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東吳出現了一些文采飛揚、特色鮮明的文士,如韋昭、薛綜等就頗具文學修養,他們創作出了一些有分量的作品,與蜀漢、曹魏共同構築了三國時期的文化風格。主要有:

韋昭(韋曜)的《吳書》、《博弈論》,韋昭也是史學家,後世人編纂的《三國志》多取材其《吳書》;薛綜的《私載》,他平生撰作詩賦等計數萬字編纂成集,又考定《五宗圖述》、《二京解》;楊泉《五湖賦》,這最早描寫太湖優美風景的文學作品;陸績《渾天儀說》,陸績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文采斐然。

三國時東吳文化作品有濃鬱的地域特色,思辯敏捷、言辭古樸、理暢條達、行文貫通,同時,作品中臧否人物、辭採修飾、慷慨古拙之氣,又有曹魏文學的影響,但總體來說,東吳的文學成就不及曹魏為代表的比方,真正得以繁榮是在西晉末期的「衣冠南渡」,中原文明大規模南遷與南方吳地文化融合後。


韋昭《博弈論》,陸績《渾天儀說》,楊泉《五湖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