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這場突發的搶人大戰,阿里不經意間秀了一把肌肉的同時,也刷新了外界對於大公司的認識。

  用逍遙子在阿里內部會議上的說法,“經濟不好的時候,平臺經濟最大的價值就是創造就業。”

  出品|科技考拉

  上個週末,阿里巴巴肉眼可見的刷了一把存在感,順便解鎖了一種新型的秀肌肉方式——招聘。

  在滴滴宣佈裁員、京東高管末位淘汰等新聞帶來的衝擊下,2019年的互聯網從業者幾乎處於人人自危的緊張感下。結果這邊一轉頭,不僅逍遙子官宣“不會裁員,開放招聘”,阿里的各個業務線還火速響應,集體開啓搶人模式。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來自其他公司的羨慕和嫉妒。說好的行業寒冬,結果到了老大哥這裏,卻還是陽春三月。

  逆勢招聘

  其實,這場突如其來的搶人大戰,開頭只是一次正常的新聞發佈。我幫你們覆盤下當時的節奏。

  2月21日,逍遙子在阿里內部管理會上表態,“阿里巴巴不會裁員,相反將繼續開放招聘”。22日,阿里巴巴微信公衆號推送了這一新聞。在這種無比日常的操作下,沒想到評論區炸了,畫風突變成了大型招聘現場。

  最終,由於留言中的招聘信息太多,超過了微信公衆號的留言精選上限,阿里巴巴官微在週末加更了一篇後續,主要是上一篇的招聘信息彙總,方便感興趣的同學投遞簡歷。

  勤勞(八卦)的我大概數了一下,僅阿里內部,就有52個技術類部門、68個非技術類部門在招人,另外阿里生態夥伴及客戶也轟轟烈烈的奉上了30多個公司或部門的招聘。

  以及,這篇文章發出來後,評論區除了積極應聘和提問的人,竟然又出現了不少招聘信息……

  講真,如果幾年後再看到這篇文章,我大約不會想到這是發生在春節後的事情。畢竟,這種整個公司集體上陣搶人的姿態,按照正常規律,通常只會發生在每年“金九銀十”的就業黃金期吧。

  巨頭之“巨”

  然鵝,千萬不要以爲阿里是因爲員工不多才大規模招聘的。實際上,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的員工總數已經超過10萬人了。馬爸爸想要打造的“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各業務線集體招人的原因,還是由於公司仍然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根據阿里在1月30日發佈的2019財年三季度財報,他們又創了一個記錄——集團收入在三季度達到1172.78億元,同比增長41%,是中國首個單季營收破千億的互聯網公司。

  同時,淘寶移動的當季月活達到6.99億,支付寶及其附屬公司的全球年度活躍用戶已經超過10億,阿里雲也憑藉213.6億元的營收規模成爲亞洲最大的雲服務公司。

  現實就是這樣。巨頭之所以被稱爲巨頭,並不是沒有原因。

  大的平臺和生態除了擁有足夠深的護城河,本身也會在生態間形成良性聯動,不同業務線彼此帶動和促進。一個簡單的例子,去年天貓雙11以2135億元的成交額再創新高時,菜鳥也在11日當天創下了超10億物流訂單的新紀錄。

  另外必須提到阿里在技術方面的前瞻性。

  儘管外界經常調侃馬雲不懂技術,阿里雲卻實打實的成了國內口碑和份額獨佔鰲頭的雲服務公司。在阿里官微總結出的招聘信息裏,我們也看到了達摩院的搶人需求。這似乎和大家對行業寒冬的認識不太一樣——通常,最先被砍掉headcount的就是這些負責花錢的前沿部門。

  只能說,寒冬什麼的,不存在的。

  大公司的價值

  靠着這場突發的搶人大戰,阿里不經意間秀了一把肌肉的同時,也刷新了外界對於大公司的認識。用逍遙子在阿里內部會議上的說法,“經濟不好的時候,平臺經濟最大的價值就是創造就業。”

  大公司的好處之一,是相比靠融資支撐增速的創業公司,自身的造血能力可以支撐更好的抗風險力,尤其在經濟週期進入不確定階段的時候。對於阿里這樣的公司來說,還要再加上一條,就是在阿里巴巴本身之外,它所帶動的龐大周邊產業,這在傳統行業裏恐怕是難以想象的。

  實際上,是否能夠解決就業,一直是很多地市和產業園區在招商引資時的重要考量標準之一,也經常被用來作爲企業社會責任感的評價方式。

  在這個方面,阿里其實一直都表現不錯。馬雲在宣佈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公開信中就已經提到,“全球經濟正在遇到困難,貿易、消費、股市、製造業一切開始變得不確定”,並表示阿里巴巴在 19 年間已經是第三次經歷這樣的全球性的波折,“生意難做之時,正是我們兌現「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之時”。

  現在,我認真覺得,阿里巴巴是不是應該給自己加一條新的slogan,叫“讓天下沒有難找的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