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吃的很多食物,古代人都是吃不上的,一是沒有,二是吃不起,三是皇帝不讓吃!就拿牛肉來說吧,宋朝是不讓宰牛的,如果發現等同犯法;而明朝則不讓吃豬的,因爲豬與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朱”是同音,犯了大忌;在唐代,鯉魚也是不允許老百姓吃的,因爲唐朝皇帝姓李,爲了避諱,所以就不能吃了!

  說起鯉魚來,在唐朝可是皇帝的御膳,專供皇家享用,除了皇家之外,別說普通老百姓了,就連王公大臣都不敢擅自吃,在唐朝,鯉魚的地位直線飆升,從人們的盤中餐搖身一變成爲“皇親國戚”。鯉魚從古代流傳至今,爲什麼非但不受歡迎,反而還遭人嫌了呢?原因扎心了!

  隨着水產品種類越來越多了,人們反而卻看不上鯉魚了,覺得鯉魚的肉質不好,不夠鮮嫩,腥味兒太大,甚至連鯽魚都不如,我們去水產區看一下就知道,賣的最便宜的就是鯉魚,3塊錢就可以買到一斤,即便如此,人們寧可買貴好幾倍的鱸魚,鱖魚,黃花魚,唯獨不選鯉魚

  其實人們對鯉魚的誤解太深了,鯉魚的營養價值一點也不輸給比它昂貴的鱸魚,都是人類可以吸收的營養,由於現在的人們嘴巴比較挑了,吃水產品都講究一個鮮字,做魚一般喜歡用清蒸的方式,才能保證魚的原汁原味兒,但是鯉魚的土腥味兒太大,實在不適合清蒸,而且刺又多,所以才被人日漸冷落了

  鯉魚雖然不適合清蒸,但用來做燒烤,酸菜魚,糖醋鯉魚卻是不二的選擇,如果吃膩了清蒸魚,想吃一些口味重點的魚,鯉魚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