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臺上一個哈姆雷特,臺下一千個哈姆雷特。其實真正的哈姆雷特只有一個,但每個人對哈姆雷特幸福的定義卻有千萬種。

但在講述哈姆雷特幸福的時刻,有必要交代一下背景。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著作之一。生存還是滅亡,這句千古名言就來自於大名鼎鼎的哈姆雷特。他曾是一個幸福快樂的王子,在他留學的過程中,突然聽聞父親的死訊,匆忙趕回去的他舉辦了喪禮。突然又迎來了母親再婚的喜訊,在父親屍骨未寒之時嫁給了他的叔父。可是他的父親老國王的鬼魂卻託夢給他,他是被叔父殺死的。

於是,原本單純幸福快樂的哈姆雷特變得生性多疑、複雜。無意這也是所有人類的在經歷和不同的事情以後的變化。有不知所措到應付遊刃有餘,從單純怕事再到堅韌不拔,一切的發生都是為了更好的成長。最終他雖然為父親報了仇,但還是為了正義被奸人所害,他的願想也就落空了。他是為正義而死,死得偉大,但是也讓人感到遺憾和惋惜。

有人說他最幸福的時刻是他正義鬥爭英勇犧牲的那一刻,也有人說他最幸福的時刻是他青少年那段無憂無慮的時段。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和感受都不一樣。對於我來說,幸福的時刻或許是每次挑戰完不可能,超越自己的那一刻。人生充滿了未知數,時刻準備迎接新的挑戰就是一種成長,而這種成長無疑也是最幸福的時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