对本不正常的情况习以为常,这是很危险的。如果我们倾向于忘记大约 5 年前的天气状况,那么现在虽然我们正在经历着极端的天气,也并不会感到不对劲。”

Twitter 趋势

为了得出更准确的结论,研究人员通过分析 Twitter 上的推文,来量化一个亘古不变的消遣话题——谈论天气。

为了确定怎样的气温让人们发表了关于天气的推文,研究者们对 2014 年 3 月至 2016 年 11 月期间发布的 21.8 亿条具有地理位置信息的推文进行了抽样调查。他们发现,人们喜欢在一年当中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气温发生异常时发文,比如在一个特别温暖的三月或者在一个极其寒冷的冬天。

然而,如果同样的天气年复一年地持续,那么推特上关于这种天气的评论就会减少,这表明人们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开始对这种天气变化习以为常。

温水煮青蛙

Frances C. Moore 表示,这种现象是“温水煮青蛙”寓言的一个典型体现:一只青蛙跳进沸腾的热水中,它会立即跳出来;相反,如果青蛙待在慢慢升温至沸腾的水中,它就不会跳出来,最终被煮熟。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这个故事尤其适合警示人们:不要对因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持续变化习以为常。

青蛙和平底锅。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用于衡量正面和负面言语的情绪分析工具为这种“温水煮青蛙”效应提供了证据。在不断暴露于历史极端气温后,人们特别关注天气的推文变少,但在总体上仍然表达了负面情绪。极冷或极热天气似乎仍然会令人闷闷不乐或情绪暴躁。

“我们发现,人们仍然厌恶极端天气,但人们已经不想再谈论它了,” Frances C. Moore 说,“这就是一种 ‘温水煮青蛙’效应。人们似乎已经对本想避免的天气变化习以为常。但人们不去谈论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情况不会变得更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