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我是白鉛華,出版社的編輯,喜歡詩詞、小說,歡迎來liao!

話說賈島,這個和尚詩人,還是蠻有鍊字造句的才華的,被韓愈稱為「苦吟詩人」,和孟郊合成「島瘦郊寒」。我們傳說的典故中有他衝撞兩次京兆尹的典故,我來說說。

第一次,衝撞的是大名鼎鼎的「韓退之」。

韓退之?其實就是韓愈,就是那位「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話說當時賈島騎著小毛驢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由於前晚剛寫了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對於後句中的「敲」是用「推」好,還是「敲」好在細細地咂摸,還一邊做相應的動作,一時間入了迷。這不,京兆尹韓退之的車馬儀仗隊過來了,賈島入了境界就一直往前沖,侍從什麼的就推搡,結果把賈島給推搡到了馬前。

也多虧遇上了韓退之,韓就問:小哥,你幹啥呢?賈說:你嫑木亂我,我在琢磨詩句呢。韓就說:我也會寫詩,你琢磨啥,咱倆諞一哈。賈島就把情況說了,韓愈一聽也來了精神,倆人當時就推敲起來,最後韓退之說:你聽我的,用「敲」好。布拉布拉說了一大堆。結果兩人相見恨晚,當時就成了布衣之交,還一起手拉手並馬回家去了。

這纔有了詞語「推敲」,也就有了《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第二次嘛,運氣就不那麼好了。

有一天,賈島見黃葉滿地,心裡暗罵了一句,想不到卻罵來了一句詩:落葉滿長安。但是,賈島認為不行,這有了下句,我得想個上句。就邊走邊想,這次沒騎驢,運氣就不好了。這會兒,京兆尹換成了劉棲楚,賈島纔不管呢,我該幹啥就幹啥。情節呢,和上次差不多,衝撞了劉棲楚。劉棲楚可不是善茬兒啊,大喊一聲:有刺客!於是,賈島就被抓去打牢了。

抓就抓唄,但上聯還是不失所望地吟了出來: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可是,賈島轉身一看,懵了:咦,我在哪裡?我是誰?我怎麼了?於是就懵了一晚上,第二天就被放出來了。

但詩還是在的,於是就續了幾聯,成就了《憶江上吳處士》:

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圓。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

這倆故事從哪兒來的?目的是什麼?

第一故事,出自於後蜀·何光遠《鑒戒錄》,是一本歷史瑣聞類的筆記,作者和賈島差了一百多歲。第二個故事出自於唐末·王定保《唐摭言》,是一本軼事小說集,作者和賈島差了不足一百年。

其實這倆故事,可信度不大,畢竟都出自於筆記小說類書籍,這類書籍誇大的成分很多。由六一居士歐陽修主持編撰的《新唐書》是這樣記載賈島的:

當其苦吟,雖逢值公卿貴人,皆不之覺也。一日見京兆尹,跨驢不避,呼詰之,久乃得釋。

這還是可信度的,但對於這倆故事,我們權當一樂即可。

但我們說這倆故事的目的,卻是旨在說明:賈島做學問的精神,推敲的精神。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故事權當笑話聽了便罷。

以上,是我收集的資料,不對地方,請回復,以便我學習、改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