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3 00:25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空污季來臨,卻也逢農作物如稻梗、果樹雜枝清除季節,不少農民貪圖方便直接放火露天焚燒,現值二期稻作播種之日,日前就發現有稻田大片被「燒焦」,讓每況愈下的空品雪上加霜,農委會農糧署南區分署呼籲,露天焚燒百害無一利,今年首度向農民推廣可快速讓稻梗成肥的稻草腐化菌,盼減少露天焚燒。

稻作每公頃約可產6公噸的稻草,去年全年產量就近160萬公噸,但不少農民為在收割一期稻作後要耕作二期稻,採露天焚燒加速「淨空」田園,但卻未顧及周遭居民生活品質及適逢秋冬境外空污物「入侵」期間加劇空污,引來民眾抱怨連連。

臺中農改場資料顯示,稻草為良好有機質資材,有機物約90%,其中碳41.3%、氮0.81%、纖維素24.7%、半纖維素20.6%、木質素7.7%,每公頃產量約6公噸。若農民於收穫時將稻草截短,待稻草曬乾後整地翻耕入土中,並不要讓田間積水,20天可開始逐漸分解並釋放出氮、磷、鉀、鈣及各種微量元素,也增加交換性鉀含量,增進米質提高產量減少化肥使用。

該場並解釋,若遲至插秧前10天內纔始翻犁土壤,因稻草在土壤中受微生物分解時,微生物需大量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及有效氮素,致土壤中氮素會短期減少,會引起水稻生育初期缺氮現象,且稻草分解初期,在稻根附近會產生有機酸及甲烷,影響水稻期生育。

臺中農改場為提昇加速稻草分解速率,研發促進稻草分解與再利用效率及含稻草分解菌有機質肥料,加速稻草分解速度縮短7到14天,並分為固態及液態有機質肥料2類,日前向農民推廣,並請農民試用,認為在加速分解提昇肥力下,可減低「放火燒田」的劣習。

農委會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說,稻草蘊涵豐富纖維素及木質素,切碎就可掩埋並改良土壤,並增進土壤透氣性與土壤肥力,但若採焚燒方式處理,除空污,高溫還會破壞表土微生物相,稻草灰亦會造成過高碳酸鉀及氧化鈣,致土壤變硬、酸化或肥力不均,百害無一利。

姚志旺表示,目前經過臺中農改場技轉新的肥料稻草分解腐化菌,可加速腐化稻草及雜枝葉,時間縮短至1到2個禮拜,固態者鋪平後再灌水,就能平均施肥,液態者則是能透過田間灌水平均分佈田園,今年將強力推行用在稻田,盼改變農友耕作習性,從自身作起減少空污。

  • 田間焚燒廢枝葉成為秋冬空品雪上加霜的因素之一。(記者陳彥廷翻攝)

    田間焚燒廢枝葉成為秋冬空品雪上加霜的因素之一。(記者陳彥廷翻攝)

  • 農委會推行肥料加速分解稻草。(農委會提供)

    農委會推行肥料加速分解稻草。(農委會提供)

相關文章