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由於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加上權力機構的腐朽沒落,導致大清在19世紀就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尷尬處境。在追究清政府滅國的原因上,不少學者認爲,慈禧太后是導致清政府滅亡的直接禍端。

  慈禧太后是鹹豐帝的妃子、道光帝的兒媳,跟清宮的許多嬪妃一樣,她也不是從正陽門擡進來的正宮皇后,但是她爲鹹豐帝生下了唯一的兒子載淳。由於只有這一個獨苗,鹹豐根本沒有機會遵守嫡長子的繼承製,在他去世之後只能將皇位傳給了載淳,也就是後來的同治帝。慈禧因爲是皇帝的生母,便被封了太后,從此,中國歷史上多了一位權力不亞於武則天的女性統治者。

  衆所周知,孝莊皇太后是大清的有名功勳,因爲自身的優良品德,她扶持自己的兒子建立清政府,並且來到了中原做了皇帝,但是一個女性,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傳統中,依舊是不受青睞的,所以他藉助了一個人的力量看,那就是多爾袞。

  慈禧太后也效仿前輩,將鹹豐帝的弟弟奕訢拉入了自己的陣營中。奕訢是道光的第四子,由於和鹹豐帝存在這爭儲的矛盾,所以在鹹豐在位期間根本就沒有得到重用,在慈禧太后掌權後,終於有機會大展拳腳,可是兔死狗烹,慈禧太后站穩腳跟之後,就以“以下犯上”的罪名削奪了恭親王的權力,但是奕訢的女兒榮壽公主卻一直甚得慈禧的青睞,並且成爲慈禧後期最爲忌憚的人。

  原來,榮壽長公主自七歲時便被慈禧接到宮中,當作女兒撫養起來,由於她做事嚴謹、不苟言笑,所以甚得慈禧的歡心。雖然被封了固倫公主的稱號,但是她從不覺得自己有多大的權力,甚至對自己極爲苛刻,從來不穿綾羅綢緞。對於慈禧的鋪張浪費,她從不會避諱地指出來,這在旁人看來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

  有些人在高處存在久了,就會在諫言這方面存在着矛盾,一方面他不喜歡聽到反叛的聲音,另一方面他又需要聽到一些諍言,以此來證明他是真正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榮壽公主就充當了這個角色,慈禧太后對於榮壽的敬畏,還來源於榮壽自身的剋制和律己,對於一個對自己要求苛刻的人來說,即使是蠻橫的慈禧,也是充滿敬畏之心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