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主角是一條受過訓練的黃狗,通人性。用狗的眼睛觀察世態人生,構思新穎獨特。真沒想到,原來狗也有這麼豐富的情感,有這麼深刻的見解,也有自己的想法。以致於我在路上看到狗,我都要看上它們幾眼,想著它們可能在思忖著什麼。這條黃狗一生跟隨過六個平凡而奇特的主人:在人前從不說話卻喜歡與狗說話的勤雜工小啞巴、年復一年含淚給陌生男人生孩子的上海女子梅紅、隻身從大城市躲到偏僻的大煙坡擅長做變相術的文醫生、對水性楊花的母親恨之入骨的舊觀女老闆趙李紅。它通曉人性,與人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直至它拍電影死去時,仍深深懷念著每一個它深愛的人。

一隻狗只有十年的壽命,它只是陪著主人度過他的漫長歲月中的一段日子,可是卻可能是它的一輩子。並且永遠忠誠於它的主人。

  整個故事很感人,透過一隻狗的視角來看人類的世界(這句話好像說得太過自私了,因為這個世界並不應該只是人類的,應該是屬於自然界存在的一切生物。),好像更加透徹,所有複雜的東西都變得簡單,所有人類生存所必須的規則都變得極其可笑。拿小狗的話來說,它很不明白人類為什麼要這樣要那樣的,口是心非,當著人一套,背著人一套,在它看來,心地好的人們受著欺負,被誤解,心腸壞的反而過得瀟洒自在。

小說用狗的眼睛觀察世態人生,構思新穎獨特。寓重大時代衝突於日常生活中,在散漫、鬆弛、美妙的講述中,展現了東北金頂鎮一帶的巨大變遷和風土人情。沒有劍拔弩張的衝突,卻包含了傷痕文學以來最動人的悲喜劇因素。用輕靈的筆調把意識形態和人性的尖銳衝突,重舉若輕地化解在精彩的細節描寫中。


狗是色盲的,大黃眼中的人類世界只有黑白,這是色彩的本原,然而人類已被斑斕多姿的「雜色」迷亂了心眼,早已黑白不分或者忽略;大黃的心智單純,只懂最原始的好壞美醜,不明白人心複雜,在它看來完全不需要——這些複雜曲折都是人類的粉飾和借口罷了——這是一種諷刺,對人類自以為是的諷刺。

作者通過狗單純的局外的視角,表達了一種思想,即回歸本真,回歸自然,人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簡單純粹與美好快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