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日之后,太阳光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天文学上规定春分标志着北半球春季开始,越冬作物进入了春季生长的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北半球各地从冬至开始白昼越来越长,但是从春分开始白昼才比黑夜长;从夏至那天开始白昼越来越短,但是从秋分开始白昼才比黑夜短。而在南北两极,春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华中地区农谚称:“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醋。《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醋,移花接木。”

春分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祭祀之日。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中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著名文人欧阳修曾对春分也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其写道:“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无论南方北方,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欣赏大自然的好风景。这也正应了大自然阳气生发的契机。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也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是说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使“内在运动”也就是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与“外在运动”即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和谐一致,保持“供销”关系的平衡。

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膳食总的原则要禁忌大热、大寒的饮食,保持寒热均衡。这段时期也不适饮用过肥腻的汤品。在思想上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此外,在每年的春分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今日,你的鸡蛋能竖立起来吗?

(道教之音编辑整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