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大河剧-真田丸.jpg

真田赤备.jpg

真田丸示意图.JPG

真田丸2016再现.JPG

信长之野望创造地形图.JPG

名胡桃城.PNG

真田幸村妻妾.JPG

桐.JPG

六文钱.JPG

月薪娇妻之五円钱.PNG

NHK 2016大河剧《真田丸》有感

    真田氏的简介前文已撰,再补足真田幸村之后的发展:1614年始终不愿正式臣从德川幕府的丰臣家开始招募各地浪人,幸村也逃出九度山进大坂城为秀赖将领,德川家亦找到口实挑起「大坂冬之阵」,但幸村主张主动攻击的战术遭否决后,遂于大坂城南方筑半圆突出的「出丸」(瓮城),此便为知名的「真田丸」。幸村更挑衅德川军,并运用真田丸的形势以铁炮于「真田丸之战」中大败前田利常、松平忠直、井伊直孝等军,但丰臣家随即议和且中计遭拆除护城河与含真田丸在内的外墙,德川家康在遣信繁叔父信尹以信浓10万石诱降遭幸村拒绝后,随即于1615年发动战国最后战役「大坂夏之阵」,此时丰臣军败象已露,幸村先是成为「道明寺之战」的撤退断后部队,之后更决定孤注一掷,对家康与秀忠的本阵发动突击,遂投入「天王寺冈山之战」。占据茶臼山的真田军下山正面突破松平忠直军,与毛利胜永再破第二、三阵后直逼家康本阵,击溃家康旗本迫使德川家本阵坏灭,家康策马而逃,但最终因战损过大,兵力锐减遭重整军势的松平忠直等军合围,全军阵亡,战死沙场,仅留下「日本第一兵」,无愧「六文钱」(六文钱为渡阴阳分隔之河三途川之船资)视死如归的家纹名号。

    幸村嫡长子真田幸昌同样殉死丰臣秀赖,大坂城沦陷,丰臣家灭亡,但幸村的后裔多有留存,较知名的为三女阿梅与次子守信,由幸村托孤于伊达家名将片仓重长,阿梅甚至成为重长的继室,守信则由伊达家保护,先以片仓守信之名为仙台藩片仓家臣,守信之子辰信复姓真田,以仙台真田家延续至今。

    剧情前半部明显主角是昌幸,只是真主角幸村还是要让他出来历练一下,所以安排一些养成剧情,让幸村与信之见识到何谓战国乱世与谋略真谛,以及国人众求生的阴暗面。也因幸村出生在于战国后期,许多重要事件常无法参与,史实也较缺乏,却给编剧许多发挥空间,但大河剧编剧必采「乱入」手法散发主角威能,竟让幸村成为劝服北条氏政的要角,整个把黑田官兵卫的功劳抢走也太过分。而本剧的重点当然在真田父子与兄弟之间,身处于乱世,最终不得不分道扬镳的悲壮故事,但我对幸村与秀吉的相处故事最感深刻,不完美的丰臣家臣团、日渐衰老蛮横的秀吉却让幸村找到自己的定位,一名无法继承家业的次子首次强烈感受到被需要,更透过与秀吉的朝夕相处与改写秀次事件,让幸村在丰臣家的角色更为吃重,终让幸村潜移默化彻底成为丰臣家的人,忠心不贰,埋下真田家分裂的伏笔。

    不过真田丸剧情的酝酿也颇长,至30集都未到关原合战,不过真到期待已久的「第二次上田合战」时竟轻描淡写地结束,虽还是能展现真田昌幸运筹帷幄的实力,但完全没有再次击败德川家的痛快淋漓之感,仅有昌幸得到石田三成允诺信浓、甲斐两国时握拳的喜悦相当可爱而已。

    而幸村的主场「大坂之阵」,编剧刻意强化幸村并非一心求死的悲剧英雄,而是要透过智勇,力保丰臣家,且透过幸村散发的希望魅力,「感化」大坂浪人众,愿为丰臣而战,结果却遭疑心病重的茶茶猜忌浪人,坚持笼城,失却丰臣家一线生机,而剧中也再现「真田丸」,不过战阵场面还是太小,而且用室内景交替省钱,但至少幸村终于有自己的城,而且真的指挥一场大战!之后的女女谈判虽有趣却暗藏凶险,丰臣人才库毕竟不够,不过议和中计后丰臣上下没有失去信念,齐聚在幸村身边的画面极为感人,但幸村仍是无力回天,在浪人众不停战死之时,以舍身姿态直扑家康本阵,孤注一掷,但最终功败垂成。

    至于女角部分,幸村首位侧室领便当得太离奇,而正室春(松冈莫优)超适合演这种个性倔强,爱吃醋的怪怪美少女,而且好耐看,越看越美,每次戳洞我都笑翻天。另外居然不照史实让真女主角桐(身材超棒的长泽雅美)最终成为幸村侧室,只能当红粉知己,要不是最后来个拥吻镜头稍平我怒火,定要打抱不平!另位侧室隆改写至菲律宾经商,满口吕宋方言与异国服饰则相当有趣。

    总而言之,2016大河剧真田丸我仍是推荐。知名编剧能在较严肃的大河剧中带点诙谐趣味,极富功力,剧情也带入不同的历史诠释观点,虽然仍旧没有大场面,但透过铺陈与转折,让忠勇无双的真田幸村再次昂扬在现代萤幕,且火红真田赤备大军冲杀搭配无敌耐听又沉吟嘹亮NHK交响乐团之片头配乐,气势磅礡,不负「真田日本第一兵」的威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